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今年新增科研实力
国家部级重点实验室 1个
市级重点实验室 12个
市级工程中心 10个
高水平团队及企业 30个
两院院士 2人
■ 一批新兴科技产业化基地形成企业聚集和规模化发展
■ 不断加快科技创新体系建设以及高端科技人才引进步伐
人民网•天津视窗12月21日电:今年以来天津市科技工作着力推动自主创新、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获得国家科技奖励14项,综合科技进步水平继续位居全国前列。仅55项自主创新产业化重大项目就累计完成销售收入156.5亿元,利税17.6亿元。
目前,55项自主创新产业化重大项目都已启动实施,共完成总投资110亿元、研发经费投入17亿元;累计开发出世界上首台特巨型全钢工程子午线轮胎一次法成型机、世界上挂网运行电压等级最高容量最大的35KV超导限流器等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居国际领先或国内领先水平的232项新产品,绝大多数产品填补了国内空白;累计申请发明专利208项,授权发明专利81项。
为将科技优势和科技成果尽快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市科委加大了引进重大科技成果和产业化力度,促进了半导体照明、生物医药、新能源等一批新兴科技产业化基地的企业聚集和规模化发展。生物医药群体产业规模达到240亿元左右,新能源产业化规模达到300亿元左右。通过建立半导体照明产学研创新联盟,实现半导体照明关键材料、器件和照明产品的同步开发和产业化,聚集企业超过100家,增长40%以上,群体产业规模由2008年的50亿元增长到接近100亿元。认定高新技术企业593家,群体销售收入达到2400亿元。天士力集团、钢管公司等14家企业被国家科技部列为国家级创新型企业,培育出曙光、赛象、膜天膜、天士力等一批自主高新技术品牌。
同时,市科委还不断加快科技创新体系建设以及高端科技人才引进步伐。加强了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科技企业孵化器、生产力促进中心等建设力度。今年,本市新增国家部级重点实验室1个,市级重点实验室12个,市级工程中心10个。国家级和部级重点实验室达到31个,国家工程实验室达到2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达到25个,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达到6个,国家级生产力促进中心达到3个。建成运行了大型科学仪器协作共用网、科技文献中心等一批科技资源共享平台。通过平台的搭建和重大项目的实施,本市成功吸引了来自国内外30个高水平团队及企业来津创业,填补了本市在高性能计算机、遥感等领域的空白。大量优秀人才来津,使本市今年新增了两院院士2人,两院院士数量增加到35人;并拥有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79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