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届中国北京国际科技产业博览会
The 25th China Beijing International High-tech Expo
北京市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
2009年03月02日    来源:科博会官网(www.chitec.cn)

一、序言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已经成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导力量,其作用方式由后台推动转为前台引领,对人类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产生重大而深刻的影响。面对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许多国家把强化科技创新作为国家战略,着力提升国家整体创新能力。党中央、国务院审时度势,高瞻远瞩,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高度,提出“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目标,发布实施《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党的十七大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作为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和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标志着我国科技发展进入了新的历史时期。北京以十七大精神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提出建设创新型城市的奋斗目标,这是落实国家创新战略、以科技创新引领北京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选择。

经过多年持续不懈的努力,北京科技事业取得重大成就,科技创新在引领和支撑首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发挥了强大的促进作用。目前,北京经济社会处于重要的战略转型期,未来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宝贵机遇,同时仍存在许多深层次矛盾和现实问题:产业结构与首都国际化大都市建设的要求尚有差距,以生产性服务业推动北京产业结构升级的要求更加迫切;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约束的矛盾制约着首都发展,实现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压力不断增大;社会发展中的民生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适应市场经济和城市发展要求的公共服务能力亟待加强;集成利用各方科技资源服务首都发展仍面临着体制机制制约,科技资源优势尚未充分转化为首都发展优势。突破瓶颈制约,实现首都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率先发展,需要不断强化科技体制机制创新,紧紧依靠自主创新和科技进步,全面提升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引领和支撑作用。

进一步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北京具有良好的现实基础和资源条件。建设创新型城市目标的确立,“高端、高效、高辐射力”产业发展方向的确定,为北京科技发展指明了方向;高度密集的中央在京科技资源,不断聚集的跨国公司研发总部和外埠驻京研发机构,快速成长的一大批创新型企业,为科技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强劲的动力支撑;全国各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的加速,为科技全方位支撑经济社会发展提出了明确的需求;首都经济实力的不断壮大,公共财政能力的显著增强,为未来科技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新的发展阶段,面对新的机遇和挑战,制定《北京市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对未来北京科技发展做出前瞻性、全局性、系统性的战略谋划,是市委市政府应对时代赋予科技创新的崇高使命,带领全市人民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举措,是北京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关键环节。

二、指导思想、工作方针与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北京科技中长期发展的指导思想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和科技自身发展规律,紧紧围绕北京发展和服务全国的重大需求,大力实施首都创新战略,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为主线,以全面引领支撑服务业发展为突破口,站在全球化创新的高度,凝聚优势资源,大幅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带动首都经济结构高端化转型、城乡统筹建设和社会和谐发展,使科技创新成为推动北京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率先发展的主驱动力,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做出更大贡献。

实施首都创新战略,就是要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缔造以中关村为龙头的国家知识创新高地和技术创新源泉两个支点,集中力量重点实施促进企业提高核心竞争力的“引擎行动”、实现区域协同发展的“涌泉行动”、改善民生和推进首都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惠民行动”,努力在构建首都区域创新体系、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城乡社会和谐发展、深化科技管理体制改革四个方面取得新突破,在全国率先建成国际先进的创新型城市。

(二)工作方针

北京科技工作的指导方针是:需求导向、凝聚资源、自主创新、引领发展、高端辐射。

需求导向。从北京经济社会发展对科技提出的重大需求出发,明确科技发展方向,推动体制机制创新,加大科技攻关力度,拓展成果转化途径,使科技创新与北京发展挂硬钩、出实效,真正成为推动北京发展的主驱动力。

凝聚资源。充分发挥市场在科技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强化对中央在京科技机构的服务,在更大范围和更深层次上吸引更多中央资源参与首都建设;努力拓宽全球化视野,提升集成、利用全球创新资源的能力,将首都科技资源优势真正转化为首都发展竞争优势。

自主创新。充分发挥科技管理体制改革在科技体制创新中的指挥棒作用,以体制机制创新为动力,全面推进知识创新、技术创新、组织创新、管理创新,不断强化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结合的创新机制建设,大力加强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力促企业成为创新主体,全面提升首都自主创新能力。

引领发展。着眼于北京长远发展的重点方向,把科技创新贯彻到首都现代化建设的各个方面,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在生产性服务业、高技术产业、文化创意产业等重点领域取得一批重大技术突破,推动一批重大创新成果的社会应用,在更高层次上引领首都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高端辐射。充分依托首都密集的优势科技资源,大力发展技术转移服务业,促进科技成果向全国的强力辐射,切实提升北京服务全国创新发展的能力,为带动全国发展提供全面的科技服务支撑。

(三)发展目标

到2020年,北京科技发展的总体目标是:按照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要求,立足于“国家首都、国际城市、文化名城、宜居城市”的功能定位,举全市之力,大力实施首都创新战略,把北京建设成为创新思想活跃、创新资源集聚、创新能力强劲、创新氛围浓郁、创新市场化机制完善,以创新驱动发展的国际先进的创新型城市,使北京成为我国创新发展的核心引领区和联结全球创新网络的重要节点。

2020年,北京科技发展目标:

一是北京自主创新能力显著提升。科技投入保持较高水平,全社会R&D投入占北京市生产总值的比重超过7%。中关村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品牌效应和龙头带动作用更加突出。企业的创新主体地位得到确立和显著增强,企业R&D经费支出占全社会R&D经费支出的比重达到60%左右。涌现出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和核心产品,万人发明专利申请数达到18件。科技投入产出率和全员劳动生产率大幅提升。建成一批新型科研机构,形成一批一流的科技基础设施,全市人民的科学素养得到较大幅度提高。

二是科技促进经济社会发展能力显著提升。高增值、高技术含量的产业在首都经济中的比重持续上升,金融服务、信息服务、科技成果产业化服务等行业得到较大程度发展,全面形成以生产性服务业为核心的服务业主导型经济,服务业增加值占北京市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80%,高技术产业增加值的比重超过28%。科技在解决人口膨胀、能源资源紧张、大气污染、交通拥堵等制约首都发展的瓶颈问题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全面形成满足能源和资源需求的循环经济技术支撑体系,能源消耗明显下降,环境污染得到有效控制,首都公共安全提出的科技需求基本得到满足,科技在改善市民生活质量方面的作用显著提升。

三是科技辐射与扩散能力显著提升。以中关村科技园区为龙头的京津冀区域科技合作取得突破性进展,北京的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地位得到进一步强化。全国技术交易中心全面建成,首都科技成果对全国的辐射带动作用明显增强,2020年北京技术交易额达到2000亿元,其中对外埠技术交易额达到1200亿元以上。国内外交流与合作日益活跃,科技向全国乃至全球的辐射与扩散能力显著提高。

四是科技管理体制改革取得突破。通过不断深化科技管理体制改革,形成一整套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新型科技管理体系,引导各类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创新理念和创新方法在全社会广泛应用,促进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全面形成,带动首都区域创新体系按照市场经济发展要求不断完善,使市场在科技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得到充分发挥,深刻影响和加速推进全社会科技体制创新的进程。

五是人才培养取得突破。充分发挥高素质、高技能人才队伍在首都自主创新中的核心作用,在取得高水平自主创新成果的同时,促进各类具有国际视野、改革精神和创新思维的创新型人才规模化涌现,使北京成为世界创新型人才聚集和产生的高地。

北京科技发展阶段目标:

——2015年,全社会R&D投入占全市GDP比重达到6.5%;

——2015年,企业R&D经费支出占全社会R&D经费支出的比重达到55%左右;

——2015年,技术交易额达到1500亿元;

——2015年,每万人发明专利申请数(件)超过15件;

——2015年,国际《科学引文索引》(SCI)、《工程索引》(EI)和《科学技术会议录索引》(ISTP)等三大权威检索系统收录北京科技论文数量4万篇以上;

——2015年,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比重达到45%以上;

——2015年,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全市GDP的比重达到25%左右;

——2015年,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占全市GDP的比重达到50%;

——2015年,六环以内主要河湖水体基本还清,再生水回用率达到56%以上;

——2015年,每万元GDP能耗比2005年降低30%。

阶段目标要根据科技发展趋势和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做相应调整。

三、北京科技发展的重点任务

北京科技发展要在首都创新战略的统领下,紧紧围绕北京发展面临的重大现实问题,在推进以生产性服务业为代表的高端产业创新发展、增强资源环境承载力、加强城市建设管理和发展以人为本的民生服务、促进城乡统筹发展、加强科技自身能力建设五个方面进行重点部署,根据北京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需求,确定18个重点领域、107个重点技术方向和近500项关键技术,组织联合攻关,取得技术突破,全面推进创新型城市建设。

(一)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强化高端创新,促进首都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以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为突破口,围绕为产前、产中、产后各个环节提供高知识技术含量的科技服务,积极发展金融服务、科技成果产业化服务、信息服务、商务服务、现代物流、教育培训等生产性服务业,强化文化创意产业、高技术产业和现代制造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培育新型业态,占领产业高端,引领产业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增强经济增长后劲,实现首都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1.生产性服务业

生产性服务业是首都经济“高端、高效、高辐射力”发展的核心和精髓,是服务业与高技术产业、现代制造业有机融合、互动发展的关键节点,是首都创新型城市建设的重要内涵。生产性服务业逐渐成为首都经济增长的主体,2006年全市生产性服务业实现增加值2958.8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的37.6%,占服务业增加值的53%。生产性服务业与首都经济发展的要求还不相适应,高端引领作用还未充分发挥,要积极探索支持生产性服务业创新发展的新模式和新机制,通过大力发展科技成果产业化服务业,实现以科技进步全面提速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进程,使其成为未来相当长时间内推动首都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动力。

重点需求:
(1)重点行业技术创新需求。围绕金融服务、信息服务、商务服务、现代物流、教育培训、科技成果产业化服务等北京生产性服务业的重点行业,加强研发创新,突破一批关键技术,提升北京生产性服务业整体技术水平和竞争力。(2)生产性服务业新业态发展与商业模式创新需求。重点发展电子银行、电子商务、现代物流等基于网络技术和通信技术的新型服务业态,推进研发外包、科技成果产业化服务等新业态发展,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3)信息化水平提升需求。促进电子信息技术在生产性服务业领域的推广应用,完善生产性服务业信息管理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等,提高北京生产性服务业的网络化、系统化和智能化水平。(4)完善产业发展的科技条件支撑体系需求。建立一批具有国际一流研发环境的专业性研发基地,搭建产业发展所需的科技资源共享平台、网络科技环境平台和面向行业的共性技术研发与测试平台等科技平台系统,推动产业技术水平和整体竞争力的提升。

重点技术方向和关键技术:

(1)研发创新平台建设

重点建设包括大学、研发机构、科研院所以及大型企业在内的联合研发中心以及公共研发平台。主要包括:工业基础技术研发平台、工业先进技术研发平台、人才培养与培训平台,以及面向行业的共性技术研发与测试平台、科技资源与信息服务平台等。

(2)面向生产性服务业的信息化建设

重点研发面向金融服务、商务服务、现代物流、教育培训等重点行业及企业信息化的应用系统以及面向行业的数据整合、数据应用技术,开发适合行业特点的信息化解决方案,提高ICT技术的集成应用水平。重点研发交互信息处理系统、远程监控网络系统等技术。

(3)面向生产性服务业的信息安全技术

重点研发金融等生产性服务业领域的基础信息网络和重要信息系统中的数据安全和网络安全技术,开发复杂大系统下的网络生存、主动实时防护、安全存储、网络病毒防范、恶意攻击防范、网络信任体系与新的密码技术等。

(4)科技成果产业化服务平台建设

重点研发面向关键技术领域的公共科技和产业化信息网络平台、研究所与企业信息交流服务平台、京外院地合作平台、科技成果孵化平台、科技应用示范平台、成果库和专家库等公共支撑平台,促进科技成果产业化。

(5)金融相关技术

重点开发金融数据整合和数据应用技术—包括数据仓库(DW)、数据挖掘(DM)和商业智能(BI)、金融机构间的互联互通技术、金融业计算机操作系统及服务器等相关技术;开发支持大集中管理模式的金融企业管理或业务软件、基于国际金融数据交换标准的金融业数据交换接口软件等电子金融软件;研发银行业计算机操作系统及服务器技术、自助银行技术、CDM/信息查询技术、防伪识别技术、银行卡整体解决方案等技术。

(6)基础软件和行业应用软件关键技术

重点研发面向服务架构(SOA)的关键技术和标准、操作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中间件、办公软件、可信安全涉及的关键技术以及基础软件间协同技术和标准;研发面向服务质量或业务目标的标准和平台的关键技术,以及面向行业的全程业务优化、知识库、应用平台、软件及系统集成等关键技术;研发生产性服务业重点行业发展所需的软件关键技术。

