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届中国北京国际科技产业博览会
The 25th China Beijing International High-tech Expo
自主创新:引领世界经济持续发展的根本动力
2009年12月29日    来源:来源:中国信息报  作者:高析

在人类社会发展历史上,每一次重大的危机往往伴随着一场科技革命的出现和新技术的诞生。危机既能带来挑战,也会带来发展的机遇。当前,世界各国政府和人民都在积极采取措施,妥善应对国际金融危机。金融危机对我国实施自主创新战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提出了更加迫切的需求,需要各行业各部门特别是科技工作做到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把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金融危机引发了对重大技术突破和产业变革的需求,信息、生物、新材料、新能源等领域将孕育和诞生一批新兴产业,成为未来全球经济增长的新引擎。这些不仅对培育和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战略性产业和增强国家核心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在实施过程中将会产生大量的科技成果,带动新产品的开发、产业技术升级,创造新的市场需求和就业机会,以及对催生和引领产业发展的变革等,有着直接的作用和深远的影响。

以自主创新推动经济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当前世界科学技术发展的态势,呈现出一系列新的特征:

一是全球化的趋势加快,世界科技呈现多元化的局面,科技活动正在由国家规模向国际规模发展。各国在市场、资源、要素等方面既互相竞争又相互依赖和彼此合作,人类社会面临的重大问题越来越具有全球性,科学技术的研究与开发的国际化成为各国争夺市场和资源的新形式。科技资源流动的壁垒不断瓦解,国际科技合作的步伐进一步加快。

二是可持续发展对科技创新提出了强烈要求。全球可持续发展面临着能源资源和环境的制约,传统的大量耗费不可再生自然资源和破坏生态环境的经济增长方式已经难以为继,必须走科学、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解决这些人类文明发展所面临的共同问题,必须依靠科技创新的突破和新的科技革命。

三是许多国家都把推动自主创新作为面向未来的国家战略。为了在日益激烈竞争中赢得发展的主动权,依靠科技创新提升国家的综合国力和核心竞争力,建立国家创新体系,走创新型国家之路,成为世界各国政府的共同选择。

四是科学技术与经济社会的关系日益紧密。21世纪,世界科技活动将显现出更多的社会功能,出现科技高度社会化、社会高度科技化的趋向,经济社会发展中重大科技问题的解决的意义已经远远超出了自然科学的范畴。

现在,全世界公认已成为创新型国家的有20多个,包括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日本、丹麦、芬兰、瑞典、韩国和新加坡等国。当然也包括拥有五千年历史、为人类贡献了四大发明的文明古国中国。

各国支持自主创新的经验和启示

建立和完善国家创新体系,提升国家的自主创新能力是世界各国面临的重要任务。发达国家和新兴工业化国家在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方面已进行了较长时间的探索和实践,这些国家的做法和经验值得研究和借鉴。

——自主创新只有被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才能真正驱动和引领经济腾飞。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世界主要发达国家相继进入了消费低迷、经济增长乏力的滞胀状态。在这个阶段中,美国较好地解决了发展的瓶颈问题,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高科技浪潮一直延续到20世纪80年代,带动美国经济走出低谷。20世纪70年代末期以前,高科技产业在美国经济中的贡献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从1979年开始,高科技产业对美国GDP的直接贡献基本上在10%左右,加上其溢出效应,大大帮助美国实现了可持续的增长。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网络和生物等高新技术为代表的新经济进一步推动美国经济实现了新的前所未有的增长。克林顿政府时期提出了一系列科技创新发展的战略目标,并专门成立了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负责协调联邦政府各部门和各机构的科技政策与计划预算。小布什政府时期发布了《美国竞争力计划》,对今后10年内美国的科技发展作了规划,保障了美国在创新方面的世界领导地位。日本于1995年颁布了《科学技术基本法》,明确提出将“科学技术创造立国”作为基本国策。英国政府2004年出台了10年科学与创新投人框架计划》,主要目标是使英国成为将知识转换成新产品和服务的世界领先者。韩国1998年将科学技术处升格为科技部,后由副总理兼任科技部长,强化了科技部宏观决策、计划和调控的职能。巴西制定科技发展战略计划的核心是要使科技创新达到最大整合,把科技创新从目前联邦政府及部分州政府的行动体系中剥离出来,转入由各地区和各领域、公立和私营机构广泛参与的国家科技创新体系。新加坡政府于2001年针对国家创新推出“全国创新行动计划”,主要目的是提升创新意识,加强创新教育及训练,改善政府创新环境,增强市场与技术的衔接。

