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粮集团科博会参展的一些想法,“吃、住、行”是较为通俗的说法。
就科博会参展,中粮集团强调“未来”这一主题;
从中粮现有的业务板块出发,展示未来人们的吃、住、行是什么样的一种状态,给参展领导及群众留下想象空间,向参观者传递中粮未来努力的方向,板块分解如下:
吃:通过图文、解说等方式向人们展示未来吃的将会是怎样营养健康的食物,例如为老年人定制的食品、回归绿色天然的食品、根据身体状态合理的膳食等等,基于中粮现有产品,展示中粮在朝着这一方向努力。(两位博士现场解说)
住:以展示中粮的全服务链城市综合体为主,强调“未来”这一概念,可重点介绍北京房山农业生态谷。
行:展示中粮生化能源相关产业为主,描述燃料乙醇产业的发展对环境的有益影响,以及未来几十年后化石能源枯竭后人们出行的状况等;可以延展到玉米深加工产业相关内容,让参观领导及群众正确认识玉米深加工产业。
背景材料一
中粮集团科技成果及营养研究方向
1.产品创新成果
“十一五”期间,中粮集团在粮油食品领域的产品创新收获了丰硕的成果,进一步拓宽了集团的品牌产品系列。
代表性新产品包括:“福临门”新1代植物甾醇玉米油、DHA谷物多食用调和油,“福临门”系列调味品,蜂蜜、麦片,“腾欢”奶酪,“滋采”粮油精品,冷破超粘皮籽番茄酱,“蒙牛”真果粒牛奶饮品,“蒙牛”冠益乳酸牛奶,“长城”特定小产区葡萄酒及新型抗生素替代物—饲用免疫增强剂等。
2.技术创新成果
集团代表性技术创新成果有:无菌小麦加工技术、小麦粉散装发放系统、气浮法提高回收蛋白粉回收率技术、木薯燃料乙醇成套技术、蒸谷米水热处理自动化控制系统集成、低温升碾米技术、农药多残留检测技术平台、番茄及其制品的农药多残留检测方法、国家标准《大米》(GB1354-2009)等。
3.知识成果
科技创新力度的加强和成果产权保护意识的强化促进了集团科技成果的专利实现。“十一五”集团知识产权取得重要成果,逐步形成承载核心技术能力的专利包。
“十一五”期末,中粮集团累计拥有有效专利1010项,其中发明专利112项,国际授权专利1项。
2008年-2010年间,集团发表科技论文共计469篇。其中SCI(科学引文索引)、EI(工程索引)、ISTP(科学技术会议录索引)、ISR(科学评论索引)共计52篇。
4.获奖情况
中粮集团的科技成果获得多项奖项。其中,国家级奖励6项,省部级奖励53项。国家级奖项有:
1. 2010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1项。中粮科研院所属郑州院、中谷润粮公司主要参加完成的“粮食储备‘四合一’新技术研究开发与集成创新” 获得201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这是粮食行业近十年来获得的国家科技最高荣誉,也是中粮集团系统获得的国家科技最高奖励。
2. 2010年度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 1项。由中国土畜北京雪莲羊绒主要参与完成的“耐高温相变材料微胶囊、高储热量储热调温纤维及其制备技术”获得2010年度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这是迄今为止中粮集团国家级发明类最高奖。
3. 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4项。分别是:油料低温制油及蛋白深加工技术的研究与应用[2007];蛋白质饲料资源开发利用技术及应用[2009];粮食保质干燥与储运减损超产增效技术开发[2009];国家粮仓基本理论及关键技术研究与推广应用[2009]。
5.核心研发创新平台
