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个繁花似锦、生机盎然的春季。
5月3日至4日,第三轮中美人文交流高层磋商将在北京举行。国务委员刘延东与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将共同出席并主持会议。
当今世界,人文交流是国与国关系中极为重要的桥梁和渠道,也是国与国关系深化发展的不竭动力。中美人文交流高层磋商机制的建立、发展,为加强两国人文交流构建了新的平台,开启了中美关系的新篇章。
建立人文交流高层磋商机制是中美关系史上的创举
40年前,中美两国具有远见卓识的政治家们重新开启了两国关系的大门,“乒乓外交”实现了“小球转动大球”,打破了两国关系的坚冰。
40年来,中美关系不断向前发展,取得了历史性成就,给两国和两国人民带来福祉,也有力地维护和促进了亚太乃至全世界的和平、稳定与繁荣。中美关系已成为当今世界最重要、最富活力和潜力的双边关系之一。目前,双边贸易额已达4400多亿美元,中美之间的合作几乎覆盖所有领域。两国人民往来频繁,每天有几千人飞越太平洋。中国有超过3亿人在学习英语,在读的留美学生15万人以上;美国有近1000所高校开设了中文课,有超过2万的学生在中国留学,学习汉语的学生突破20万……
中美日益活跃的民间往来和文化交流,对深化人文交流提出新的要求。当前,国际形势发生着复杂深刻变化,任何国家都难以独善其身、单独应对。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最大的发达国家,中美协调合作已成为解决诸多地区热点和全球性问题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中美关系越来越成为具有全局影响的全球战略关系。
过去40年,中美关系的发展超出了人们预期,虽历经风雨却始终向前发展。但是由于两国历史文化、发展阶段、社会制度的不同,加之交往交流不够,因此存在某些疑虑、隔阂和偏见、摩擦,需要通过持续、广泛的人文交流,通过增进包容理解,加强友好互信。人文交流是百年大计,民众的广泛支持是国家关系稳定发展的社会基础,需要双方登高望远,立足全局,相互尊重,交流互鉴,采取积极态度和务实举措,把人文交流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在这种背景下,经中方倡议,从2009年开始,短短几年内,中美人文交流高层磋商机制就迈出了坚实步伐:
2009年11月,胡锦涛主席与奥巴马总统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出发,作出了建立中美人文交流机制的重大决策。这是两国政府在教育、科技、文化、妇女、青年和体育等领域最高级别的交流与合作机制,是中美关系史上的重大创举。
2010年5月,中美双方在北京共同启动了中美人文交流高层磋商机制,刘延东国务委员和克林顿国务卿担任双方主席,举行首轮磋商。
……
中美人文交流高层磋商机制的建立,对夯实中美两国共同建设相互尊重、互利共赢的合作伙伴关系的社会基础和民意基础具有重要意义。
人文交流是人与人的交流,心与心的交流。人们还记得,2011年4月,刘延东赴美与克林顿共同主持召开第二轮中美人文交流高层磋商时,拿出一幅装帧好的老照片,讲了一个感人的故事。那是在抗日战争期间,刘延东的父亲是淮北根据地领导人之一,所率部队营救了一位名叫瓦特的美国飞行员,为此中方牺牲了三位战士。这张照片就是她父亲和其他战友在战机下和瓦特的合影。
刘延东把这张珍贵的照片赠送给克林顿。克林顿说:“您父亲和瓦特的合影令我十分感动,我会怀着崇敬的心情,将它挂在我的办公室,每当看到它,我就会想起两国人民几十年来的友谊。”
在刘延东那次访美时,纪录片《飞虎情缘》首映式也在中国驻美使馆举行。该片由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和中国友好和平发展基金会联合监制,真实生动地记录了美国飞虎队飞行员格伦本尼达与中国人民“60天情,60年缘”的感人经历,充分展现了中美两国友好合作的历史。
这段往事,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中美友好源远流长。中美几代人共同播撒的友谊种子,正在生根发芽,展示出蓬勃生机与活力。
即将举行的第三轮高层磋商,中美双方会力争在人文交流方面形成新共识,采取新举措,开创新局面,从而为中美关系注入新动力。人文交流,已经被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和政治互信、经贸合作一起,成为新时期促进中美关系稳定发展的三大支柱。
人文交流项目不断取得新突破新进展
2011年7月19日—8月1日,“中国基础教育卓越校长、卓越教师培养基地”80名学员零距离贴近美国。这些校长学员亲眼所见、亲耳所闻,让他们对美国教育有了更进一步的解读和思考:
伊利诺伊州理科高中的学生,把精力和时间主要花在课题研究、准备课堂上讨论的观点及素材和自己的兴趣爱好上;
菲利普斯.埃克塞德学校的“圆桌教学”已历经80年的研究实践,在所有学科中有效展开;
托马斯.杰弗逊理科高中重视精英人才的培养,学生在某一志趣学科中所学知识的深度与广度达到了很高水平;
……
这些校长的美国之旅,是中美人文交流“500名大中小学校长和教师赴美研修计划”的首个项目。
赴美研修计划正是第二轮中美人文交流高层磋商教育领域重要成果之一。
在去年的磋商机制会上,中美双方在教育、科技、文化、体育、妇女和青年等6大领域形成41项重要成果。截至今年3月下旬,已有33项得到落实,其他几项也在积极推进。