(7)下一代网络关键技术与服务

重点研发高性能的核心网络设备与传输设备、接入设备,以及在可扩展、安全、移动、服务质量、运营管理等方面的关键技术,建立可信的网络管理体系,开发智能终端和家庭网络等设备和系统,支持多媒体、网络计算等多种新业务的研究应用。

(8)新一代宽带移动通信技术

重点研发新一代蜂窝移动通信技术、自动交换网络(ASON)技术、适合局域环境的超宽带接入技术(UWB)以及适合城域宽带接入的WiMAX技术,参与国际主流技术的宽带移动通信系统标准的制定,并主导制定若干相关国内标准、企业标准,保持北京在无线移动通信领域的领先地位。

(9)工业设计相关技术

重点研发工业设计产业中的快速成型制造技术,电镀与金属氧化技术和CAD/CAM应用软件等关键技术与工艺。

(10)现代物流技术

重点研发现代物流信息技术、现代物流装备技术、现代物流管理技术、绿色物流技术和地下物流技术等相关技术,研发第三方物流信息管理软件、物流配送管理软件及无线射频技术,提高物流业整体效率。

(11)会展技术

重点研发提高会展业现代服务水平的虚拟会展技术、会展场馆设计技术、现代会展物流技术等相关技术。

(12)高端咨询技术支撑体系

重点支持从事技术咨询、产业研究、经济分析、管理咨询、市场调研等业务的专业咨询机构发展所需的信息情报网络资源服务平台、公共信息情报资源共享平台、高可信远程咨询网络平台、科技情报专业资源网络系统以及资源性基础数据库的开发建设,加强基于互联网和计算机的信息情报分析、搜索软件的研发与利用。

2.文化创意产业

文化创意产业是科技与文化的紧密结合,是首都经济“高端、高效、高辐射力”发展的重要内涵和组成部分。建设创新型城市的艰巨任务和创新创造性活动的蓬勃开展,首都市民在全国率先享受品质不断提高的生活环境与条件,对文化发展产生了巨大的需求和促进;同时,创新的思想和先进的文化对科技创新产生了巨大的支撑和引领作用。目前,北京文化创意产业整体竞争力不强,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较大;文化创意中的科技元素体现不足,整体科技含量不高;创意人才,尤其是高素质、复合型创意人才缺乏。针对文化创意产业关键核心技术组织联合攻关,推动创意研发成果扩散与应用,抓好十大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建设,是促进北京文化创意产业快速发展、增强产业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重点需求:
(1)提高文化创意产业对科技集成应用水平的需求。加强相关高技术在广播影视、出版发行、文艺演出等领域的集成应用,提升文化创意产业的科技含量。(2)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共性平台系统建设需求。积极推动文化创意产业相关领域的研发平台、测试平台、体验平台等公共技术平台的建设,降低企业成本,服务企业发展,推动北京文化创意产业快速成长。(3)创意人才队伍建设需求。搭建文化创意人才培训和引进平台,鼓励企业有针对性地加强内部人才培养和国际人才引进,为产业发展提供各类专业技术人才和复合型人才支撑。

重点技术方向及关键技术:

(13)文化创意产业共性技术平台建设

重点建设文化创意产业孵化器及文化创意产业基地,搭建面向网络出版、动漫游戏、影视制作等重点行业的公共技术开发工具与测试平台、技术集成应用示范平台、创意人才培养平台以及公共创新服务平台,推动文化创意产业共性技术的开发与应用。

(14)数字媒体技术

重点研发数字产品转换编码技术、智能流媒体技术、数字广播技术、文化网格技术、电影数字化技术、数字媒体内容集成与分发关键技术、海量媒体资源内容管理关键技术。研发有线传输、地面传输、手机电视运营服务等关键技术和设备。

(15)动漫游戏相关技术

重点研发和建设3D网络游戏引擎、游戏软件可复用构件数据库,以及游戏技术支撑平台、游戏引擎研发实验室,游戏测试平台与动漫游戏配信中心等。

(16)网络出版技术

重点研发无线阅读(显示)技术、智能多媒体信息检索技术、海量存储技术、数字内容版权保护技术等。

3.高技术产业

高技术产业发展最显著的特征,是通过持续发展、进步着的高技术不断实现对常规技术的突破,进而在更高层次上实现对发展的引领和带动,是首都生产性服务业的核心构成,也是首都经济“高端、高效、高辐射力”发展的重要载体。北京高技术产业发展迅速,但与世界先进水平比较,无论是现有水平,还是应用与带动作用仍有巨大差距。高新技术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较弱,关键技术、专利和标准受制于人;高新技术产品附加值不高,在全球产业链中处于中低端;科技向现实生产力转化能力薄弱,高技术产业化程度低。突破高技术产业领域重大关键、共性技术,加速高技术产业发展,是扩充首都经济总量,提高经济发展质量的战略选择。

重点需求:
(1)制约产业发展的核心技术突破需求。重点围绕集成电路、新材料、生物医药等领域,掌握一批核心技术,提高自主开发能力和整体技术水平。
(2)高技术产业化能力提升需求。重点支持集成电路、生物医药等领域关键技术、关键产品和重大技术标准的产业化,促进北京科技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化。(3)发展产业价值链高端环节需求。以集成电路、生物工程等北京具备较强技术创新能力和产业基础的重点领域为突破口,大力发展产业价值链高端环节。(4)以高技术应用提升传统产业需求。挖掘现有技术潜在的应用能力,重视和加强集成创新,加快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
  
重点技术方向和关键技术:

(17)高端芯片设计、制造关键技术

重点研发高端芯片设计、测试、制造平台,开展集成电路设计与整机制造等方面的研发,重点开发面向超深亚微米的集成电路技术、SOC/CPU核心芯片和可重用IP核的设计等关键技术, 继续缩小芯片的特征尺寸。研究开发大规模集成电路生产线专用装备整机、核心关键部件、硅片制造设备关键技术。

(18)高性能平板显示技术

重点研发液晶显示、发光二极管显示、有机电致发光显示等平板显示产品,研究开发高亮度LED显示及照明产品关键技术、柔性OLED显示屏技术、高清晰度大尺寸OLED显示屏技术等,开发针对TFT-LCD、OLED等光电显示技术的检测平台,建立平板显示材料与器件产业链。

(19)生物工程技术及医药新产品研发

重点研发干细胞、组织工程、基因组技术,研究蛋白质组技术、生物芯片技术、数字化诊疗技术。重点发展新型疫苗、蛋白重组药物、抗体药物、诊断试剂,继续支持创新药物的研究开发,加快生物工程技术的应用和对医药产业的改造和提升。

(20)特种功能材料的研发应用

重点研发现代材料设计、评价、表征与先进制备加工技术,加强信息功能材料及器材、碳纤维材料、微电子材料、光电子材料、新能源材料、磁性材料、生物医用材料、高性能金属材料、高端节能环保建材等领域的关键技术攻关,加速特种功能材料的研发和应用。推进特种功能材料智能化、材料与器件集成化的研究。

(21)承接国家“核心电子器件、高端通用芯片及基础软件”重大专项相关技术研究

(22)承接国家“极大规模集成电路制造技术及成套工艺”重大专项相关技术研究

(23)承接国家“新一代宽带无线移动通信”重大专项相关技术研究

(24)承接国家“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重大专项相关技术研究

4.现代制造业

现代制造业是高度凝聚和承载高技术和先进技术的高端制造业,是北京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的重要依托和支撑。北京现代制造业已经形成良好发展基础,但是仍面临一系列问题,基础装备技术落后,关键装备大多依靠进口;行业技术水平不高,创新能力和整体竞争力不强;制造过程中资源消耗大,综合利用率较低。加强现代制造业关键领域的技术攻关,以科技创新振兴北京现代制造业是提升北京工业竞争力的根本要求。

重点需求:
(1)基础装备的设计、制造和集成研究需求。立足北京现代制造业发展对基础设备的需求,加强高档数控机床、重大成套技术装备、关键材料与关键零部件等的自主设计、研究及制造,提升现代制造业装备现代化、自动化水平。(2)重点行业自主技术创新需求。围绕汽车零部件、汽车电子、新材料、医药等重点行业,突破一批关键制造技术,提升产业竞争力。(3)发展绿色制造的需求。强化循环经济及绿色环保节能相关技术研究,推进其在材料与产品开发设计、加工制造等产品全生命周期中的应用,降低现代制造业资源能耗水平。

重点技术方向和关键技术:

(25)数字化和智能化装备设计制造

重点研发数字化设计制造集成技术,建立面向行业的产品数字化和智能化设计制造平台,开发面向产品全生命周期的设计、制造和管理集成技术,加强研究智能化仪器仪表及控制系统、发电及输变电设备、高精密模具、数控机床、激光器设备及工艺、工程机械、印刷机械等先进装备制造行业的技术、工艺及设备。

(26)绿色制造相关工艺、技术研发

重点研发绿色环保节能制造技术,研究开发材料与产品开发设计、加工制造、销售服务及回收利用等产品全生命周期各个阶段节能技术。加快研究高效、节能、环保的制造工艺、流程和设备,降低制造业资源消耗水平。

(27)汽车设计、零部件及汽车电子关键技术

重点研发汽车产业共性技术和支撑服务平台技术、汽车造型设计以及全新汽车工程结构,提升汽车设计能力。研发汽车零部件领域发动机、变速器、车桥、车身等总成技术。研究汽车电子领域汽车行驶与安全电子、车身与车载电子、中央计算机与整车网络三大类电子控制系统,建立汽车电子控制技术开发平台和汽车电子控制系统实验平台,研发汽车电子产品的匹配和集成技术,并加快其产品化应用。

(28)石化新材料的研发和应用

重点研究节能环保、高附加值化工新型材料和精细化工制造关键技术,推进合成树脂专用牌号及加工应用技术、差别化纤维技术以及合成橡胶新产品技术的研究,在合成树脂制造、合成橡胶及橡胶制品制造、润滑油系列产品、合成纤维制造等领域实现技术突破,打造上中下游一体化的石化材料产业链。

(29)中药、化学药与医疗器械研制

重点研究中成药现代生产工艺、绿色节能工艺及中药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等相关技术,推进中药现代生产工艺技术的工程化建设和中药产业信息化平台建设,实现中药生产工艺水平的提升和产品质量的提高。重点研究开发数字化诊疗和微创设备等医疗器械的关键技术及产品,加强医疗器械标准战略研究及数字医疗设备临床实验规范体系建设。

(30)承接国家“高档数控机床与基础制造装备”重大专项相关技术研究

(二)发展资源综合利用技术,建设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型城市

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结构速度质量效益相统一是创新型城市建设的根本标准和标志,是北京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具体要求。要紧紧抓住发展机遇,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把发展水资源、能源、环境保护技术以及循环经济相关技术放在优先位置,从北京发展实际需求和在全国形成率先示范出发,下决心依靠自主创新解决制约发展的重大瓶颈问题,实现资源利用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推进节能减排,建设生态文明,完成由传统工业经济向循环经济的提升,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和消费模式,为建设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型城市提供坚实、可靠的保证。

5.水和土地资源

水和土地资源是城市发展的基础和保障。北京水资源缺乏,地下水严重超采,水务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城乡供水的保障程度不高,安全饮水尚未完全实现,再生水利用程度低,节水工作还存在不足;耕地污染和退化严重,土地后备资源不足,集约用地程度较低。随着经济发展和人口持续增加,水和土地资源供需矛盾尖锐的问题将更加突出。

重点需求:
(1)非常规水资源开发与利用科技需求。以海水、再生水、微咸水及雨洪水等非常规水源应用为目标,围绕降低成本、提高水质,集中突破再生水安全回用、雨洪水资源化利用以及海水淡化关键技术,实现资源化开发利用,增加可利用水资源总量。(2)水资源优化配置与高效利用科技需求。通过构建循环型水务体系,加强水资源的综合调度和统筹利用,实现水资源供需平衡。(3)综合节水科技需求。围绕工业和居民用水,研究推广节水技术和设备,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4)土地集约、节约利用科技需求。构建土地资源节约利用技术支撑体系,提高土地监管效率,缓解土地资源污染和破坏,加强废弃土地的生态修复,形成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模式。

重点技术方向及关键技术:

(31)有效支撑循环水务体系建设的“五水联调”

重点研究水资源预测预报、多水源联合调配、用水需求分析、人工增雨等关键技术,研究地下水空间分布与分层水质分布规律,研究污水、雨洪资源化利用技术,建立完善地表水、地下水、外调水、再生水、雨洪水“五水联调”系统。

(32)供水安全综合保障技术

重点研究源水预处理技术,“四高”水质净化技术和设备。开展供水安全监测体系研究,建设全市供水水质监测系统,加快老旧自来水管网更新改造。

(33)综合节水技术及设备

重点开发和推广各类节水器具、建筑施工降水和施工节水综合利用技术和设备,推动各行业进行节水工艺技术改造。加快节水技术标准制定和定额体系建设,完善社会节水技术咨询服务体系。

