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届中国北京国际科技产业博览会
The 25th China Beijing International High-tech Expo
纺织产业如何“破茧化蝶”?
2012年05月09日    来源:新华网

很少有人将时尚多姿的服装、轻柔曼妙的面料和“传统”二字联系起来。但这个引领时尚前沿的纺织行业,遇到外需萎缩和成本增加的困境,它需要突破的正是“传统”。

人们期待着随着技术的革新,市场的不断调整,纺织行业破茧化蝶,焕发持久的活力。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8日通过《建设纺织强国纲要(2011-2020年)》,提出要整合国内外资源、进一步调整结构,向纺织强国迈进。到2020年,实现规模以上纺织企业工业总产值比2010年增加2倍以上,出口纺织品服装价值量年均增长7%左右。

困难局面下,这一目标给人希望。它也是有其现实依据的。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会长王天凯说,首要原因就是国内市场的需求旺盛。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1年中国城镇居民人均衣着支出1674.7元,比2010年提高15.95%,按可比价增长13.45%;农村居民人均衣着支出比2010年提高29.5%,按可比价提高17.52%。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预计,2011-2020年,中国城镇居民人均衣着支出平均增长率为12.5%左右,农村居民人均衣着支出平均增长率为15%左右。

“不仅买的衣服多了,而且衣服的附加值高了。”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名誉会长杜钰洲说,这些数据既说明了伴随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人们对纤维制品使用数量不断增长,又反映了对衣着品质和审美时尚的更高追求。消费水平和审美需求的提高,促使纺织行业在加速转型,整合国际资源,增加科技和品牌附加值,向产业链高端迈进。

为此,中纺联提出,要保持纺织工业质量效益稳定增长,2011-2020年规模以上纺织企业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长12.5%。出口纺织品服装价值量年均增长7%左右,其中“十二五”期间年均增长7.5%,“十三五”期间年均增长6%。

然而,要想突破,绝不能走老路。需要向产业链高端迈进,增强核心竞争力。这主要体现在创新能力的提升,包括制造技术的升级、研发能力的提高等。

“以往那种廉价竞争已不复存在。要在产业链的提升中思考如何走自己的路,形成成熟、完整的技术能力和产业体系。”广东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副巡视员刘俊兴说。

“要改变以大量资源投入和低工资劳动力投入为主的现状。”杜钰洲说,掌握高新技术,就把握住全球经济分工新定位的主动权。但目前中国纺织行业的创新能力还不强,技术进步的路径基本处于技术追赶型、技术引进型,尽管有不少企业采用了一流的装备技术,但产品的创新价值并不高。

中纺联表示,将运用先进技术改造传统纺织工业,扩大新产品的设计及研发生产在产业规模中的比重,扩大纺织产品在新材料、新能源、节能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的应用,同时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2020年规模以上企业研发投入强度达到1.5%以上。

此外,还要从在国际价值链低端的加工型制造业向具有产业核心竞争力和自主品牌创造力的创新型制造业转变,特别是加大品牌建设,布局终端市场。

中纺联提出,在品牌价值上,知名品牌企业集中度大幅提高,到2020年,领军品牌企业销售收入占规模以上企业销售收入的30%以上,利润总额占50%以上。

“不仅要集众家之长,整合供应链,打造品牌集成优势,还要鼓励品牌走出去,运用资本实力,提高跨区域跨国资源配置能力。”王天凯说,2011-2020年,自主品牌的出口比重力争成倍提高。

实现持久的活力,最终要落在“持久”上。中纺联表示,纺织工业将逐步告别传统行业“高污染高耗能”的旧态,基本建立低碳、绿色和循环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模式。“十二五”末,单位工业增加值能源消耗比2010年降低20%,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比2010年降低30%,主要污染物排放下降10%。“十三五”期间各项指标还将进一步下降,初步建立纺织纤维循环再利用体系,再利用纺织纤维总量约达1200万吨,提高再利用纤维的附加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