中粮营养健康研究院要以中央企业集中建设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为契机,扎实推进集团研发创新基地建设,打造国际水准的产品与技术研发创新平台和中国人的生命科学研究院:第一、从市场/消费者需求出发,立足集团产业,聚焦生命科学和营养健康,进一步明确和细化在应用基础研究、加工应用技术开发和品牌食品开发等方面的重点研究领域和方向。第二、扎实推进集团研发创新基地的基本建设,确保2012年完成一期建设,2013年投入运营。第三,以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为抓手,组建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核心研发团队;制订核心能力提升计划,加大研究开发力度,培育集团核心创新能力,力争“十二五”期末综合研发创新能力处于国内领先,部分领域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第四,建立和完善国际通行的运营管理机制,系统制订相关制度与流程,为研发创新平台规范高效运营提供制度保证。第五,重视与集团其他研发创新平台的对接和协同,充分发挥自身在集团研发网络中的带动、示范和枢纽作用。第六,建立开放创新模式,整合外部优质科技资源,构建研发创新战略联盟。第七,逐步申请建设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
中粮营养健康研究院主要研发领域和方向
应用基础研究
围绕“生命科学、营养健康”,在生物技术、营养与代谢、食品与消费者科学、食品质量与安全四大领域开展应用基础研究。
生物技术领域:近期在农产品品种改良、提高植物产量、种植养殖和有机农业技术、非食物生物基原料、新型饲料等方面开展研究与开发,中长期在提高植物营养成分、提高植物抗性、农业环境科学、新型谷物和植物油脂、微生物培养技术等方面开展研究与开发。
营养与代谢领域:近期在宏量营养均衡、微量营养缺乏、个性化营养需求研究、消化系统健康等方面开展研究与开发,中长期在心血管疾病、肥胖、衰老、药用植物食用对疾病的效用、食欲与饱感、生物标记等方面开展研究与开发。
食品与消费者科学领域:近期在消费者感官 (视觉、味觉、嗅觉等)、消费者心理学、食品科学等方面开展研究与应用,中长期在消费者行为学、消费者生理学等方面开展研究与应用。
食品质量与安全领域:近期在质量保障、污染物检测、标准与法规、风险评估与可追溯性等方面开展研究与开发,中长期在过敏性与不耐症、食源性疾病的诊断等方面开展研究与开发。
背景材料2
中国燃料乙醇产业展望
面对能源短缺、油价日益高涨的世界性问题,各国逐渐将关注目光转向能源多元化发展和加快可再生能源开发上,燃料乙醇作为新型清洁燃料,正无可争议地成为世界各国的研发重点,中国的燃料乙醇工业发展也将面临新的历史性机遇。
一、发展燃料乙醇,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有效办法
1、实现了工业反哺农业、增加农业投入的新模式
目前我国正在大力发展农业,国家也在通过包括对农民减税和直接补贴等多种途径解决“三农问题”,党中央也提出了以工业带动农业,增加对农业投入的发展策略。解决“三农”的核心是提高农民收入。如何提高农民收入?在中国耕地面积有限的情况下,只有三个办法:
(1)提高农产品单产量。农产品单产量毕竟有一个极限,不可能无限制增产,只要增产到一定程度后,再进一步提高单产量就极度困难。
(2)提高农产品价格。发展燃料乙醇,实际是增加木薯、红薯、玉米等农产品的需求量,为农产品找到新的出路。需求量增大了,自然就提高了农产品价格。农产品价格提高了,将最直接增加农民收入。
(3)将农作物尽可能都变成商品。生产燃料乙醇的农产品原料很多,目前主要有玉米、小麦、甜高梁、甘蔗、白薯等。令人万分惊喜的是,中国目前对秸杆发酵技术已获得重大突破,预计不久的将来秸杆发酵生产燃料乙醇将变成现实。这不仅将大大降低燃料乙醇的生产成本,而且将进一步提高农民收入。
更重要的是待秸杆发酵成功之后,木材、树木、森林废弃物等纤维质绿色植物就都可以发酵生产乙醇了。只要能生产出乙醇,就既可以用作能源,又可以用作材料。因为通过一系列的化学反应,可以将乙醇生产出几乎所有以石油为原料的石化产品,达到完全替代石油。未来原油用尽之后,就可以在地球上大面积种植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绿色植物,通过纤维发酵,获得人类需要的能源和材料,真正让人类持续发展。所以,秸杆发酵技术的突破,是人类充分利用可再生资源的伟大突破,是对人类的伟大贡献。蒸气机的发明,推动了人类工业革命;秸杆发酵技术的突破,将使人类获得永久的可再生能源,和永久的可再生材料,人类将永结资源之后患之忧。