(34)经济、高效的污水深度处理和再生水回用

重点研究污水深度处理的新技术、新工艺与集约化设备,二次污染控制的工艺改造技术,污水再生利用及安全性保障技术,新型污水消毒技术与设备,小型污水处理设施与回用技术以及面向重点产业的治污技术、设备和原辅材料。研究开发提高水质级别的污水处理设备和技术,城市污水处理回用于农业灌溉及工业冷却用水技术,再生水分质供水及输配水技术,污水处理与资源化评估与检测系统。

(35)提供低成本高质量新水源的海水淡化综合技术

重点研究开发海水预处理技术,核能耦合和电水联产热法、膜法低成本淡化技术及关键材料,浓盐水综合利用技术。开发可规模化应用的海水淡化热能设备、海水淡化装备和多联体耦合关键设备。

(36)土地资源高效利用机制与技术支撑体系

重点研究北京市土地资源循环利用的影响机制与优化模式,开发应用土地资源集约利用的调查、评价、监测等技术和方法,开展退化与废弃土地资源的生态修复关键技术与安全再利用研究,进行相关技术集成与工程示范。建立土地利用科学决策和科技支撑平台。

6.环境

改善生态与环境是事关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人民生活质量提高的重大问题。北京环境污染问题仍然严峻,大气污染严重且防治难度大,沙尘暴时有发生;水源污染威胁严重;可再生利用的废弃物资源数量大、综合利用水平低;噪声污染、放射性和电磁辐射污染对居民健康的影响日益凸现;生态环境体系比较脆弱。

重点需求:(1)区域大气污染协调治理科技需求。开展防沙治沙综合治理技术研究,解决北京沙尘暴问题,研究有效控制污染源排放的先进技术和大气质量实时监控相关技术,改善北京空气质量。(2)水生态修复与水环境改善科技需求。开展水污染防治、河湖水质改善与生态用水补偿研究,加快水环境改善。(3)生态保护和修复科技需求。围绕荒废土地、污染土地、尾矿库的整治和生态恢复,开展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和修复技术的研究,推进土地资源的科学利用。

重点技术方向及关键技术:

(37)大气污染综合监控治理

重点研究推广防沙治沙关键技术,研究北京与周边地区污染物输送影响,建立北京及周边地区大气污染源数据库系统,开展北京市大气颗粒物区域性污染监测研究。研究有效控制工业、汽车尾气等污染源排放的先进工艺和设备,准确反映大气质量的实时监控技术,污染源连续监测的数据分析处理技术。

(38)水生态修复与水环境改善

重点研究流域综合整治及水环境改善技术、地表水体富营养化综合防治技术、城市水系水环境改善技术、含重金属污泥的处理与资源化利用技术。研究湿地建设及生态恢复技术,建立湿地生态修复系统。

(39)辐射和噪声监控和管理

重点研究辐射监测技术及辐射事故应急处理技术支持系统、放射性废物减量化及污染控制技术和防护技术。研究噪声监测与控制技术,建立辐射常规监测技术网络、辐射污染源管理信息系统。

(40)生态修护和生态绿化

重点研究工矿废弃地治理和植被恢复技术以及荒滩植被、砂石坑和洼地等植被恢复技术、提高存量绿地生态功能的绿地管理技术、绿地生态系统碳汇技术。研究污染土壤的修复技术,规范污染土壤的风险评估体系。

(41)承接国家“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重大专项相关技术研究

7.能源

能源是城市正常运转的基本保证。北京是全国第二大高耗能城市,消费的能源主要由外地供应;能源消费以传统能源为主,可再生能源比重低;能源利用水平与国内外大都市相比有较大差距。未来一段时期,北京持续快速增长的能源需求和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任务,对能源科技发展提出新的要求。

重点需求:
(1)能源节约利用科技需求。围绕建筑、工业、交通和民用四大节能领域,加快节能新技术的研发、应用和推广,构筑城市系统节能体系,实现以较低的能源消费增长支持经济的持续发展。(2)可再生能源低成本规模化利用科技需求。重点研究太阳能、地热能、风能、生物质能的核心技术和规模化应用技术,大力推进可再生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促进能源结构多元化。(3)煤炭清洁利用科技需求。研究推广清洁煤技术,改善燃煤利用结构,控制燃煤的污染物排放总量。(4)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科技需求。开发提高输送能力和效率的电力设备输配技术,提高电力输送效率。

重点技术方向及关键技术:

(42)建材、石化、冶金等重点工业领域节能设备制造技术和工艺开发

重点研究开发建材、石化、冶金等高能耗工业领域的节能工艺技术和设备,研究节能工业锅炉、电机节能技术、余热回收技术和能源梯级利用等相关技术。

(43)有利于建筑节能的新材料、节能设备、管理控制系统开发和推广示范

重点研究开发节能建筑材料,建筑节能生态设计,高效节能照明设备,空调节能技术,蓄能技术,高效低污染锅炉以及先进的管网平衡调节等节能技术和设备。研究开发建筑节能测试和计算技术,节能监测技术和设备以及节能管理系统。

(44)交通节能的替代燃料及相关技术的开发

重点研究燃油添加和节油技术,研究开发天然气、乙醇、二甲醚、生物柴油等清洁替代燃料。研究开发高效节能的混合动力汽车、燃料电池汽车、电动汽车、氢能源汽车等新型汽车。

(45)低成本、多领域的太阳能利用设备和技术开发

重点研究高性价比太阳能光伏电池技术、太阳能电池生产设备及相关技术、太阳能热发电技术、太阳能与建筑一体化技术及其相关标准。

(46)面向多领域的多形式生物质能开发利用技术

研究低成本生物质成型燃料生产技术、生物质集中气化及二次污染处理技术、生物质气化发电技术、小型生物质气化炉等多种形式的生物质能开发利用技术。研究在北京地区开展能源作物种植的可行性及相关技术。

(47)风能利用设备和技术开发

重点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MW级大型风电机组成套装备及相关技术,包括风电机组总体设计与控制技术、风电机组产品研发的技术支持工具、风电设备的环境适应性等相关研究。

(48)地热资源调查评价与集约、可持续利用设备技术

重点研究推广地热资源勘探技术,地源—热泵技术,地热回灌、采灌平衡技术。研究推广地温空调系统技术,地热资源综合开发利用技术,地热井开采动态监控系统和技术。大力开展周边省(市)地质资料收集、共享、服务和应用技术研究,以及地源热泵对环境影响评估研究。

(49)大规模高效率电力输配

重点研究开发大容量远距离直流输电技术和特高压交流输电技术与装备、间歇式电源并网及输配技术、电能质量监测与控制技术、大规模互联电网的安全保障技术、电网调度自动化技术、高效配电和供电管理信息技术和系统、输配电环节节电技术。

(50)承接国家“大型先进压水堆及高温气冷核电站”重大专项的部分研发工作

(51)承接国家“大型油气田及煤层气开发”重大专项的部分研发工作

8.循环经济

在城市不断扩张和人口增加的形势下,循环经济对促进北京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型城市建设的重要性日益凸现。北京在发展循环经济方面已具备一定基础,但是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企业层面的清洁生产推广不足工业园区资源循环利用体系尚未建立健全,废弃资源利用率不高、循环经济技术支撑体系尚待完善等。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推动新能源与清洁生产技术的产业发展,建立和健全资源回收体系、节能减排监测体系和技术服务体系,提高首都生态环境质量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重点需求:
(1)再生资源利用科技需求。发展再生资源利用技术,提高废旧物资资源化利用水平,促进再生资源利用产业发展。(2)循环经济公共技术支撑科技需求。加强循环经济科技攻关和技术示范的组织、实施与交流,形成促进首都循环经济发展的技术创新体系和研发平台,推进循环经济发展机制在全市形成。(3)生态工业园资源循环利用科技需求。通过开展生态工业园基础设施共享技术及标准体系研究,推进现有工业园区的生态化改造,实现园区资源消耗最小化和零排放。(4)重点行业清洁生产科技需求。开展石化、电力、医药等行业的清洁生产技术研究,促进资源使用的减量化、无害化。

重点技术方向及关键技术:

(52)再生资源综合利用技术

重点研究废旧家电、报废汽车、废旧轮胎、废纸、废塑料等物资的规模化处理和再生利用技术,医疗垃圾无害化处理技术,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关键技术。研究垃圾填埋气制清洁燃料技术、垃圾焚烧关键技术等生活垃圾减量化和资源化处理技术和设备,研究建立废弃资源高效无害的回收及再利用技术体系。

(53)循环经济公共技术支撑体系

重点研究水重复利用技术,资源重复利用和替代技术、减量技术、回收和再循环技术,环境监测技术以及网络运输技术和系统化技术,建立循环经济科技支撑体系。研究建立节约型城市的标准体系,建设资源节约利用的监督管理体系。

(54)生态工业园资源循环高效利用技术及标准

重点研究生态工业园的生态管理体系和指标评价体系,工业园能源梯级利用、水的逐级利用、废物副产物交换利用技术体系。研究和建立生态工业园信息系统,实现各园区信息的收集、处理、共享和发布。

(55)面向重点行业的清洁生产技术研究

重点研究石化、建材、化工、电力、医药等重点行业的清洁生产技术并建立相应标准。研究推广各行业生态设计技术。

(三)提高城市建设和管理水平,发展以人为本的民生服务,加快和谐社会首善之区建设

坚持“以人为本”原则,从百姓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出发,围绕首都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首善之区的目标,在城市建设管理、人口与健康、消费性服务和城市安全等与居民生活密切相关的领域进行部署,力争取得技术突破,推进一批重大成果应用,依靠信息技术促进传统服务业升级换代,提升首都公共服务能力,全面改善民生,加快建设繁荣、文明、和谐、宜居的首善之区。

9.城市建设

北京城市建设还不完善,地下管线布局不合理、反复施工、维护不善等问题严重,城市建筑能耗高,建筑和施工技术水平离节能、环保的要求仍有差距。在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节约型社会的新形势下,城市建设对科技提出迫切需求。

重点需求:(1)城市功能提升与布局改善科技需求。发展现代城市区域规划关键技术及动态监控技术,促进城市布局和合理发展,实现城市发展与区域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的相互协调。(2)建设舒适建筑科技需求。围绕改善居民居住环境,重点研究新型建筑材料和技术,以及住宅生态设计和智能设计技术,提高居民生活舒适度。(3)建筑施工科技需求。重点研究建筑施工新结构体系、地下施工相关技术、绿色施工技术,为全市城市建设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

重点技术方向及关键技术:

(56)城市功能提升与合理布局

重点研究开发市政基础设施、防灾减灾等综合功能提升技术,城市“热岛”效应形成机制与人工调控技术。研究城市区域规划与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发展互动模拟预测和动态监测技术,城市空间布局规划和系统设计技术,城市发展和空间形态变化遥感监测和模拟预测技术,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技术。

(57)高舒适度低能耗建筑技术和材料

重点研究新型建筑材料和技术、新型墙体材料应用技术、新型节能门窗材料应用技术、绿色施工技术和设备、新型采暖技术。研究开发绿色建筑技术、建筑节能技术与设备、节能建材与绿色建材、建筑节能技术标准。

(58)住宅生态设计和智能化设计

重点研究合理安排功能空间、改善住宅通风的新技术,提供舒适声、光、热环境的技术,提升建筑物功能的智能化系统的设计与安装技术。

(59)建筑施工技术提升

重点研究地下空间施工相关技术,包括地下空间工程勘察技术,安全、可靠、节约基坑支护新技术,降水、截水技术,高性能混凝土应用技术,预应力技术与高效钢筋,钢结构施工技术,新型模板及脚手架技术,建筑节能和环保应用技术,地铁和地下空间施工技术,市政道路与桥梁施工技术,施工过程监测和控制技术。研究推广建筑施工行业管理信息化技术。

10.城市管理

不断提高城市管理效率和水平是建设国际大都市的基本要求之一。北京城市管理还有待完善,市政管理数字化程度不高,电子政务发展不平衡,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缺乏有效手段等问题仍然存在。提高城市综合管理水平,建设国际大都市,对科技提出了迫切需求。

重点需求:(1)实施“数字市政”科技需求。以推进市政基础设施的科学管理为核心,推动智能控制、信息网络、数字视频和智能卡等软硬件产品和技术的应用,实现地下管网的数字化管理。(2)提高电子政务效率科技需求。通过开展新兴信息技术的研究和电子政务示范应用,促进政府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提高政务管理的信息化程度。(3)旧城保护科技需求。通过探索研究适应北京旧城整体保护需要的城市道路、管线等市政基础设施建设的技术与模式,推进科技在旧城保护中的应用,研究新材料、信息技术等在旧城市政基础设施中的应用,使旧城历史风貌得到有效保护。

重点技术方向及关键技术:

