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自主创新是提升竞争力的战略选择
首先,从我国目前经济社会发展的特征看,要缓解资源约束的矛盾,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必须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因为我国已进入工业化发展中期阶段,今后15年,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但相对宏伟目标的需要,我国的资源禀赋其实很弱。无论维系13亿人口基本生存的耕地资源、淡水资源,还是支撑经济增长的能源矿产资源都相当短缺。客观上不允许我们继续走以往那种靠大量消耗资源的传统工业化道路。只能依靠增强企业和国家的自主创新能力,通过大力推进科技创新,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注重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走生活节约型、生产集约型的科学发展之路。
其次,从国际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看,科技是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又是支撑综合国力的基础力量。要提高国家的竞争力和抗险力,必须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近年来,我国的自主创新能力不断提高,许多方面有了重大突破,但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很大差距。原始创新能力不强,吸收消化再创新能力也不足,相当一部分核心技术仍受制于人,已成为约束我国整体竞争力的“木通短板”。这种状况如果不改变,就难以突破发达国家及其跨国公司的技术垄断,也难以巩固目前比较有利的贸易地位。因此,增强企业和国家的自主创新能力,已成为当务之急。
第三,企业的创新是国家创新体系的基础。企业作为技术创新的主体具有客观规律性。技术创新不只是一般理解的一个成果、一个发明,它是各种力量整合的系统,是企业通过运用新技术、新工艺,包括新的组织方式、新的管理体制来实现经济新的增长。企业技术创新最终是靠市场来检验的,因为自主创新能力不仅在于产生科研成果,更重要的是成果转化。一项新技术占领市场,取得效益,赢得市场竞争力,才算技术创新成功。企业具有把科技成果转化成产品的先天优势;有直接面向市场并了解市场需求的灵敏机制;也有实现持续技术创新的条件。所以,企业作为创新的主体具有其客观规律性。
二、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是企业战略的核心
事实证明,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是国家技术创新能力的基础,因此,企业在组织实施“十一五”发展规划和战略决策中,应把自主创新摆在突出位置,其主要任务有:一是需要企业主要负责人以破釜沉舟的气魄推进技术创新,把国家创新战略落到实处。二是精心选择技术创新路径,使技术创新与技术引进有效结合,提高企业的消化吸收基础上的自主创新能力。三是激励企业的各类创新真正成为创造财富。
三、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需要宏观政策的引导和支持
近年来有一种观点认为,我国加入WTO后政府只能支持基础性、公共性的技术开发,而不能再支持企业的研发活动,否则就违反了国际原则。其实这是认识上的误解,相反,一些发达国家恰恰是通过支持企业的技术优势,来取得对别国市场和资源的控制权。事实表明,市场经济发达国家仍然在一如既往的支持企业自主研发,而政府的各种政策导向在企业自主创新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