第二十五届中国北京国际科技产业博览会
The 25th China Beijing International High-tech Expo
中国核电须安全高效
2011年05月26日    来源:科学时报

本报记者 张林

“十一五”是我国核电发展历史中的重要时期,面对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和我国已成为世界能源大国的背景,在“积极发展核电”方针的指引下,我国核能行业取得了一系列重大进展。在第十四届科博会中国能源战略论坛绿色电力产业峰会上,中国核能行业协会副理事长杨岐在总结我国核能行业发展成就的基础上,分析了日本福岛核事故对我国发展核电带来的影响,并提出中国还需在确保安全的基础上高效发展核电的建议。
 
健康快速发展
 
杨岐介绍,经过“十一五”前期的不断发展,到2010年,我国核电建设进入收获期。岭澳核电站二期1号机组、秦山二期扩建工程3号机组正式投入商业运行,当年新增核电装机容量174万千瓦,我国大陆在役核电机组达到13台,装机容量达到1082万千瓦,首次超过千万千瓦,占全国电力装机总量的1.1%。
 
2010年,在役核电机组继续保持安全稳定运行,累计发电量747.4亿千万时,同比增长6.6%,累计上网电量704.3亿千万时,同比增长6.5%。按照世界核电运营协会11类、13项性能指标对照,在全球400多台核电机组中,我国在役核电机组总体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其中8台处于世界先进行列。
 
杨岐介绍,我国自2007年颁布《核电中长期发展规划(2005-2020年)》以来,陆续规划、开发了一批核电厂址,核准、开工了一批核电项目。目前我国核电已进入规模化、批量化发展阶段。
 
其中,三代核电引入技术顺利实施。三代核电自主依托项目、世界首批4台AP1000机组先后于2009、2010年在浙江三门、山东海阳开工,2台EPR三代核电机组相继在山东台山开工。
 
截止到2010年底,我国共核准核电项目13个、34台机组,核准标准3702万千瓦,已建成投产机组2台,在建机组28台,在建规模3097万千瓦,占世界在建核电机组的40%以上,其中三代机组有6台。
 
据悉,以核电工程建设为依托,核电装备国产化取得新的突破。我国核电制造基地的装备水平可与国际先进水平媲美,研发水平和制造能力有了大幅提高。一批核关键设备实现国产化,数字化仪控系统国产化取得积极进展,二代改进型核电设备国产化率达到80%以上,三代核电关键设备国产化稳步推进。
 
福岛核事故的启示
 
日本核电发展经历了4个阶段,从最初引进英美国家核电技术,到积累经验并进行技术反馈,到核技术的确立及先进轻水堆的发展,直到目前发展新一代轻水堆技术,整个建设过程历时50年。
 
杨岐认为,此次日本福岛核电站核事故尚未结束,事故处理将可能长期化。尽管东京电力公司和日本政府作出了福岛第一核电站6个机组报废的决定,但报废的方法、如何防止放射性物质进一步外泄、如何处理大量放射性废水等问题仍然悬而未决。福岛核电站事故所暴露出来的问题,对我国核电建设具有警示意义。
 
杨岐建议,首先,发展核电必须坚持安全第一的原则。必须要强化风险意识、忧患意识、责任意识,在设计、制造、建设、运行、退役、安全监管和应急各个环节都要明确责任,共同构筑安全防线。
 
其次,要有效防范极端自然灾害对核设施安全性的影响,结合我国核电厂厂址条件,改进完善核设施的抗震、抗台风、防洪(海啸)的安全管理政策和措施,特别要评价多堆厂址发生重大事故时可能产生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第三,强化在役和在建核电厂重要的安全系统,特别是事故冷却系统、应急电源、监测仪器在重大事故中的有效性和可靠性,进一步提高安全水平和应对极端自然灾害的能力。
 
此外,还应该完善核应急预案,提高环境监测和重大核事故应急响应能力,加强公众宣传,普及核能和核安全知识。
 
杨岐强调,中国经济需要继续快速、稳定发展,需要稳定、安全的能源供给予以支撑,中国还需要应对日益严重的气候问题和对国际社会的郑重承诺,因此,中国需在确保安全的基础上高效发展核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