(60)地下管网数字化管理

重点研究开发地下管网智能化检测、预警技术和设备,城市地下管线管廊科学规划技术,地下空间安全施工、监测和管理技术,以及城市给排水、燃气等地下管网综合改造新材料和新技术。研究建立地下管网地理信息系统。

(61)新一代电子政务系统建设

重点研究建立电子政务安全体系及安全管理平台、各委办局单位对接共享协同的电子政务体系,研究开发政务流程梳理工具。加强新兴的信息技术研究与应用,重点研究推广电子签名在电子政务中的应用。

(62)社区信息化平台及综合管理系统

重点研究建立北京市社区信息化平台以及便捷高效的社区综合信息服务系统,建立可共享的社区信息资源库,以及集成公共服务、安全防范、通信网络、物业管理、设备监控管理、远程医疗等子系统的社区智能化系统,建立低成本、高效率全市社区综合管理系统。

(63)旧城保护科技支撑体系

重点研究建立北京旧城保护的数据库系统、地理信息系统和实时监控技术。研究在不破坏结构和原貌前提下的古建筑文物鉴定与修缮保护技术,以病害探究、迁移复原等为核心的壁画保护修复技术,防止和缓解砖石质文物风化的相关技术。研究适应北京旧城保护的市政基础设施新材料、新技术应用及建立相关技术规范标准体系。

11.城市交通

交通是城市建设和发展的重要保障。随着北京城市的快速发展,交通需求也持续增长,交通发展面临十分严峻的挑战,城市交通规划、建设、运营、管理及服务缺乏整合,交通管理水平滞后。交通状况的根本改善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科技在其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重点需求:(1)提升交通承载力和运营效率科技需求。重点建设以智能化为核心的综合交通体系,实现交通信息共享和各种交通方式的有效衔接,缩短市域交通出行时间。(2)发展高速轨道交通科技需求。围绕提高城市公共交通系统的效率,重点发展安全高速的交通运输技术,建设合理、完善、安全的轨道交通客运网络。

重点技术方向及关键技术:

(64)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建设与养护技术及装备

重点研究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施工工艺和相关技术规范,研发大型桥梁和隧道、综合立体交通枢纽等高难度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建设和养护关键技术及装备。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中新材料的研发和推广应用。

(65)高速轨道交通系统

重点研究高速轨道交通控制和调速系统、车辆制造技术、运行控制、线路建设和系统集成等关键技术。

(66)智能交通系统

重点研究城市交通信号控制技术、城市道路和公路交通监控技术、停车管理技术和设备。研究信息采集、处理和诱导于一体的出行者信息服务系统,以及提升公共交通效率的车载智能信息系统。

12.人口与健康

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质量和健康水平,是首都建设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北京市提高人口与健康水平面临一系列问题:出生缺陷有所增加,重大传染病和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仍然危害着人民健康,新发传染病不断出现,流动人口数量不断增加、管理仍然薄弱等。

重点需求:(1)控制人口数量与提高出生人口质量科技需求。重点发展安全避孕与节育、出生监测、生殖健康等关键技术和产品,降低新生婴儿出生缺陷。(2)重大疾病预防与控制科技需求。重点研究病毒性乙型肝炎、艾滋病等重大传染病以及心脑血管病、肿瘤、老年痴呆症等非传染性疾病的预防、治疗技术,建设预防控制与应急体系。(3)攻克各种常见病、多发病和疑难病科技需求。有针对性地开发攻克各种常见病、多发病和疑难病的创新药物,提高居民健康水平。(4)医疗器械自主创新能力提升科技需求。围绕急需的先进医疗设备与生物医用材料,重点研究先进医疗设备的核心技术,推进医疗器械的国产化。

重点技术方向及关键技术:

(67)安全避孕节育与出生缺陷防治

重点研究开发安全、有效避孕节育新技术和产品,研究兼顾预防性传播疾病的节育新技术,以及高效无创出生缺陷早期筛查、检测及诊断技术,遗传疾病生物治疗技术等。

(68)重大非传染疾病防治

重点研究开发心脑血管病、肿瘤、高血压、糖尿病、老年痴呆症等重大疾病早期预警和诊断、疾病危险因素早期干预等关键技术,研究精神疾病预防控制技术,研究规范化、个性化和综合治疗关键技术与方案,开发相应的治疗药物。

(69)重大传染病预防与快速反应技术体系

重点研究北京地区高危人群和流动人群传染病监测与防控技术、新发传染病病原体确认及防治技术。研究建立传染病症状早期监测、流感病毒监测和人群免疫水平监测研究体系。研究开发系统规范的应急技术平台,研究建设首都公共卫生信息体系。

(70)常见病和多发病创新药物研制

重点研究药物筛选、设计、合成技术,开发动物评价模型、转基因动物模型、临床前安全评价模型和方法,开发新型给药系统、规模化制备技术及各种专有技术,研究开发治疗常见多发病的创新药物。

(71)先进医疗设备与生物医用材料

重点研究新型治疗设备,以及医学影像类、医用加速器、生物医学信号等数字化诊疗设备核心部件。开发人体组织器官替代等新型生物医用材料。研究建立开放的公共技术设备平台。

(72)承接国家“重大新药创制”专项相关技术研究

(73)承接国家“艾滋病和病毒性肝炎等重大传染病防治”专项相关技术研究

13.消费性服务

发展消费性服务是加快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首善之区建设的重要内容。北京面向居民的消费性服务已形成一定基础,但社会公共服务体系尚不健全,高新技术成果应用不足,行业管理运营效率有待进一步提高。加快信息技术等先进适用技术在消费性服务领域的应用,是完善首都综合服务功能和建设“宜居城市”的重要举措。

重点需求:
(1)传统消费性服务领域信息化应用需求。加强信息技术在批发零售、住宿餐饮、交通运输、居民服务等传统服务领域的应用,运用高新技术改造提升市政公用事业、房地产和物业服务、社区服务等服务领域。(2)发展高端消费性服务领域的科技需求。提升旅游、体育、健身和休闲娱乐等高端消费性服务领域的科技含量,提升高端消费性服务水平。

重点技术方向和关键技术:

(74)公共服务业支撑技术平台

重点研究和建设网络教育、远程医疗、社会保障、物业服务、社区服务等公共服务领域发展所需的高可信网络软件平台、科技应用示范平台及行业共性技术研发与测试平台。

(75)传统服务领域的信息化建设

加强批发零售、住宿餐饮、交通运输、居民服务等传统服务领域的MIS(管理信息系统)、ERP(企业资源计划系统)、SIS(决策信息系统)、EOS(电子订货系统)、CRM(客户关系管理系统)等关键技术的研发及应用;搭建传统服务领域信息、技术共享平台,加强网络综合技术在传统服务领域中跨行业、跨区域的广泛应用。

(76)传统服务业资源的保护与综合开发

重点研究美容整形、保健养生、社区维修等传统服务领域适用技术,包括激光技术、高频电技术、中医美容技术等关键技术,促进传统服务业资源的保护和综合开发,加快传统服务业的升级和可持续发展。

14.城市安全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人口的不断增加,北京进入一个社会矛盾凸显和突发公共事件增加的新时期,城市安全领域存在的问题更加突出。食品安全形势严峻,对重大自然灾害的防范和应急处理缺乏有效手段,社区、街区、公共场所等安全存在较多问题,突发公共事件不断发生,安全生产存在诸多隐患等,迫切需要科技为解决城市安全问题提供支撑。

重点需求:
(1)食品安全科技需求。围绕食品的生产、流通、消费等各个环节,开发先进的监控检测技术和设备,推进食品的安全检测和评估,为首都居民提供安全食品。(2)重大自然灾害防范预测及应急处理科技需求。重点开发针对地震、洪水等重大自然灾害的预测、防范和应急处理技术体系,进一步降低灾害带来的破坏。(3)城市整体防控科技需求。建设城市整体防控技术体系,重点研究突发社会安全事件的预警、监测及控制技术,建立公共事件预警和监控体系,提高防范能力。(4)安全生产科技需求。重点开发安全生产信息管理平台,提高早期发现与防范能力。

重点技术方向及关键技术:

(77)从“田园到餐桌”上下游一体化的食品安全体系

重点研究针对各类农产品和食品的便捷有效的检测技术和设备,绿色有机果品生产加工、贮存保鲜关键技术。研究开发进京农产品和食品的检测与可追溯监控技术体系,以及食品流通安全监控技术。

(78)重大灾害防范与快速响应

重点研究地震、火灾、洪水等重大灾害事故的预测和警报技术,暴雨、泥石流灾害预测与水土保持工程预防技术,以及城市建筑抗震技术和系统设计技术。研究建立城市建筑和公共场所消防技术体系,以及协同、有效、现代化的应急救援系统。研究建设重大灾害应急救治体系。

(79)城市安全防控整体应用技术体系

重点研究在街区、社区、公共场所等实行联网控制和实时比对的监控技术、安检技术,信息实时搜集、快速分析、综合预警系统技术,防爆安检技术,以及城市安全综合防控技术。

(80)生物安全

重点研究快速、灵敏、特异监测与探测技术,以及化学毒剂在体内代谢产物检测技术、生物入侵防控技术。研究开发用于应对突发生物安全事件的疫苗及免疫佐剂、抗毒素与药物等。研究实验室生物安全的评估监测体系和生物安全关键技术规范。

(81)生产安全

重点研究危险化学品危险性鉴别与分类、危险源辨识、危险性分析和风险评估技术,以及生产、储存、运输等环节检测、监测和灾害事故预警技术。研究事故隐患诊断技术、故障快速诊断技术、无损探伤技术、鉴别技术,灾害事故调查与分析技术。研究职业危害因素识别技术和检测设备,开展职业卫生技术研究。

(四)促进城乡统筹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大力发展新型农村科技服务体系,不断壮大农村科技协调员队伍,促进城区科技、智力资源和成果向郊区县的扩散。大力发展高端籽种产业,建设北京种业创新发展中心,搭建农业育种基础研究创新平台,丰富都市型现代农业内涵,促进北京农业结构调整,带动农民增收致富。加强农村科技基础设施建设,推广农村建筑节能改造示范,改善农村生态生活环境,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15.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

都市型现代农业是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的农业,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依然要坚持“高端、高效、高辐射力”的要求,以此带动“三农”问题的解决和新农村建设进程的加速。北京农村地区经济发展已经取得明显成绩,但是仍然存在农业发展特色不明显,科技含量不高,农产品深加工不足,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尚不完善等问题。要通过大力发展高端籽种产业,加大先进适用技术的研发和推广力度,发展新型农民合作组织,完善农业技术、信息服务、农副产品流通等体系建设,促进京郊新农村建设。

重点需求:(1)籽种农业和特色优势农业发展需求。开展现代农业科技攻关,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动植物优质种质资源,提高特色农业科技含量;研发推广现代农业装备,推动北京农业生产的现代化与机械化。(2)推动农村二、三产业发展需求。推动农产品深加工产业的发展,延长农业产业链条;积极推动农村旅游业、服务业、物流业等的发展,调整农村产业结构。(3)建设与发展农村新型工业园区需求。依托大型农业企业,建设与发展新型工业园区,带动周边农村经济发展,推动农业的规模化生产。(4)农村配套体系建设需求。加强农村科技推广服务体系建设,建立与完善农产品技术标准体系,加强农村经济信息应用系统建设,保障农村经济的健康与长远发展。

重点技术方向及关键技术:

(82)籽种农业和动植物品种选育相关技术

重点研发节水玉米种植配套技术,二系杂交小麦高产制种关键技术,组织培养、基因工程育种等花卉育种技术,细胞育种、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单倍体与诱变等蔬菜育种技术,奶牛胚胎分割、快速冷冻、高效连续超排和体外胚胎生产等奶牛育种技术,交易平台技术等。

(83)农产品加工与流通技术

重点研究北京特色果蔬出口保鲜与物流技术、特色农产品加工标准化技术,以及农产品综合利用技术等。

(84)现代农业装备技术

重点研究粮食作物生产机械化技术与装备,研究果品、蔬菜和花卉生产机械化技术装备、农产品加工设备。

(85)农产品安全生产与监测

重点研发与推广无公害、绿色、有机粮油、果蔬、畜禽等农产品生产技术,清洁健康畜禽水产养殖技术,土壤重金属、农药残留综合控制技术。研发生物农药、生物有机肥料、生物疫苗等新型安全的农业生产资料。研究快速准确的品质、质量安全检测技术,农产品质量追溯技术。

16.改善农村环境

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生态环境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北京和谐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北京农村地区与城区相比,在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提供,以及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都存在明显差距。要紧紧依靠科学技术,进行全面综合治理,明显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环境。

重点需求:(1)加强农村生态环境保护需求。积极发展生态农业,实施山区生态修复工程,推进生态涵养发展区建设,使北京农村地区的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水平有较大提升。(2)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需求。在农村交通、农村建筑节能与抗震、邮电通讯、信息网络、能源、供水等各个方面加强基础设施投入与建设,改善农村基本生活条件。(3)加强新农村社区文化建设需求。开展新农村社区建设科技研究,加强农村地区的文化设施建设,建立多层次的农村教育培训体系,培育新型农民,倡导科学、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

