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未来5—10年,我国可能产生爆炸式增长的新业态。如互联网制造、云制造、O2O等,都有可能在中国出现原创。移动互联网、科技博客、手机应用APP、手机游戏等,将会快速产生新技术、新产品、新服务。在科技服务领域,将会出现一些新的服务需求和模式。
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深化,全球产业价值链的发展变化进入新阶段。相比于20世纪80年代的产业分解以及90年代的跨国公司研发中心进入中国,此次基于价值链的产业创新和业态创新更加活跃。业态是产业发展层次和阶段的外化体现,业态创新对产业升级、原创产业培育、经济增长和区域发展将产生巨大作用,由业态创新所引发的产业变革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新动力。 商业模式变革引发颠覆式业态创新 商业模式变革和颠覆式业态创新是全球化的两大重要表征。商业模式创新可以创造改变世界的大企业;业态创新则可以催生原创性新兴产业。商业模式的变化能够并已经引起了产业业态的改变。 企业商业模式的改变,本质上是企业价值链的变化和重塑。从历史上看,企业商业模式的改变往往需要花费几十年或者上百年的时间。但在现阶段,商业模式创新的关键点是创业。创业企业的商业模式快速变化、创新,并且通过微观层面的大量试错,引发产业业态的变化。企业商业模式创新逐渐发展成为导致新业态诞生的关键因素。 颠覆式业态创新直接导致新兴产业的出现。业态创新作为一个中观层面的概念,推动着产业发展的不断变革,导致新兴产业的出现。以历史的眼光来看,人类社会先后出现了一系列改变世界的业态革命:如种植、集市交易、机器大工业生产、运输、金融、计算机、互联网等,并逐渐发展成为现代产业的核心。进入信息化时代,技术和产业的发展日新月异,业态变化更加频繁、迅速,新兴产业诞生的周期缩短,影响越来越深刻,业态创新也开始被重视。新的全球化背景下,任何一个产业如果没有业态创新,任何一个企业如果没有商业模式创新,那么这个产业就进入衰落期,这个企业也就失去了竞争力。 新业态产生的四种有效路径 新业态产生有四种有效路径,主要包括:技术引发的创新、社会组织方式的变化、需求引发的创新、产业价值链的分解融合引发的创新等。 新技术的突破和变革是新业态出现最主要的因素。特别是重大技术在应用过程中往往会催生一系列新的业态。例如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催生了新一代互联网产业的兴起以及大量与之相关联的新兴业态的出现。 社会组织方式的变化往往也能带来新业态的产生。社会组织方式主要指的是生产组织方式和资源组织方式。例如“众包”就是社会组织方式变革引发新业态出现的典型例子,它颠覆了传统的统一化、标准化生产模式,采取了分布式研发、设计和生产的新模式。 新的消费方式是引发新业态的重要因素。根据马斯洛层次需求理论,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新的消费需求会不断出现。服务业大部分业态都是基于这种原因出现的。 产业价值链分解融合是新业态产生的直接原因。随着社会分工的不断细化,传统产业的价值链将进行不断分解和融合,在产业价值链变化过程中也会不断有新的业态出现。例如,由于新药研发成本高、周期长,制药企业不愿花费大量精力,所以价值链中的研发环节就慢慢独立出来,形成了医药研发外包(CRO)。 中国是全球业态创新最活跃的地区之一 我国业态创新主要集中在四大产业领域:以孵化器、中小企业服务为代表的服务业;以社交、教育以及游戏为代表的文化产业;以电商、移动互联网、大数据、环保和生物技术产业为代表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以高端装备、汽车为代表的制造业。 北京是全球创新创业高地,同样也是全球新业态发展最为活跃的地区之一。以3D打印、众包驱动的社会化制造革命,以P2P、“众筹”引领的互联网金融创新,以信息消费需求拉动的商业模式及技术创新,以及可穿戴设备、科技博客、大数据等新兴业态领域均以蓬勃的生命力孕育和迅速成长。北京近年来也成为创业公司的聚集地。2011年,中国风险投资公司的投资总额为130亿美元,约为美国风险投资公司的一半,而其中30%投向了北京的公司。这从另一个侧面反映出,北京业态创新非常活跃。《麻省理工科技评论》最近刊文称,北京已成为全球科技创新中心之一。按照当前的发展速度,北京的创业者未来或许将可以挑战硅谷在创新方面的垄断地位。 未来中国可能产生爆发式增长的新业态。随着移动互联网、社交化技术的广泛应用,为培育和发展新业态带来了新的契机,未来5—10年,我国可能产生爆炸式增长的新业态。如互联网制造、云制造、O2O等,都有可能在中国出现原创。移动互联网、科技博客、手机应用APP、手机游戏等,将会快速产生新技术、新产品、新服务。在科技服务领域,将会出现一些新的服务需求和模式。 其中,社交化生产是社交网络的应用,是一种新的产业协作模式取代旧式中心化的产业结构,主要包括3D打印、众包和开源硬件;云制造是利用信息化手段,推动制造业模式的变革,主要包括可穿戴设备和互联网汽车;大数据的发展为公共服务、医疗服务等领域提供应用支撑;线上线下融合的O2O服务与传统产业融合发展,伴随着4G、移动终端普及、城镇化的重大机遇,显示了巨大的市场空间潜力;数字服务具有知识经济和数字经济的双重属性,是娱乐、文化产业发展载体,主要包括数字出版、在线教育、科技博客等。 业态创新是中国经济的新希望 站在全球化竞争的角度,要从技术推动、需求拉动、模式创新三个方面激励和带动业态创新。鼓励和引导企业、科研机构等积极开展颠覆性技术研发,特别是在某一技术领域前沿实现原创性突破,研发出全新产品,围绕新技术逐渐衍生出新业态。鼓励企业通过迎合新经济条件下消费者新的或个性化的需求,不断开发和提供新产品和新服务。鼓励社会上有新想法、新创意、新技术的创业者或团队大胆突破,通过商业模式创新,推动满足新经济条件下消费者需求的新业态的出现。 从国家支持业态创新发展的层面来看,要在扶持传统产业发展思路上开展制度创新和管理创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完善公平竞争环境,全面推动业态创新。对市场主体“法无禁止即可为”,降低新业态创业准入门槛,在部分领域放宽监管,允许和适当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并发挥作用。政府部门“法无授权不可为”,避免轻易出台对新业态领域的干预政策,尤其是限制性政策。加强对新业态发展情况的追踪与监测,并进行研究、评估和预测,以便及时应对突发的问题和风险。鼓励充分竞争,营造公平有序、宽容失败的市场环境,使每一个企业都能公平地参与市场竞争,具有平等获得市场机会的资格。采取有效的政策措施,为创业者提供良好的创业环境和社会氛围,支持产业联盟、行业协会、风险投资机构、天使投资人、科技服务机构等社会组织积极参与新业态领域的创新发展。 (王德禄 邵翔 作者单位:长城企业战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