教育交流是中美人文交流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促进相互理解和友谊发挥着特殊作用。两国合作设立了一系列项目,推动了教育领域的交流不断发展。
第二轮中美人文交流高层磋商期间,中方宣布实施“三个一万”项目,即继续执行“公派万名学生赴美攻读博士学位”和“汉语桥”万人来华研修项目,新设1万个中美人文交流专项奖学金名额。这是双方深化中美人文交流的切实举措,有力地促进了中美两国学生和教育工作者的交流,也使两国民众直接受益。
美方推出“十万人留学中国计划”,即2010至2013年,派遣10万美国人到中国学习。这是美方在中美人文交流机制框架下实施的重要教育项目。
截至目前,“公派万名学生赴美攻读博士学位”项目共派出人员4000多名,“汉语桥”万人来华研修项目共资助人员7000多名。“十万人留学中国计划”初见成效,2011年美国在华学习人数达到2.3余万人次,比上年增加18.4%。
随着中美人文交流合作领域的不断扩大和深入,合作内容不断丰富。在科技、文化、体育、妇女和青年等领域,中美挖掘各自的优势和特色,合作组织开展了许多极具亮点的活动。
在科技领域,为应对关系人类前途命运的共同挑战,部分中美高校成立联合实验室,如清华大学和麻省理工学院等高校建起低碳能源大学联盟,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提供科研平台。首届中美青年科技论坛在北京成功召开,中美科技主题工作组成立,中美青年科学家交流计划顺利开展。
在文化领域,中国文化系列活动在美产生巨大影响,“欢乐春节”品牌活动和民间文化交流更加深入美国社会,两国博物馆加大互展交流活动,两国文化机构间的机制化合作得到加强。
在体育领域,“乒乓外交”40周年纪念活动在中美两国成功举行,武术和气功健身推广活动受到美方欢迎,两国奥委会和篮球、足球交流活动亮点突出。
在妇女领域,“中美妇女领导者交流与对话”进一步深化双方相互了解和友谊,中美妇女高层交流借多边会议得到加强,与美有关部门合作取得积极进展。
在青年领域,中美青年领导者交流项目取得新进展,中美青年联合社会实践项目在华试点实施,中美青年思想者圆桌会议推动中美青年精英交流。
这些活动,为中美关系向前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为两国人民带来更多福祉。
搭建起两国人民之间心与心沟通的桥梁
2011年,来自美国45个州的635名中小学校长及教育官员参加了“汉语桥——美国中小学校长访华之旅”。孔子学院总部为美国校长们安排了丰富多彩的中国教育文化体验活动。他们深入大、中、小学,观摩课堂,与中国师生和教育工作者进行互动交流,亲身体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的巨大变化和中国教育蓬勃发展的现状。
“汉语桥访华团开拓了我的眼界,使我认识到中国在21世纪的主导作用。中美间的教育合作伙伴关系将使两国从彼此的文化和资源中获益。”美国马萨诸塞州威顿学院副校长盖尔.伯森这样表示,“我希望从幼儿园到大学的所有教育工作者们能够抓住这一机遇,积极参与这一潮流,最终必将使中美两国之间形成积极、稳定的关系。”
人文交流只有让民众成为主体,才能富有活力、持续发展。在中美人文交流过程中,中美两国政府都注重让民众作为交流对话的主体,通过人民之间的自由交流和对话,逐步寻求相互的理解,积极构建全民参与的交流大舞台。
除了中小学校长之外,孔子学院总部还组织了“汉语桥——美国高中学生夏令营”、“汉语桥——孔子学院奖学金”、培训美国本土汉语教师等活动。这些活动在两国人民,特别是青年群体中产生了积极影响。成千上万中美民众由此相知相识,互尊互信。真情的交流与对话,搭建起一座座心与心沟通的桥梁。
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贾庆国说,只要有心,世界上没有任何东西,能够阻挡人与人之间平等和善意的交往。正是这种交往使得中美两国人民有可能逐渐了解和认识了对方,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越来越广泛和深厚的联系,成为中美发展合作的基础和动力。
汉语是一门古老而充满魅力的语言,承载着中华民族5000年历史和文化。随着中美交往日益增多,学习汉语越来越被美国社会所重视。2011年访问过中国的美国佩顿中学学生艾利克.林霍姆学汉语已经3年,他说,在佩顿中学,学习汉语是学生们共同的“时尚”。“这次来中国,是一次震撼心灵的收获之旅。上大学之后,我要利用假期再来中国。” 艾利克?林霍姆用流利的汉语,满怀期待地说,“我相信,我的未来一定会与中国有关。”
2012年是中美人文交流高层磋商机制工作启动的第三个年头,也是中美人文交流继往开来的关键之年。清华大学中美关系研究中心副主任赵可金说:“中美人文交流要努力打造政府主导、教科文体多方参与的工作格局,不断吸引更多民众参与交流对话。”
“人之相知,贵在知心”,“以心相交,方能成其久远”。相信第三轮中美人文交流高层磋商,必将使两国人文交流基础更加牢固、内涵更加丰富、覆盖更加广泛、主体更加多元,从而实现人文交流健康、稳定、可持续发展,进一步加强人文交流在新时期中美关系中的重要支柱地位。
春天是播种的季节,也是希望的季节。在双方的精心呵护和培育下,中美人文交流的幼苗一定会深深扎根于两国民众之中,茁壮成长,中美友好之树一定会枝繁叶茂,硕果累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