重点技术方向及关键技术:

(86)生态农业

重点研发水土保持和农业田间节水技术、养殖废水处理与重复利用技术、村镇供水技术和装备、污染源控制技术。研发新一代环境友好型肥料和农药、作物控释肥生产技术。研究病虫害农业生态控制技术,人畜禽共患病害的病原菌及传染规律及防控技术,重大疫病监控及防疫技术,水产养殖生态环境监控和修复技术。研究有效的林木更新和造林技术,森林生态系统、景观及全市森林信息的自动化监测和网络化管理技术,林业资源的可持续经营和管理技术。

(87)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重点研究农村公路建设与管护、信息网络建设、农村供水、农村新能源、农村住宅节能材料开发与利用技术。研究建立农村远程教育系统,帮助农村居民建立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观念,加强农村文化体育设施建设,引导城市文化体育资源下乡,丰富农民群众文化生活。

(五)超前部署应用基础和前沿技术研究,强化北京在全国的科技创新中心地位

实现北京建设创新型城市的历史性目标,保持强劲的持续创新能力是重要的的基础和保证。根据发展目标和人民长远利益,通过汇聚、服务、合作、交流等方式接引和利用中央在京科技资源,超前部署应用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研究,加快完成知识、智力和成果的积累和储备,掌握核心技术,形成自主知识产权,提高持续创新能力,不断强化北京在全国的科技创新中心地位,缔造国家知识创新高地和技术创新源泉。

17.应用基础研究

应用基础研究是北京科技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衔接基础研究和市场应用的重要纽带。北京应用基础研究发展较快,但是还存在一些问题,对困扰北京发展的瓶颈问题的内在机制还缺乏足够认识,部分行业或部门的基础性工作不够深入和扎实,针对一些错综复杂问题的系统解决方案尚不完善等。

重点需求:(1)首都发展瓶颈问题的形成机理研究科技需求。要加强对水污染、大气污染、生活垃圾污染等形成机理分析,为提供系统解决方案提供依据;(2)首都发展关键问题的系统解决方案科技需求。在机理分析的基础上,根据北京市水、电、气、热力供应、交通物流、市政管理的现状和需求,针对重大关键问题提出系统解决方案;(3)首都重点领域的基础性科技需求。要围绕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重点领域如城市地下管网、流动人口管理等进行基本数据、资料和相关信息的收集、梳理、评价和综合分析,为科学决策提供依据。

重点技术方向及关键技术:

(88)各类污染形成机理及预测、控制

重点研究环境污染形成机理与控制原理,北京城市大气环境化学特点及变化情况,北京市光化学污染原理及特点,北京及周边地区气候演变规律,对酸雨、沙尘、地质灾害、火灾、持续重污染等主要生态环境问题进行预测和模拟研究。研究开发北京地区生态监测及污染土壤的跟踪监测技术、水环境污染物的甄别与鉴定技术、地表水环境质量监测系统、地下水源水质监测系统、重点污染源监控系统、区域环境噪声数据分析技术以及扬尘污染源监控系统等。

(89)能源科学应用基础研究

重点研究电储存、配送、规模化利用安全运行原理,电网安全稳定和经济运行机理,超导电力技术原理,电力存储技术原理,智能配电技术原理,分布式电源技术原理,氢能储存、输送、利用原理,制氢与近零排放技术原理,分布式氢能利用技术原理,二氧化碳封存技术,化石能源高效洁净利用与转化的物理化学基础,可再生能源规模化利用原理和新途径等。

(90)城市建设与管理中的关键科学问题

重点研究作为复杂巨系统的城市运行系统运行机理及安全影响、安全性预测和事故致因理论,文物年代监测和探测技术原理,馆藏文物存在的极限寿命,馆藏文物消亡原因,文物损害机理,颜料变色机理,化学粘接剂使用后的强度数据和寿命数据,钢加固件加固后的木结构强度及寿命数据,化学保护材料对砖石防风化、防污染、防雨水、防酸碱的数据等。

(91)人类健康与疾病的生物学基础

重点研究重大疾病发病、致病机理和作用靶点,环境、外援化学物的致病机理,细胞衰老机理,细胞与分子机理,中医基础理论创新和经验传承,衰老和老年疾病发生的器官机理,神经、免疫、内分泌系统在健康与重大疾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中医中药数据、重大疾病及死亡、死因分析和突发公共事件等数据收集。

(92)农业生物遗传改良和农业可持续发展中的科学问题

重点研究重要农业生物基因和功能基因组及相关“组”学,生物多样性与新品种培育的遗传学基础,有害生物的生态调控、植物持久性及分子机制,利用生物多样性控制有害生物危害的机制,重大畜禽疫病病原的分子结构与功能、分子流行病学及发病机理等,研究建立疫病流行病学数据库。

(93)支撑材料科学发展的科学基础

重点研究高分子材料、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复合材料等在设计、结构性能分析中的理化基础。研究新型材料的性能、结构和制备工艺,推进新材料技术向结构功能一体化、功能材料智能化、材料与器件集成化、制备和使用过程绿色化发展。

(94)信息科学发展中的关键科学问题

重点研究高性能、低成本、普适计算和智能化信息技术,重点加强信息传输、存储、显示、安全、获取以及人际和谐环境、中文处理等方面的系统研究,研究微(纳)电子和光电子技术、高性能计算技术、高速信息网络与安全技术、人际交互技术以及中文信息处理技术、控制技术中的关键基础问题。

(95)高可靠性大型复杂系统和极端制造的新原理和新方法
  重点研究先进制造理论、微测量理论、不同尺度下的传输理论与反应工程学、复杂制造系统和大型结构工程的科学计算、创新设计理论与多目标控制,深层次物质与能量交互作用规律,高密度能量和物质的微尺度输运,制造体成形、成性与系统集成的尺度效应和界面科学。

(96)承接国家“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重大专项相关技术研究

18.前沿技术

前沿技术是指高技术领域中具有前瞻性、先导性和探索性的重大技术,是未来高技术更新换代和新兴产业发展的重要基础,是一个国家或地区高技术创新能力的综合体现。北京前沿技术的研究主要依托中央在京科研力量及部分市属科研力量而展开,国家战略和北京长远需求是推动北京发展前沿技术的两大推动力。

重点需求:(1)人类生命健康领域的关键性突破科技需求。加大科技投入,组织联合攻关,力争在功能基因组、蛋白质组、干细胞、组织工程等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为人类健康做出贡献;(2)先进制造及材料领域的关键性突破科技需求。部署科技力量,力争在高温超导、纳米、高效能源材料、智能制造与应用技术方面突破技术瓶颈,推动先进制造和材料领域的快速发展;(3)新能源领域的关键性突破科技需求。在氢能及燃料电池、洁净煤燃烧和分布式电力技术等方面加强科技部署,力求取得突破,为解决能源问题开拓路径。

重点技术方向及关键技术:

(97)功能基因组与蛋白质工程

功能基因组是从基因组信息与外界环境相互作用的高度阐明基因组的功能,是当前生命科学领域世界各国竞相争夺的“制高点”。蛋白质工程是高效利用基因产物的重要途径。重点研究基因的高效表达及其调控技术,染色体结构与定位技术。研究具有重要功能的蛋白质结构、蛋白质表达的调控机制、重要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蛋白质组表达变化及其调控规律等。

(98)干细胞与组织工程

干细胞工程可在体外培养干细胞,定向诱导分化为各种组织细胞供临床所用,也可在体外构建出人体器官,用于替代与修复性治疗。重点研究维持胚胎干细胞全能性及定向分化机制、发现肿瘤干细胞的分子标记物、基于干细胞的组织工程新理论和新方法、干细胞体外建系和定向诱导技术、人体组织体外购件与规模化生产技术等。

(99)网格技术与高性能计算机

重点研究网格编程和使用,各个层面的协议标准以及接口标准、语义标准、体系结构标准、安全标准,资源的即插即用,网格运行效率,网格的性能测试、评价机制及监控方法,“以人为中心”的智能信息处理和控制技术,个性化人机交互界面技术等。

(100)高温超导技术

重点研究单晶制造技术,制粉技术,线材制造技术,薄膜制造技术。研究开发高温超导电动机/发电机,高温超导输配电系统,高温超导磁分离器,高温超导磁共振成像系统,高温超导故障限流器,高温超导磁储存器等。

(101)纳米材料技术

纳米材料是纳米科技的重要基础和先导,发展纳米材料与技术对高科技产业的发展及提升传统产业的技术水平具有重要战略意义。重点研究纳米材料的可控制备新方法和新原理,纳米材料的生长技术,制备和生长设备的研制,纳米材料与结构的构效关系,纳米尺度下物质的运输方法,纳米材料的复合组装体系与集成,纳米结构修饰、组装和定位技术以及纳米材料安全性技术等。

(102)高效能源材料技术

重点研究太阳能相关材料及其关键技术,燃料电池关键材料技术,高容量储氢材料技术,高效二次电池材料及关键技术,超级电容器关键材料及制备技术,高效能量转换与储能材料体系等。

(103)智能制造与应用技术

重点研究网络协同设计,产品生命周期设计,虚拟设计,系统设计,可靠性设计,模块化和并行设计,智能控制和应用系统集成技术。研究开发智能化射线治疗设备、介入治疗设备、诊断设备等。

(104)氢能及燃料电池技术

重点研究制氢与近零排放技术、高效氢储输技术、分布式氢能利用技术、燃料电池车基础关键部件制备和电堆集成技术、燃料电池发电及车用动力系统集成技术等。

(105)分布式电力技术

分布式电力技术是为终端用户提供灵活、节能型综合能源服务的重要途径。重点研究分布式电源系统的网络结构、分布式电源系统中的能量流控制、分布式电源系统与大电网的相互作用规律、多元化用能系统优化运行规律等。

(106)承接国家“大型飞机”重大专项部分研发工作

(107)承接国家“载人航天与探月工程”重大专项部分研发工作

四、建立和完善首都区域创新体系

建设创新型城市,要进一步解放思想,不断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科技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和完善符合市场经济条件的首都区域创新体系,提高区域自主创新能力。首都区域创新体系是由各类社会创新要素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和科技发展规律通过广泛联系、相互作用的方式而组成的全新体系。建设首都区域创新体系,有利于形成以企业为主体、以实现市场价值和社会应用为导向的科研活动新秩序,有利于形成符合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新的创新文化。通过各类社会创新要素的相互联系与作用,最终完成利用科技手段促进首都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城市管理水平提高、城乡统筹发展以及创新型城市建设的历史任务。建立和完善首都区域创新体系,重点是打造中关村科技园区这一国家自主创新品牌,建设四个分体系。

(一)打造国家自主创新品牌——中关村

中关村科技园区作为国务院批准的我国第一个高科技园区,是国家创新体系的关键节点,是首都区域创新体系的核心部分。要按照国务院、市委市政府关于做强中关村重要决策的要求,紧紧围绕“四位一体”战略目标,以推进改革试点和组织创新为重点,加快发展以自主创新为核心的高技术产业,大力发展科技成果产业化服务业,支持金融服务、信息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壮大,形成高端、高效、高辐射力的产业集群,充分发挥园区在创新型城市和创新型国家建设中的龙头带动作用。

重点加强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是深化机制体制改革。将园区综合体制改革与国家重大制度创新的试点工作相结合,继续推进产权制度改革和中关村非上市股份公司股份报价转让、企业信用贷款等试点工作,引导和促进境内外创业投资机构投资园区企业;抓住国家知识产权制度示范园区和国家高新技术标准化示范区的建设机遇,建立健全能够激励企业自主创新的知识产权制度;加快企业信用体系建设,推动信用中介机构提升服务水平;完善人才引进、流动机制,实施人才培养的产学研工程,继续推进吸引留学人员回国创业的工作服务体系建设,加强领军人才、企业家的培育,将园区打造为首都高端人才创新创业的聚集区。

二是增强园区自主创新能力。积极推进“中关村开放式实验室工程”,发挥和挖掘院所潜能,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探索新型产学研合作模式,加强高端产业领域技术创新;继续抓好高端产业功能区建设,加快建设一批国家级产业基地,培育和壮大与高技术产业、生产性服务业相关的产业联盟和技术联盟,形成创新网络和创新集群;探索有效的技术转移机制,加速科技成果向北京地区、环渤海地区乃至全国的扩散及产业化应用。

三是推进园区融入全球创新体系。鼓励企业参与国际产业分工和资源调配,开展高端产业和高端环节的合作创新,创制和申报关键技术的国际标准,增强企业国际竞争力,实现“民族品牌”向“国际品牌”的转变;扩大园区对外交流合作,加强园区“国家自主创新品牌”的国际化推广,提升园区在全球产业价值链中的地位。

