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届中国北京国际科技产业博览会
The 25th China Beijing International High-tech Expo
创新者用灵感与坚持改变世界
2012年05月16日    来源:人民日报

创新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无论是技术创新还是艺术创新,其背后都有创新者的好奇、洞见或决心在散发光芒。成功固然离不开机会,但机会有时只为那些专一的创新者敞开大门

聆听“蛋白质”声音

创新其实没有什么秘诀可言,拥有一个远大的梦想并脚踏实地工作是不二法门。越是伟大的梦想可能花费的时间就越长。

美国发明家马克拥有十余项专利技术,而他所创建的通过“聆听”来分析蛋白质的生命科学公司——BioScale,也在市场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与记者想象中的科学家和研究人员不同,马克不仅年轻健壮,眼神犀利,而且性格也幽默爽朗。“我曾经在世界各地参加滑雪比赛,也是一名飞行员。虽然现在没有时间像过去那样经常飞了,但仍然喜欢各种各样的体育运动。我创建了一家叫做SkiAble的慈善组织,致力于为残疾儿童提供运动设备和机会。”热爱运动的马克言谈间都能让人感受到无限的朝气。

马克是牛津大学经济学硕士,同时也是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航空航天理学硕士和工商管理硕士,多学科的背景让他视野开阔,能够思考“身在该学科之中的研究者”不曾想到的东西。一方面,经济和管理学让他能以最灵敏的嗅觉感知市场的脉搏,并且懂得怎样的商业计划才能够最快地吸引投资者。另一方面,理工科的学习经历让他更好地理解了技术本质和精髓,以便能为“举一反三”地将某一项成熟技术应用于其他领域打下基础。

马克所运营的Bioscale是一家开发、生产和推广新一代蛋白质分析技术的公司。他所使用的压电技术(PIEZO)最早应用于第一次世界大战中,通过水的微小振动测定声呐信号定位潜水艇的位置,这种技术随后被广泛运用于飞行器机翼、喷墨打印机和卫星遥感技术领域。现在,马克及其团队将压电材料的物理特性应用到了一个全新领域——精确对生物样品中蛋白质和其他生物标识进行量化分析。马克介绍说,这种跨学科的应用需要在三方面突破原有的框架:让生命科学外的技术应用于生命科学领域,让“聆听”技术应用于生物纳米级复杂成分的研究,让蛋白质高精度分析技术拥有商业价值。

这种跨学科应用的精髓在于:当别人都在“看”,你要学会“听”。马克说,应用同一领域的技术只能在原有的技术上再深入,以进行性能提升或改善,但是当今社会的许多研究都是跨学科的技术应用,这需要灵感火花。有时候身在该学科领域内的人,由于约定俗成的实验模式,可能会禁锢在一些规定好的条条框框中。例如生命科学领域的研究人员通常运用光学方法观察和分析蛋白质,所以他们是在“看”生物学。然而我们现在利用的方法是在“聆听”生物学,即利用压电材料抑制震动,再通过共振频率的改变描绘出更稳定的生物成分鉴定图像。

“我觉得Bioscale的成功应归功于我的团队和投资者。”马克说,“别人的怀疑是创新途中的挑战。许多生命科学公司一开始并不相信我们会成功,但是我们的责任就是用时间去证明我们是对的。”

Bioscale今年已经“10岁”了,公司花费了两年的时间让概念变为产品,然后用8年时间针对客户需求不断对产品进行技术改进。目前这项技术已经吸引了许多投资人,包括来自中国的投资公司。

创新是许多要素的复杂组合,坚持不懈才会看到别人未曾看过的美景。马克表示,创新其实没有什么秘诀可言,拥有一个远大的梦想并脚踏实地工作是不二法门。如果你想成为一名创造者,那这个梦想必须是现实存在但别人又未曾想过的,然后每一天、每一秒朝着这个目标去努力。路途上可能会遇到阻碍,但是你要相信越是伟大的梦想可能花费的时间就越长。

“正因为那里‘人迹罕至’,所以你在这个过程中自己、团队和投资者都必须保持信念和耐心。坚持下去,无论结果是好是坏。”马克说,“另外就是要理解市场机会,看到技术本身的魅力,这很重要。可以和该学科内的人多交流,有选择地听取建议,但是绝不要拘泥于他人的看法。”

吸引对手来参与

比利时微电子研究中心(IMEC)是全球最先进和独立的微电子及纳米电子研究中心之一。在与IMEC执行副总裁鲁多·德范姆的交谈中,记者了解到,IMEC原意是“跨学院微电子研究中心”。1984年,由比利时弗拉芒大区政府投资,以鲁汶大学的微电子系为基础,联合其他几所当地大学的微电子系发展而成。IMEC在成立之初便致力于“成为联系产业界和学术界的桥梁”。一方面,他们充分利用大学的创造研发能力;另一方面,则通过企业投入的研发经费,保证机构的正常运转和生存。

IMEC的研究方向主要是:先进的半导体制造和封装工艺,先进的集成电路设计方法,微系统、新材料、新器件和测试技术。“在全球半导体行业处于严重衰退期,技术研发遇到瓶颈,竞争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激烈的情况下,IMEC的‘工业联盟项目’合作方式被公认为是在研发合作模式中最成功的一种。多方合作研究,共享成果,共担风险,竞争对手也能参与到同一个研发项目中。”德范姆说:“我们希望用5到10年的时间打破纳米电子技术瓶颈,满足产业化需要。”

IMEC也采用双边合作方式,与工业界就双方均感兴趣的领域进行合作研发。这种短期的“项目”通常是与投资者签订两至三年合同,到期可以续签。

始终保持中立是IMEC获得成功的重要原因。在管理和运作上,IMEC不同于大学研发机构。IMEC的最高管理机构是董事会,为保证中立性,同时协调政府、大学和产业界。在IMEC董事会中,产业界代表、大学教授和政府官员各占1/3。IMEC还邀请微电子领域的知名国外专家设立一个科学顾问委员会,为董事会的决策提供建议,但不具有实际决策权。

“知识产权保护的主要目的是保护创新,而不是遏制知识的传播”,IMEC中国(上海)总经理高腾说,“我们所能销售的‘产品’就是‘知识’,如果我们不愿意去分享这些知识,我们还能卖什么?”

2010年华虹集团投资成立的上海华力微电子与IMEC签署了更先进工艺的技术授权与合作协议。上海华力微电子是中国第一条国资控股的12寸芯片生产线,其核心技术就是与IMEC合作的产物。中国企业投入资金,派驻研究人员,双方“共享共担”,实现共赢。

从中方来看,和IMEC合作所需的费用要远远低于向其他商业公司购买技术的费用,而且花费的时间也低于一般自主开发所需要的时间。比利时是最早对华进行技术转让、在华设立合资公司的西方国家之一,很多比利时企业在中国取得的成功也得益于高科技的投入。实践证明,开放式创新正在为中欧间科技合作打开越来越广阔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