——健全完善的自主创新体制机制。发达国家自主创新体制的突出特点是企业、高等院校和研究机构的三位一体。政府主导作用明显,这不仅能有效使用有限的资金,而且有利于促进国家创新体系各要素之间的密切联系与合作。美国建立了世界领先的国家创新体系,其执行机构主要由私营企业、大学、联邦科研机构、非营利性科研机构及科技中介服务机构等组成,美国还建立了联邦技术转移和扩散机制,把这些由政府主导和拥有的技术成果,通过适当的途径转移到民间部门,让美国极具优势的军事技术尽快完成民用化和商业化过程。此外,美国政府还通过大量立法和相关政策对研发活动给予有力支持。目前美国企业研发经费使用额占全美研发总支出的比例通常达到3/4以上。

——确立企业在自主创新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创新型国家和新兴工业化国家都把增强企业创新能力作为提升国家竞争力的重要措施,其科技创新体系都是以企业为主导。企业既是国家经济实力的基础和支柱,更是科技创新的主体。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既是企业自身发展壮大的根本动力,也是提升国家竞争力的重要因素。科技创新能力不仅在于产生科研成果,更重要的是在于成果转化、产业化应用和市场开拓。企业具有把选择适合市场的科技成果转化为产品的先天优势,有直接面向市场并了解市场需求的灵敏机制,有实现持续的科技创新的条件。私营企业是美国技术创新的主要执行者,其研发经费约占美国研发总支出的70%。其中,中小企业是美国国家技术创新的核心力量,美国有一半以上的创新发明是小企业完成的,其人均发明创造为大企业的两倍,研发回报率比大企业高14%。日本大企业几乎都设有自己的研究机构,其人力、物力、财力和科研成果均不亚于国立研究机构。韩国政府从20世纪80年代起,大力鼓励和支持企业开展研发活动,使企业研究所由原来的几十家猛增至数千家,企业的研究开发投人占全国研究开发总投人的比重已达80%以上。

——完善的科技中介服务网络成为自主创新的桥梁和纽带。非营利中介机构是介于政府和企业间的第三方组织,是政府转变职能的重要载体,是政府推进企业科技创新的重要助手。中介服务机构在科技创新中发挥着桥梁和纽带的重要作用,完善的科技中介服务网络对政府、各类创新主体与市场之间的知识流动和技术转移发挥着关键性的促进作用,是促进科技成果商业化和技术创新的重要一环。芬兰是第一个从国家创新体系的高度,对国家科技发展和创新进行规划的国家,遍布全国的创新服务中介在芬兰产学研相结合的国家创新体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包括为中小企业研发提供融资服务的风险投资机构和地区性创新服务中介,为推动芬兰企业、大学和其他知识创造者进行创新而提供包括专家咨询、项目评估、财政支持、政策支持、创新成果的商业化和市场营销、为企业管理层提供培训等一站式服务。类似的机构还有日本九州产业技术中心、意大利伦巴第中小企业技术发展中心、韩国中小企业振兴团、中国香港生产力促进局,等等。

——高效健全的知识产权体系是自主创新的有力保障。知识产权在增强国家经济科技实力和国际竞争力、维护国家利益和经济安全方面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是成为创新型国家的重要保证和强劲动力。加强知识产权体系建设,大力提高知识产权创造、管理、保护、运用能力,是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迫切需要。美国拥有健全的科技立法体系,尽可能地为企业和个人营造创新的政策环境,大力推动美国产业的技术创新和科研成果的产业化。美国是世界上实行知识产权制度最早的国家之一,已基本建立起一套完整的知识产权法律体系。美国通过在全球范围内对其知识产权实施保护,为企业和个人营造了创新的环境,并维护了本国的利益。21世纪以来,日本每年新增专利近20万件,新增专利数连续10多年高居全球三甲。知识产权的持续创新成为日本创新的源泉。日本政府强调知识产权战略的主体是公众、是知识产权的创造者和使用者,而并非政府的行政和司法部门。政府的重心在于推出有利于知识产权战略的创新性公共服务。

——国际科技合作催生“开放式自主创新”。自主创新不是关起门来自吹自擂,必须重视“开放式创新”。自主创新首先应该具有开放式的思维。为更好地参与国际竞争和推动国际间的技术合作,芬兰国家技术开发中心积极协调和资助芬兰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和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参与国际技术合作项目。该中心利用其在全球范围内的合作网络帮助芬兰企业、研究机构和高等院校寻找国际合作机会和伙伴,通过参与国际科技合作推进芬兰国家创新体系的国际化进程。欧盟不仅鼓励成员国间的合作,而且重视加强与欧盟以外国家之间的合作。美国科技政策办公室内设有多个专门委员会和工作小组,如美中、美欧、美日、美俄、美印科技合作小组等,专门从事某些地区和领域的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