(二)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

技术创新体系是首都区域创新体系的支柱和基石。要确立企业的创新主体地位,引导和支持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形成企业和其他市场主体互动共赢的新型生产关系。

重点加强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是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加快现代企业制度建设,把技术创新能力作为国有企业考核的重要指标,把技术要素参与分配作为高新技术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激活企业创新的内在动力。推动企业特别是大企业建立企业技术中心或企业研发机构,不断增加研究开发投入,使企业逐步成为研发投入和技术创新的主体。

二是坚持需求导向的科技计划管理模式。建立需求调研、需求分析和技术选择的长效机制,调查、把握和提炼北京经济社会发展对科技的各类需求,引导企业、院所和大学按照需求调整研发方向,实现科技资源的优化配置。进一步吸纳企业参与市级、国家级研究开发任务,在具有明确市场应用前景的领域,建立企业牵头组织、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共同参与项目实施的有效机制。

三是积极探索产学研合作的模式和路径。鼓励具有较强研发和辐射能力的大型企业联合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相关力量,组建国家工程实验室和行业工程中心。继续推进大学科技园、高校技术转移中心建设,促进高校智力资源与企业需求对接。支持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以技术入股方式衍生新的企业,鼓励企业委托大学院所开展研发活动,促进企业与科研院所、高等院校之间的互动发展。

(三)以研究机构和大学为依托、产学研结合的知识创新体系

知识创新体系是首都区域创新体系的高端和前沿。要充分利用中央在京科技资源,依托北京地区的研究机构和大学,发挥企业的生力军作用,探索产学研结合的知识创新模式,增强知识的生产、扩散和应用能力,努力提高北京的知识竞争力。

重点加强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是按照“职责明确、评价科学、开放有序、管理规范”的原则逐步建立科研院所与大学的现代科学研究制度。深化改革人事制度和收入分配制度,全面实行聘用制。鼓励院所大学与企业建立长期密切联系,承担企业外包的带有前瞻性、先导性、应用基础性的研发任务,逐步实现以企业为主体的产学研结合由低端向高端的转型。建立科研机构整体创新能力评价制度,促进科研机构提高管理水平和创新能力。

二是充分利用中央资源服务首都发展,实现国家资源和地方需求对接。紧紧围绕首都建设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向中央在京科研单位和企业开放科技计划和项目,鼓励国家工程中心、国家实验室、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承接北京重大研发项目。建立“部市合作机制”,引导各类资源为中央在京单位服务,支持市属单位与中央在京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大型企业联合承担一批国家863计划、973计划项目。对于落地北京的国家项目,在政策、用地等方面优先予以支持。建立“院市互动机制”,定期了解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等国家级研究机构的研究动态和成果,推动知识创新成果在北京的转化应用。

三是促进大学研发、人才培养职能与知识创新相结合,强化大学教育中心和科研基地作用。积极建设研究型大学,支持大学在基础研究、前沿技术研究、社会公益研究等领域的原始创新。深化大学管理体制改革,鼓励大学和企业联合建立人才培养机构和人才培养基地,培养符合首都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各类专业性、复合性人才,提高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四)以生产性服务业为引领的科技成果产业化服务体系

科技成果产业化服务体系在首都区域创新体系中承担着重要的衔接和服务职能。科技成果产业化服务业是生产性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为生产性服务业提供产前、产中、产后的全过程和全方位的科技支撑服务。

重点加强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是瞄准产前环节,大力推进科技条件平台服务、设计创意服务、研发外包服务等业态发展。鼓励企业、科研院所、高等院校联合建立研发平台、科技资源共享平台、科技信息平台和行业共性技术研发平台等,深入探索市场化、社会化的平台运营和管理机制,为企业、院所的创新活动提供高科技含量的服务。从DRC工业设计创意产业基地等设计创意集聚区建设入手,搭建设计关键技术研发支撑平台,吸引设计公司入区发展,促进设计人才、资源的空间集聚,全面提高设计创意服务水平。以软件研发服务外包、生物医药研发服务外包为突破口,促进企业进入研发外包市场,联合承接国内外大型企业和机构的研发订单,积极培育研发外包服务新型业态。

二是瞄准产中环节,培育专业化服务机构,大力发展产业标准联盟和技术联盟。大力推进长风联盟、闪联、大唐TD-SCDMA联盟、中国生物技术外包服务联盟(AB0)、数字电视联盟等一批产业标准联盟和技术联盟的建设,鼓励联盟共同研发创新、创制标准、开发市场和参与国际交流,引导企业从关注内部资源配置向重视外部资源整合转变,促成企业间结成产业链和价值链关系,开拓互动共赢的创新格局。积极发展技术咨询、工程咨询、信息咨询、管理咨询、项目外包管理、第三方监理等专业化服务机构,积极培育生产要素配送、制造流程外包、中间产品营销等新型服务业态,继续支持生产力促进中心、高技术创业中心、企业孵化器、大学科技园,以及风险投资、投融资担保等机构的发展,通过市场化手段,促进创新要素的联通和集成,提高对产中各个环节的专业化服务水平。

三是瞄准产后环节,搭建科技成果产业化服务平台,大力发展技术转移等专业服务。不断完善和发展技术交易市场、产权交易市场,促进各类产业化服务机构之间的知识流动和技术转移,全力打造全国技术交易中心、北京种业创新发展中心,拓宽北京知识、智力成果向全国辐射扩散的渠道。大力发展技术经纪人体系、知识产权代理服务机构、农村科技成果推广服务机构等,发展会计审计服务、法律咨询服务、科技仲裁服务等,加速科技成果产业化进程。

(五)以政府为主导的宏观管理调控体系

科学高效的科技管理体系对于新时期建立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新型科技体制具有明显的指挥棒作用,特别是在当前改革发展关键阶段,其对促进各种创新要素从习惯于计划经济要求的观念、方式转变到适应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首都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引导作用尤为突出。科技管理体制改革,其核心是在引导和推动各类创新要素建立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首都区域创新体系的进程中,实现政府职能的转变。同时,要通过不断深化政府科技管理改革,加强政府多部门之间的协作与配合,建立高效的科技决策机制和多方参与的管理协调机制,提高公共服务效率。

重点加强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是引导和建立各类创新要素按照市场经济要求发挥作用的新格局。继续深化科技管理体制改革,逐步形成新型科技工作管理体系,引导和促进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首都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引导和鼓励企业增强外部创新资源的组织利用能力,成为科技投入、科技研发和成果应用的主体。引导和鼓励科研院所和大学以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为导向,成为为发展提供科技支撑服务的重要力量。引导和鼓励社会科技中介机构按市场机制实现快速健康发展,大力推进科技成果产业化和全社会科技应用。

二是建立多方参与、统一高效的科技工作协调体系。进一步加强区县和委办局科技工作,建立多个相关部门参与、统一高效的科技工作协调体系,强化部门之间、区县之间以及领域之间、学科之间的统筹协调,合理配置资源,组织联合攻关,着力解决北京经济社会发展所面临的重大科技问题。

三是改革科技评审和奖励制度。根据科技创新活动的不同特点,按照公开公正、科学规范、精简高效的原则,完善科技评审和评估制度。改革北京市科技奖励制度,突出政府科技奖励重点,规范社会力量设奖。对创新性强的小项目、非共识项目以及学科交叉项目给予特别关注和支持。

四是加强公务员队伍建设,积极转变政府科技管理职能。大力开展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的教育,坚持求真务实,抓好廉洁自律,培养一支高素质、强大的公务员队伍。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提高管理层次,运用社会资源为企业搭建创新平台和营造创新环境。

五、重大专项

在明确科技工作部署和首都区域创新体系建设任务的基础上,为进一步突出战略重点,实现若干关键共性技术或重大工程的突破,需要紧密围绕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筛选出若干重大科技专项。确定重大专项的基本原则:一是有利于解决制约北京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瓶颈问题,有利于促进生产性服务业等重点产业发展;二是有可能取得技术突破和重大科技成果,有利于形成核心关键技术和自主知识产权;三是有利于深化科技管理体制改革,促进科技与经济社会发展相结合;四是切合北京市情,科技基础、财力能够支撑。

根据上述原则,本纲要确定了18个北京市重大科技专项(重大科技专项实施要点见附件):

资源环境类三个:

专项一:北京大气污染综合治理科技专项(简称“蓝天”专项)

专项二:北京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科技专项(简称“碧水”专项)

专项三:北京节能减排与资源综合利用科技专项(简称“节能减排”专项)

生产性服务业类六个:

专项四:北京研发服务业和技术转移专项(简称“研发服务业”专项)

专项五:北京现代物流关键技术支撑专项(简称“现代物流”专项)

专项六:北京基础软件研发与应用科技专项(简称“软件”专项)

专项七:北京纳米级集成电路产业核心技术研发科技专项(简称“集成电路”专项)

专项八:北京新一代宽带无线移动通信技术研发和应用科技专项(简称“新一代宽带无线移动通信”专项)

专项九:北京文化创意产业关键技术支撑科技专项(简称“文化创意”专项)

民生服务类四个:

专项十:北京社区服务关键技术研发与示范专项(简称“社区服务”专项)

专项十一:科技提升改造北京传统服务业专项(简称“传统服务业提升”专项)

专项十二:北京市民健康生活促进科技专项(简称“健康市民”专项)

专项十三:北京市域快速通勤科技专项(简称“快速通勤”专项)

现代制造业类两个:

专项十四:北京基础装备与关键设备核心技术研发及设计制造科技专项(简称“基础装备”专项)

专项十五:北京碳纤维、纳米、超导等高性能材料技术提升与产业发展科技专项(简称“高性能材料”专项)

新农村建设类两个:

专项十六:北京都市型现代农业技术支撑体系科技专项(简称“都市农业”专项)

专项十七:北京农村生活环境改善科技专项(简称“农村环境改善”专项)

科技奥运类一个:

专项十八:科技促进北京奥运建设及成果推广应用专项(简称“科技奥运”专项)

重大专项的组织实施要根据北京发展的实际需求和科技发展的最新趋势进行必要的适时调整。

重大科技专项的推进方式:一是由北京市科技教育领导小组负责重大科技专项的统筹领导工作,由科教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重大科技专项的组织与协调工作;二是由相关主管部门担任重大科技专项主持单位,负责专项的总体方案制定和实施;三是专项主持单位要积极引导和鼓励各部门、各区县、中央在京大学院所、企业、地方科研机构等积极参与,保证重大科技专项的顺利实施。
六、保障措施
  
充分发挥政府引导作用,在政策法规、知识产权、科技投入、人力资源等方面采取有效措施,努力营造有利于科技发展与科技创新的良好环境,确保本纲要各项任务的落实。

(一)制定完善鼓励自主创新的政策法规

积极落实各项政策法规,推进地方科技创新立法工作,为自主创新营造良好的法制与政策环境。

一是落实各项政策法规,推进试点工作。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配套政策和北京市相关配套政策,通过落实有关鼓励企业与高校及科研院所进行产学研合作、开放科研基地和科研基础设施、推进知识产权信息服务平台建设、鼓励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等政策,不断优化创新政策环境。对现行政策法规进行系统评估和评价,并根据发展需求进行适当的调整、修订和完善。加快推进知识产权质押贷款、科技保险、非上市股份公司代办转让等试点工作,逐步解决中小科技企业融资问题。

二是制定和出台促进生产性服务业创新发展的政策。制定和颁布促进科技成果产业化服务业发展、加快技术转移中介服务机构发展、以科技提升传统服务业等相关政策,全面提升生产性服务业创新能力。

三是通过政策手段,增强政府采购促进科技发展的功能。完善政府采购促进自主创新的政策法规,健全自主创新产品认定机制,结合国家的政府采购自主创新产品目录,拟定全市年度政府采购集中采购目录。实行政府首购和订购制度。

(二)实施知识产权战略与技术转移战略

大力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和技术转移战略,保护创新主体权益,激发创新活力,加快技术转移,显著提升区域自主创新能力。

一是健全知识产权保护与服务体系。建立和完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引导企业、科研机构、高等院校重视和加强知识产权管理。鼓励知识产权保护协会等中介服务机构发展。营造尊重和保护知识产权的法治环境,依法严厉打击侵犯知识产权的各种行为。

二是加强知识产权深度开发与经营。根据企业需求,筛选出一批具有产业化前景和推广价值的专利技术,引导技术转移服务机构通过市场化运作机制,对具有推广价值的专利技术进行深度开发和集成推广,促进专利成果产业化。

三是完善技术转移机制。健全技术转移中的利益分配机制,规范行业性技术交易行为,构建跨地域的高效的技术转移通道,营造有利于科技成果商品化、资本化和产业化的良好环境。加快建设全国技术交易中心,不断提升北京为全国创新发展服务的能力。

