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以“科技创新引领发展”为主题举办的第12届北京国际科技产业博览会(简称科博会)上,全国各省区市和北京重点产业功能区推出的千余个重大科技项目,显示出中国政府、科技界、产业界依靠科技创新应对国际金融危机、转“危”为“机”的信心和努力。在众多全新亮相的新技术中,与“节能减排”有关的话题成为焦点。
工业节能是关键 技术改造成推手
“十一五”规划纲要提出了到2010年,单位GDP能耗降低20%左右、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10%的约束性指标。对于这样一个艰巨的任务,中国节能协会秘书长房庆在科博会期间举办的中国能源战略高层论坛上表示,尽管我国单位能耗逐年降低,例如2006年下降了1.79%,2007年下降了4.04%,2008年下降了4.59%,“十一五”前3年累计下降了10.4%,节能3亿吨左右标准煤,但实现“十一五”期间节能目标仍有相当大的难度。
据了解,我国工业能耗占全国总能耗的70%以上。“抓好工业节能是我国节能减排工作的重点。”工业和信息化部节能与综合利用司司长周长益在日前举办的中国国际工业节能减排科技创新大会上强调。工业节能减排的成效,直接关系到“十一五”节能减排目标能否实现。
在如今特殊的经济环境下,如何既能保增长又能促进节能减排?周长益表示,虽然国际金融危机对工业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但也为工业节能减排提供了契机。“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不少高能耗、高排放行业市场需求下降,产能严重过剩,给淘汰落后产能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周长益表示,“长远来看,可以通过产业结构调整促进节能减排,但‘十一五’期间的节能主要依靠技术节能,工业节能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的推广应用将有效促进工业节能减排。”周长益呼吁企业要充分利用节能优惠政策,“将钱用在刀刃上”,切实用好技术改造资金,推进工业节能技术进步。
记者了解到,工业和信息化部将按照九大行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确定的节能减排重点领域,以汽车、钢铁、轻工、印染等行业为重点,组织下达一批技术改造项目,推动信息技术在各行业的应用,编制重点节能技术专项规划,发布重点节能技术和产品目录,加强中小企业节能指导并研究建立落后产能退出机制。
可再生能源受宠 风能前景看好
“风能的应用前景不错。”当记者问及可再生能源前景时,黄明太阳能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黄鸣这样回答道。不过,他随后又补充了一句“光热产业也不错。”
从世界可再生能源的利用与发展趋势看,风能、太阳能和生物质能发展最快,产业前景最好。据《中国能源发展报告2008》显示,风电是世界上增长最快的能源,年增长率达27%。这也难怪世界可再生能源理事会主席WolfgangLalz在中国能源战略高层论坛上表示,两年之内风能的装机容量在全世界会增长一倍。
对于风电项目,国家能源局综合司司长周喜安表示,应继续加快百万千瓦风电站的建设,尽快形成每年1000万千瓦以上的自主装备能力,力争在2010年前后风电装机突破2000万千瓦,2020年达到1亿千瓦。不过风力发电亟待解决的一个难题是如何与电网联网。要制定千万千瓦风电基地规划,按照“融入大电网,建设大基地”的要求,力争用10多年的时间在甘肃、内蒙古、河北、江苏等地形成几个上千万千瓦级的风电基地。
对于风能的投资机会而言,《中国能源发展报告2008》就指出,风能产业链中的风机零部件制造、风机制造及风电场的运营三大环节都有投资机会。在风机零部件环节,国家政策要求风电设备国产化率要达到70%以上,作为风机核心部件的轴承、叶片及齿轮箱因为具有相对高的技术壁垒,占整机造价比重大,因而收益也大。在风机整机组装领域,尽管在中国,国外风机商占据了超过40%的份额,有专家认为,国内出现1-3家具有竞争力的风机厂商还是非常可能的。在风电场运营领域,随着风机单位千瓦的造价因技术进步及风机整机的供求格局而呈下降趋势,风电场赢利时代即将来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