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届中国北京国际科技产业博览会
The 25th China Beijing International High-tech Expo
人才是创新的第一要素
2009年03月02日    来源:科博会官网(www.chitec.cn)

当今世界,知识是创造财富的宝贵源泉,创新成为推动社会发展进步的不竭动力,经济呈现全球化发展与竞争的态势。提升一个国家在国际创新竞争中的实力,已成为世界各国面对今天和未来全球竞争必须应对的重大战略决策。世界各国都纷纷调整各自的国家发展战略,把重点聚焦到提升国家在国际上的创新竞争力。

 

人才是创新的第一要素和核心动力。国家创新实力的国际竞争,在一定条件下可归结为人才资源能力开发应用水平的竞争。世界各国和地区都高度重视加强人才资源的开发和能力建设,营造有利于人才资源成长的良好氛围,把培育造就本土人才和吸引应用世界各地优秀人才,作为提升国家竞争优势的战略选择。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融入全球化发展的过程中,面对激烈的全球性创新竞争,敏锐地感受到创新是一个国家发展进步的不竭动力。在人才造就和开发应用方面,提出了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人才强国战略等重要举措,要充分发挥人才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基础性、战略性、决定性作用,使我国由人口大国转化为人才资源强国,在国际创新竞争中展现中国人风采。在我们为人才强国战略欢欣鼓舞时,深知今天的人才强国发展战略的提出和相应的重大政策举措的实施,确实来之不易,是改革开放30年不断解放思想的结晶。这里,我谈点个人欢呼“改革开放”英明的粗浅体会。

 

一、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得人心

 

今天,知识创造价值、知识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已被我国社会广泛共识,科技人员的创新活动受到高度重视、社会地位已居于“国家兴盛,人才为本”之列,对“尊重知识、尊重人才”这个词已耳熟能详,有习以为常之感。

 

19783月召开的全国科学大会传播出“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声音,却使广大知识份子惊讶、激动和振奋,呼吸到了“科学春天”的气息。众所周知,在那不堪回首的长达10年的文革期间,盛行的口号是,知识无用,“知识越多越反动”,最受宠的人物是“缴白卷”上大学的张铁生。被贬为“臭老九”的广大科技工作者的理想和抱负遭受毁灭性冲击,我相信很多同志渡过的每一天也许和我类似:深感这样做不对,那样做也不是,带着赎罪感起床“早请示”,带着惊恐感“晚汇报”后入睡。我们怎能不为科学春天带来的“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声音而万感交集。我认为,正是因为党和国家在改革开放后,长期坚持对人才的“二个尊重”,调动了科技人员的积极性,才有了我国科技发展今天的辉煌。说句交心话,我当时是半信半疑,心有余悸;今天,想起来则为自己的愚昧而深感羞愧。

 

二、树立对科技人才的信心和自信心

 

进入20世纪80年代,国际上高技术及其产业的兴起引发了全球性的新技术革命浪潮。我国为不失时机的抓住这个重大发展机遇,在小平同志亲自指引关怀下,有针对性的提出并组织实施了国家战略高技术发展计划(863计划)。这里,从863计划实施,谈点个人对树立科技人才自信心的体会。

 

我是863计划策划过程中被邀请参与咨询的科技人员之一,启动实施时我正奉调到国家科委工作。我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为863组织实施服务。现在回首看,树立科技人员的自信心,和使社会各界理解并支持我国科技术人员在国际高科技竞争中拼搏,是863取得辉煌成就的重要原因之一。

 

在国际激烈竞争中“发展高技术实现产化”拼的是先进的知识智慧,关键在人才。可借鉴的发展高技术的国际经验表明,必须组建一支年富力强的、敢于创新的、又有丰富实践经验的高水平中青年专家队伍承担重任。历经10年文革动乱后,在10多亿人口的泱泱大国,组建几百名学有专长的高技术专家带头人队伍(又称863专家)非常困难。科技界和社会上点评早期的863专家委员会和专家组成员主要有五方面令人担忧。一是他们个人没有出色的科研成就。二是缺乏组织科研重大项目的成功经验。三是名不见经传,没有社会知名度。四是把握国际科技发展动向的能力差。五是勇气十足,缺乏谋略。各方面对863专家们的点评,句句切中要害,但是面对当时的现实,思之再三,已别无选择。

 

怎么办?鉴于863计划是规划15年发展的战略高技术研究计划,总体目标是到2000年在世界高技术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我记得宋健同志当时回应各方意见从战略视野说,通过863计划,哪怕是只培养造就了一支能在高技术前沿拼搏的专家队伍也值得。这就统一了思想,调动了积极因素,并采取创新的“专家机制”等有效措施,支持和信任名不见经传的中青年人才挑大梁。为使863专家队伍树立自信心,提出了“公正、创新、求实、协作、奉献”鼓励他们勇于创新,实现他们的中国高技术梦想。

 

今天,中国的高技术发展,在国际上已占有受人尊敬的一席之地。这是那些当年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以出色的答卷创建的辉煌。他们圆了自己的梦和民族的梦,受到了人民的爱戴,很多人成了大人物,受人尊敬的公众人物,国家的栋梁。而这一切则是起始于,党和人民对科技人才的高度信任和改革开放的春风让他们树立了自信心。

 

三、人才是创新的第一要素

 

陈至立同志在20061月召开的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强调:建设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是总结我国50多年经济建设和科技工作的经验教训,借鉴当今世界上发达国家和新兴工业化国家成功的做法,而做出的具有全局意义的重大抉择。这指明了我国科学工作的创新重点和方向。

 

会后,关于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战略的实施,社会各界争论很热烈。这是由于我国长期实施厂、所分隔建制,企业只搞生产,创新依赖外部获得,人们对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提出种种疑问和担忧在情理之中。我认为问题的关键是我国缺少在企业内拼搏创新的人才。要解除人们的担心,必须创建有利于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环境,首要的是发现、吸引和造就勇于在企业从事技术创新人才。特别是要关注,从全世界吸引优秀人才为我所用,应对全球技术创新竞争。

 

去年我参与国家重大科技专项的方案论证,有幸在北京、上海和江苏调研高技术企业发展,一幅令人留有印象深刻的图像是有“海归”集聚的高技术企业活跃,许多“海归”创办的企业更是生机勃勃,究其原因出在创新文化的差异上。今天活跃在高技术产业的“海归”已不是刚从国外名校毕业的博士、硕士。他们中多数人已在国外企业闯荡10多年,领悟了技术创新实现市场价值的辛酸苦辣。他们在国内创业,既熟悉国际市场竞争的游戏规则,又有防范风险的能力,能全身心投入并乐观的面对竞争。相比之下,国内成长下海的创业人才,不少人顾虑多,对政府依赖多,甚至难摆脱学术至上的阴影,业绩表现一般不如“海归”。我相信经过一段时间的磨合和借鉴,“海归”能做到的本土下海者也一定能做到并有所创新。这一事实还启示我们,在全球性创新发展的形势下,吸引世界各民族优秀人才智慧为我所用,是实施人才第一资源战略的捷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