(三)建立多元化的全社会科技投入体系

发展和完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多元化科技投入体系,大幅度增加科技投入。

一是持续增加财政科技投入,提高科技经费使用效益。确保财政用于科学技术的经费增长幅度,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幅度,建立财政科技投入适度超前、稳定持续的增长机制。优化财政科技经费投入结构。加强财政科技经费预算,建立财政科技经费绩效评价体系,提高经费使用效率。

二是推动企业成为技术创新投入主体。发挥政府资金的引导作用,通过科技项目支持和财政、税收、金融等政策的落实,引导和鼓励企业加大对技术创新的资金投入。进一步加大对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资金扶持力度,激励中小型科技企业增加研发投入。

三是引导全社会加大科技投入。搭建多种形式的科技金融合作平台,引导政策性金融机构、商业银行、风险投资机构、社会担保机构等各类金融机构和民间资金加大对企业科技开发活动的支持力度,拓展企业融资渠道。

(四)强化人力资源的开发与引进

进一步强化人力资源开发,加大创新型人才的战略性培养力度,形成结构合理、创新力强的科技人才队伍。

一是加快培养一批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加快教育体制改革,围绕北京科技发展重点领域和企业需求,培养一批高层次、高素质、创新型和国际化的人才。依托重大科研攻关项目、重点科研基地建设项目以及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项目,培养出一批具有世界水平的技术专家、管理专家和拔尖人才。继续实施“科技新星计划”,培养一批具有创新精神的青年科技带头人和科技管理专家。根据高技术产业发展和农村发展的实际需求,培养一批技能型人才和农村实用技术人才。

二是加大创新人才引进力度。根据科技发展的实际需要,建立人才引进目录。以重大专项为载体,引进若干对北京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具有关键作用的科技领军人物和人才团队。加快建设海外学人中心,畅通吸纳高端创新人才的绿色通道,吸引留学人员和海外高端人才来京创业或工作。

三是支持企业培养和吸引创新人才。鼓励企业通过技术入股和兼职聘用等方式吸引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的优秀科技人员参与企业研发活动。支持企业与高等院校采取共建技术开发中心、搭建创新型人才的实践平台、设立面向企业的客座研究员岗位、委托高校开展技术培训等多种方式共同培养高层次技术人才。

(五)加强国际科技交流与合作

继续扩大国际科技交流与合作,充分利用国际资源,提高北京科技发展的国际化水平。

一是加强重大科技项目的深层次国际合作。北京部分重大科技专项实行国际招标,吸引国际科技资源融入首都创新发展。积极支持北京研究机构参与全球性或区域性重大科技研发活动,拓宽国际交流与合作的渠道。

二是积极吸引跨国公司总部以及研发中心、财务结算中心等落户北京,支持其在京的研发活动。紧紧抓住全球研发服务转移的机遇,鼓励企业承接软件外包、医药研发外包(CRO)等外包业务。

三是鼓励跨国技术并购,增强企业国际技术竞争力。鼓励企业开展跨国并购,通过国家重大项目和地方重大科技项目的实施,帮助企业在跨国并购中实现技术和资本的成功整合。

四是支持企业走出去。鼓励大型企业在发达国家设立研发中心和产业化基地,吸纳高端人才,借鉴研发经验,开展多领域的自主研发活动,提高在国际市场中的地位。

(六)加强科学技术普及和宣传

大力发展科普事业,加大科技宣传力度,提高市民科学文化素质。

一是做好科学技术普及工作。进一步提高对新形势下科普工作的认识,赋予科普工作新的内涵,全面贯彻落实《科普法》、《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等一系列法律、法规和政策文件。加强科普体制改革与创新,积极探索社会力量特别是企业广泛参与的新型科普工作机制,集成社会团体、大型企业和新闻媒体等方面的优势资源,开拓一条具有北京特色的社会化办科普的新路径。从规划、政策、协调、服务等方面推动科普工作,加强科普基地、科普型社区建设,搭建社会化科普服务平台,培养专业化的科普人才队伍,开展内容丰富的群众性科普活动,不断提升北京科普工作的水平。

二是做好科技宣传工作。针对各级领导干部、大中小学生和普通市民的不同需求,加大科技宣传工作力度,普及科学知识,倡导科学方法,弘扬科学精神,传播科学思想,提高全市人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大力倡导“终身学习”、“团队学习”、“全程学习”的先进理念,加快建设学习型城市。

北京市重大科技专项实施要点

专项一:北京大气污染综合治理科技专项(简称“蓝天”专项)

大气污染是一项长期困扰首都发展的关键问题,有效解决首都大气污染问题,对于建设和谐社会首善之区具有重要意义。本专项的工作重点是加强大气污染源清单制定与动态管理的方法和实现技术、污染在线监控与监督的方法和技术研究,开展大气环境监测、评价、模拟预警研发及管理体系建设中的前瞻性问题研究;加强低碳技术、可再生能源技术、脱硫和脱硝相关技术等污染源和污染过程治理技术的研发和应用,促进低能耗低噪声车辆的研究和推广;在开展与北京邻近省、市合作的基础上,加强大气污染物远距离传输影响研究与调控;将需求对全球开放,面向全球进行招标,广泛吸纳和利用国际经验以及技术、人才等资源;以实施专项为契机,带动工业部门、交通管理部门、环保管理部门等联合治理污染问题,推动北京地区大气污染问题的解决。力争到2010年,在区域环境质量和生态状况总体有所改善的情况下,北京市的大气环境质量基本达到国家标准。到2020年,将北京建设成为空气清新、环境优美的生态城市。

专项二:北京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科技专项(简称“碧水”专项)

水资源的匮乏不仅制约北京进一步发展,也影响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解决北京水资源紧缺和污染问题,对于扩大北京城市环境承载力、推进社会可持续发展、建设“宜居城市”具有重大意义。本专项的工作重点是在水资源的有效保护方面,重点研究地下水开发保护与生态安全技术、水源热泵适应性评价与监管技术,建立北京水文水资源模型、地下水资源信息化系统,探讨建设生态清洁小流域、绿色小流域、人水和谐小流域的技术措施。在水资源的有效配置方面,建立地表水、地下水、外调水、再生水及雨水的“五水”联调体系,统一配置水资源;研究建立水资源优化配置模型,为科学配置水资源的决策提供支撑;推动节水技术和设备的应用。在污水处理和再生利用方面,重点研究污水深度处理技术、脱氮除磷去味技术,建立以可再生利用为目标的排放标准,实现污水资源化。在安全迎汛和雨洪利用方面,建立降雨径流预测模型和决策管理系统,研发推广削减城市洪峰影响、有效利用降雨资源的技术。在保障体系建设方面,开展战略水资源和海水淡化相关技术研究,科学构建水价格体系、水权和水市场体系以及可持续利用的技术导则和规范体系。力争到2010年,全市水资源可供给总量达到42亿立方米;城乡供水保障率达到100%,居民和社会单位的节水器具普及率达到90%以上;年利用再生水8亿立方米,利用率达70%以上;六环以内主要河湖水体水质基本还清,50%河道实现水体功能指标。到2020年,建立起适应首都发展的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体系。

专项三:北京节能减排与资源综合利用科技专项(简称“节能减排”专项)

能源与资源紧张对北京发展的制约作用日益凸显。发展节能减排与资源综合利用技术,对于缓解北京能源与资源约束具有重要意义。本专项的工作重点是实施节能减排优先,大力研发推广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资源综合利用水平的技术。在能耗高、节能潜力大的工业、建筑、交通领域,推广现有成熟、先进的节能技术,解决节能设备和产品大批量生产的工艺和技术问题,开发高效节能技术及产品;研究开发可再生能源规模化利用技术;开展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及资源化利用、工农业固体废弃物处理及资源化利用、废旧物资回收与再利用等方面的技术研究与示范;开展北京市重点行业清洁生产标准及其关键技术研究;探索运用循环经济相关技术在市级开发区构建生态工业园的最优化集成体系;支持农业、工业、社会节水方面的关键技术与产品研发及应用推广;加强污染土地修复与再利用原创性技术与产品研发及商业化应用。力争到2010年,单位GDP能耗比2005年下降20%。到2020年,单位GDP能耗下降水平继续保持全国领先,全面建成完善的可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形成先进的固体废弃物处理和加工利用产业的支撑技术体系。
  
专项四:北京研发服务业和技术转移专项(简称“研发服务业”专项)

研发服务业是科技进步与创新的源泉。加快研发服务业发展,推动研发成果和技术成果有效转移,不但可以提升北京的自主创新能力,而且能进一步强化北京对国内其他地区的技术辐射和带动作用,促进整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本专项的工作重点是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重点推动生命科学、软件、集成电路设计、汽车设计、3C产品设计、新材料等领域的高端研发,扩大研发服务业规模总量;开展制剂关键技术、药品中试放大技术工艺和生产环节质量控制研究,以ABO联盟为主体,吸纳整合北京已有新药研发平台资源,建设系统、高效的新药创制系统平台;吸引一批跨国企业在京建立研发机构,鼓励国内大型企业设立研发部门,集中包括中央在京单位在内的优势研发资源,建立一批具有国际一流研发环境的专业性研发基地,搭建产业发展所需的科技资源共享平台、网络科技环境平台和面向行业的共性技术研发与测试平台等科技平台系统,为企业提供有力的公共技术支撑和服务支撑;抓住研发成果实现环节,拓展研发成果转化途径,加强产学研合作,建立全国技术交易中心,积极推进研发成果和技术成果转移,实现北京研发优势向经济优势的转变。到2010年,研发服务业在国内继续保持领先地位,万人国内发明专利申请受理量达到12件,技术市场交易额超过1000亿元。到2020年,研发实力进一步增强,部分领域技术研发水平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技术市场交易额达到2000亿元,对全国的辐射带动作用明显提升。

专项五:北京现代物流关键技术支撑专项(简称“现代物流”专项)

物流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产业,在促进产业发展和满足人民生活需求方面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发展现代物流业、建立与世界级城市相适应的现代物流体系对于推进北京市经济社会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专项的工作重点是开展物流关键技术研发,建立一批物流科技示范实验室和开发平台;引进和改造物流管理技术,加快供应商管理库存、快速反应等关键技术的应用,推动以现代物流共性技术支撑体系为核心的组织管理和服务模式创新,全面提升物流管理水平,建立具有首都特色的物流体系;开展物流地方标准建设工作,鼓励物流业研究机构和物流企业参与国际物流标准的制定,促进物流信息标准化和规范化;掌握和应用绿色物流技术,支持绿色物流材料的使用和研发,大力发展绿色物流。力争到2010年,形成若干具有较强集聚辐射功能的物流枢纽,基本建成功能完善、设施发达的现代物流体系。到2020年,使北京成为亚太地区重要的物流枢纽城市。
  
专项六:北京基础软件研发与应用科技专项(简称“软件”专项)

北京市在基础软件领域虽已初步建立了比较完整的技术体系,但基础软件产品仍未能大规模地应用和推广。加强基础软件方面的科研开发及推广应用,有助于保持北京软件业在全国的高端领先地位,实现国家信息安全的自主、可控。本专项的工作重点是研究满足行业应用、服务业发展及新技术趋势要求的基础软件,研究可信安全技术,研发以互联网通信、数字家电、信息安全和移动计算平台为重点领域的嵌入式基础软件;采用国际合作机制,推动自主知识产权软件产品的国际化,提升IT外包服务能力,研发基础软件技术标准及规范,建立保证基础软件质量的测试认证环境、服务质量标准和服务体系;研发和推广基于基础软件的应用解决方案,壮大基础软件应用产业链;面向生产性服务业、公共服务业等应用需求,研究新型软件应用服务模式,改进完善软件公共技术与服务支撑体系,研发基于新一代技术架构、面向行业的全程业务优化技术与标准规范、知识库、应用平台及软件产品。到2010年,基于开放标准的基础软件平台、嵌入式软件、信息安全等基础软件领域的关键技术取得突破,产业化初具规模。到2020年,北京基础软件的产业化应用水平继续提升,形成一批具有自主产权的、成熟的软件产品和在国内外有重大影响的软件企业,在桌面和嵌入式平台等领域的技术创新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专项七:北京纳米级集成电路产业核心技术研发科技专项(简称“集成电路”专项)

集成电路产业是信息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石,对传统产业具有极大的渗透与带动作用。瞄准国际先进水平,实现北京集成电路技术从深亚微米级向纳米级升级,能够有效缓解我国主要应用领域集成电路产品完全依赖进口、受制于人的局面。本专项的工作重点是以研制开发高性能微处理器和系统级芯片(SOC)为突破口,攻克和掌握纳米级芯片设计、制造工艺、装备技术,开发满足纳米级集成电路需求的测试技术、封装技术、配套材料、关键制造装备及部件,形成自主开发与创新体系;积极推进集成电路研发中心建设,构建和完善公共技术支撑和服务平台,提升纳米级集成电路产业技术水平,降低研发和生产成本。到2010年,集成电路研发水平突破45纳米级。到2020年,集成电路生产技术水平与国际先进水平同步,实现32纳米和22纳米两大技术节点的突破,并在设计、装备、工艺、材料的一些领域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专项八:北京新一代宽带无线移动通信技术研发和应用科技专项(简称“新一代宽带无线移动通信”专项)

随着我国自主的第三代移动通信、闪联等标准的日趋成熟,宽带无线移动通信成为我国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高技术领域之一。为应对国际后3G技术的激烈竞争,急需开展新一代宽带无线移动通信研究。本专项的工作重点是研发新一代电信综合网络管理平台,进一步完善业务开发、运营支撑等第三代移动通信产业链;突破TD-SCDMA后续演进关键技术,制订相关标准,研制系统、终端、芯片、仪器仪表等关键设备,完善相关产业链;研究SCDMA宽带无线接入关键技术及标准,研发宽带无线接入基站、业务交换中心等核心设备;研究无线射频标签、IGRS-UWB等技术,加速短距离无线互联网技术产业化;研究与新一代宽带无线移动通信密切相关的应用技术,发展信息业。到2010年,TD-SCDMA产业配套比较完善,HSPA/HSPA+、LTE TDD等后续演进技术或产品处于国际先进地位,SCDMA宽带接入系统应用范围较大,IGRS-UWB技术的短距离超高速设备产业化进展较大,为加速新一代移动通信技术产业化提供有力支撑。到2020年,形成完善的新一代宽带无线移动通信系统的标准和技术体系,产业化水平显著提升。

专项九:北京文化创意产业关键技术支撑科技专项(简称“文化创意”专项)

文化创意产业是首都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充分发挥首都科技资源优势,加强文化创意产业关键技术的研发及推广应用,对于提高首都文化创意产品科技含量、推动文化创意产业向高端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专项的工作重点是要突破智能流媒体技术、游戏软件可复用构件数据库技术、电影电视数字化技术、交互式多媒体服务技术、海量存储技术、无线阅读(显示)技术、快速成型制造技术等制约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关键技术,推进动漫、网络游戏、影视、出版、工业设计等文化创意产业重点领域的发展;整合科技资源,组织搭建产业关键技术的研发、测试和应用等公共平台;支持企业组成基于技术标准的行业联盟,加强行业技术标准的研制与推广应用,加快文化创意产业技术标准体系建设;完善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的技术支撑体系建设,推动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高端集群发展。到2010年,一批重点领域的关键技术取得突破并得到广泛应用,科技对文化创意产业的支撑作用显著提升。到2020年,形成科技对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全面支撑,北京文化创意产业国际竞争力显著增强。


专项十:北京社区服务关键技术研发与示范专项(简称“社区服务”专项)

社区是城市社会的基本构成单元,目前北京市社区现代化技术支撑体系尚不完善,服务水平和质量离居民需求存在较大差距,加强社区建设,推进社区服务体系建设和水平提升是北京未来一段时期社会发展的重要任务。本专项的工作重点是开展社区管理信息系统、社区服务信息系统的研发,完善社区公共服务信息平台建设,实现社区信息资源的共享,方便居民生活;着力构建面向社区的网络教育技术体系,推进多层次、多渠道、全方位的社区学习服务体系建设;逐步构建区域的减灾防灾和应急救援体系的建设,研究推广社区监控设施和安防设施,构建现代化社区安全保障系统,建设平安社区;充分利用社区的科普资源,搭建科普教育平台,针对社区居民,特别是青少年与老年居民开展卫生健康、节能减排、环境保护、资源利用等方面的科普教育;发展面向社区的网络文化娱乐及科普设施,丰富和活跃群众生活,增强社区凝聚力。到2010年,初步建成包括社区保障、公共教育、社会治安、科学技术普及、文化体育等服务领域的较为完善的新型社区服务体系。到2020年,全面建成公共服务完善、社会安全稳定、生活环境良好、邻里互助友爱的和谐社区。

专项十一:科技提升改造北京传统服务业专项(简称“传统服务业提升”专项)

传统服务业主要是指体现以人为本,为居民提供生活服务的商业服务业,主要包括批发零售业、餐饮业、居民服务业等行业。传统服务业是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扩大社会就业、维护市场安全和社会稳定的主体产业。加快运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服务业,促进传统服务业服务方式的改进、服务内容的丰富和服务质量的提高,促进传统服务业和现代服务业的融合,促进传统老字号服务模式的创新,满足居民不断增长的生活服务需求,从整体上提升其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是带动自主创新信息技术的规模化应用、优化北京产业结构、促进宜居城市建设的重要途径。本专项的工作重点是整合多方科技资源,突破商业智能技术(BI)、电子标签技术(RFID)、多媒体展现技术等关键技术;促进企业经营管理系统、客户关系管理系统、电子商务平台等产品及解决方案的研发和示范应用,催生新的服务业态;打造传统服务业信息化服务产业链,建立服务体系,培育出具有国际品牌的传统服务业龙头企业,整体提高传统服务业水平和经济效益。到2010年,自主创新信息技术在批发零售业、餐饮业等传统服务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涌现出一批基于信息技术经营管理的典型示范传统服务业企业。到2020年,传统服务业领域总体实现信息化,凸显科技提升改造传统服务业的作用,使北京市传统服务业的整体服务水平达到国际先进。

专项十二:北京市民健康生活促进科技专项(简称“健康市民”专项)

随着首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市民的健康需求与日俱增。但是影响范围广、对市民健康有严重影响的重大疾病防控仍缺乏有效手段,食品药品安全隐患多等因素依然存在,开展与市民健康生活相关的科技研发,对于服务民生和改善民生具有重要意义。本专项的工作重点是开展以肝炎等为代表的重大传染病和以心脑血管疾病等为代表的重大慢性非传染病的预防、诊断、治疗技术的研究与推广应用;加强食品安全相关检测技术、方法、标准等的攻关研究;围绕重大传染病及重大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开展创新药和医疗器械的研究和开发。以“预防为主”、“城乡统筹”、 “推动社区发展”、“加强科普知识传播”、 “中西医并重”、“加强示范推广”等为组织原则,提高科学技术在全市城乡疾病防治和食品安全监测工作中的整体工作水平。到2010年,初步建立重大传染病、重大慢性非传染病防治及食品安全监测的科技支撑体系,部分科技成果应用于实际工作中。到2020年,全面提高北京重大疾病防治和食品安全监测工作的技术支撑能力,北京城乡普遍受益,为市民健康主要指标达到国内先进水平提供科技支撑。

专项十三:北京市域快速通勤科技专项(简称“快速通勤”专项)

交通拥堵现象严重是北京城市发展面临的重要问题,利用先进技术为交通运营和管理提供支持,完善交通规划,促进交通拥堵问题的有效解决,对于提高居民生活质量、保障城市高效运行具有重要意义。本专项的工作重点是大力开展道路交通规划、建设、管理、运营和维护的整合,加强先进技术在城市道路、市域公路、轨道交通、客货运枢纽和停车设施等系统中的应用,着力开展综合交通信息平台、智能化指挥调度、应急交通指挥、交通安全、交通环境保护等关键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在“新北京交通体系”的框架下,建设以快速大容量客运交通为骨干、多方式协调运营的城市公共客运系统,提高市域交通系统运行效率和安全运营水平。力争到2010年,初步形成中心城、市域和城际交通一体化新格局,交通拥堵状况有所缓解,五环路以内85%的通勤出行时间不超过50分钟,边缘集团到达市中心出行时间在1小时以内,最远的郊区新城到中心城的出行时间不超过2小时。到2020年基本解决交通拥堵问题。
  

专项十四:北京基础装备与关键设备核心技术研发及设计制造科技专项(简称“基础装备”专项)

基础装备和关键设备的技术水平对现代制造业的发展有决定性影响。加强基础装备及关键设备领域设计、制造技术攻关,对于提升装备制造业自主创新能力,增强北京产业和经济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本专项的工作重点是研究开发数字化设计制造集成技术、绿色流程制造技术、大型及特殊零部件成形及加工技术,加强重大装备所需的关键基础件和通用部件的设计、制造和批量生产的关键技术攻关,增强高档数控机床、重大成套技术装备、关键材料与关键零部件的自主设计制造能力;加大对重大引进技术和装备的消化、吸收和再创新投入,增强对引进技术和装备的消化吸收和再创新能力;推进信息化技术在制造业的应用,加快运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装备,提升装备制造业技术水平。到2010年,突破机床、模具、汽车等重点行业装备设计、制造方面的一批关键技术,以数控机床为代表的基础装备和基础零部件生产水平显著提升,模具设计制造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到2020年,技术创新能力明显增强,在重点行业关键设备设计制造方面形成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和技术,一批重大装备的技术创新能力处于国际领先地位。

专项十五:北京碳纤维、纳米、超导等高性能材料技术提升与产业发展科技专项(简称“高性能材料”专项)

新材料产业是具有基础性和先导性的产业,加强新材料领域尤其是高性能材料关键技术研究是增强北京新材料产业竞争力,加速北京产业发展的现实需要。本专项的工作重点是加强纳米材料、超导材料、电子信息材料、碳纤维材料、高性能金属材料、新能源材料、磁性材料、生物医用材料、高端节能环保建材等新材料领域关键技术攻关;推进高性能材料技术在加快传统材料产业技术提升与产业升级中的应用;搭建材料共性技术服务平台,促进高性能材料相关领域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以项目为载体凝聚优质资源,加速高性能材料技术成果的产业化应用。到2010年,在纳米材料、电子信息材料、碳纤维材料、高性能金属材料、生物医用材料等重点领域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成果。到2020年,高性能材料技术研发实力进一步增强;超导、纳米、新能源材料、磁性材料等部分前沿领域关键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专项十六:北京都市型现代农业技术支撑体系科技专项(简称“都市农业”专项)

农业科技的发展与创新是推进现代农业发展的主导力量。加强农业科技创新与应用,促进首都科技资源向郊区县扩散,提升科技对农村经济发展的支撑力度,对于促进城乡统筹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专项的工作重点是加强农业科技创新,在籽种农业、农产品加工、农产品安全生产、现代农业装备等重点领域组织研发和技术攻关;针对农村重大关键技术问题,包括作物控释肥生产技术、人畜禽共患病害的病原菌传染规律及防控技术、重大疫病监控及防疫技术等,集中力量进行研究,争取尽快取得突破;加强以农村科技协调员队伍为核心的新型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强化农村科技协调员在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中的作用;加快农业信息化建设,整合涉农信息资源,建设信息服务平台。争取到2020年,明显提高北京地区的农业科技发展能力,基本建成统一完善的农业信息公共服务系统与高效完备的农村科技服务体系,保障北京都市型农业的健康与可持续发展。

专项十七:北京农村生活环境改善科技专项(简称“农村环境改善”专项)

改善农村居民生活环境,提高农村居民生活质量,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对于推进北京现代化进程具有重要意义。本专项的工作重点是围绕北京市新农村建设工作整体部署,落实“暖起来、亮起来、循环起来”三起来工程,依靠科技手段,为农村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建设提供技术支撑,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努力解决农村基础设施相对薄弱等突出问题,给农民带来实惠;加快城区科技资源向郊区县扩散,促进农村能源、环境、教育、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发展;推进非粮食原料生产生物质能技术、太阳能等清洁能源利用及清洁燃烧技术、农村新型节能住宅、生产生活垃圾处理及污水处理技术等在农村的推广使用,发展生态农业,切实改善农村生活环境,培养新型农民,形成现代绿色文明的生活方式。到2020年,建成比较完善的农村基础设施,为农村居民提供良好的生产生活、医疗卫生和文化娱乐条件,提高农村社区现代化管理水平,建成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生活富足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专项十八:科技促进北京奥运建设及成果推广应用专项(简称“科技奥运”专项)

举办2008年北京奥运会实现了中华民族的百年梦想,也为北京科技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按照“新北京、新奥运”战略构想,集成国内外创新资源,促进先进技术和科技成果的广泛应用,对于保障奥运会的成功举办具有重要意义。本专项的工作重点是加快推进流媒体、宽带无线互连、智能卡、实时信息服务、信息安全等先进信息及通讯技术的研究应用,为奥运提供先进、安全、稳定的信息技术支撑;从整体的角度研发公共场合的系统安全问题,研制人员快速疏散和危险品快速检测等项技术和装备,保障奥运会的顺利进行;继续开展电动汽车、清洁燃料汽车、动力锂离子电池及关键材料的研究开发与示范应用,满足奥运会交通需求;在奥运场馆建筑结构、绿色建筑标准、建筑节能、施工技术等方面,继续开展科技攻关和成果示范应用。通过科技成果应用有效满足奥运会的各项需求,将北京奥运会办成一届展示中国科技成果和创新实力、高科技含量的体育盛会。对奥运科技成果进行深度开发,促进其在北京城市建设和管理中的广泛、持续应用,加快创新型城市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