发展燃料乙醇是典型的以工业带动农业,提高农民收入,发展农业经济,构建农村和谐发展的途径之一。因此,发展燃料乙醇工业是当前我国加快农业发展,提高农民收入,稳定农村社会经济的重要途径。
2、带动当地就业,促进农村和谐发展
燃料乙醇生产企业一般设立在城乡结合部地区,这些企业可充分吸收当地的农民和城镇居民进入企业工作,使部分农民和城镇居民变成了产业工人,增加了他们的收入,繁荣了当地的经济,并促进了当地的城镇化、稳定了当地社会环境,使社会变得更加和谐。
3、发展燃料乙醇产业有利于实现农业产业化
当前我国的燃料乙醇企业普遍实行的是“企业+农户”或“企业+订单+农户”的方式进行产业化经营,走出一条以燃料乙醇生产企业为龙头,战略性地解决农产品转化增值的问题,是必要和现实的。
燃料乙醇企业通过与周边种植户以合理的价格和形式签订订单预购等方式,农民的农产品每年都能够及时销售出去并得到现款,使得当地农民可以专心管理玉米的生产,不必为将来玉米的销售担心;在农产品生长过程中,企业还不断为农民提供免费的技术和信息服务,使农产品产量有了保证、农民收入也有了保证。企业和农民的良好合作,为农业产业化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
发展燃料乙醇产业可以推进农业产品标准化、农业生产专业化、农业经营一体化,并通过对农户生产环节和生产要素的协调重组,大大提高农户生产环节的规模化、专业化、集约化程度,为采用现代农业科技奠定了组织基础,从而有利于推动农业种植结构,保障粮食安全,实现农业产业化的良性循环,为农业产业化探索一条新的途径,对于解决我国农民、农业、农村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发展燃料乙醇,有利于环保
1、燃料乙醇有利于改善大气环境
目前,我国汽车保有量达1500万辆以上,摩托车约4500万辆,并且以年10%的速度增加。汽车污染物的排放,已给城市大气环境和人体健康带来极大危害。据资料介绍,汽车平均消耗1吨油料,所产生的有害物为40-60千克。目前汽车尾气的污染已占所有大气污染源的60%左右。根据对全国338个城市1999年度空气质量监测结果统计,三分之二的城市超过国家空气质量二级标准,其中超过三级标准的有137个城市,占统计城市数的40.5%。47个全国环境保护重点城市中,有三分之二空气质量不达标,其中18个城市空气质量超过三级标准。随着城市调整能源结构、使用优质煤炭和工业污染源综合治理的深入开展,机动车尾气污染问题已突显,主要表现在人口和交通高度集中的大城市。大量的汽车污染物排放给城市大气环境和人体健康带来了很大影响,它是多年来各工业化国家一直非常重视并重点解决的污染问题之一。
2、燃料乙醇有效替代MTBE
汽车使用的汽油由于含氧量极低致使燃烧不充分,需添加含氧物(oxygenate)——石油添加剂甲基叔丁基醚(methyl tertiary butyl ether,MTBE)或相关醚类,作为传统的汽油增氧防爆添加物。但近年研究发现MTBE有很强的致癌性和毒性。经汽车尾气排出的MTBE非常易于渗入地下水,造成井水污染。因此,美国的加利福尼亚州和纽约州已开始禁用MTBE,美国环保局建议用可再生能源乙醇代替MTBE做抗爆增氧剂。虽然乙醇的燃烧值仅是汽油燃烧值的2/3,但乙醇分子中含有氧,燃烧过程中抗爆性能好。当汽油中乙醇的添加量不超过20%时,对汽车的行驶性能无明显影响。有资料表明:汽油中添加10%的乙醇,其辛烷值可提高2~3,还可清洁汽车引擎,减少机油替换,使动力性能增加。按美国目前的替代趋势发展,2008年可望全部禁用MTBE。
世界其他地区也在推行乙醇汽油。巴西保持世界燃料乙醇的领先地位,消费量达1400万吨/年,预计汽油将继续调和22%~24%乙醇。乙醇用量与该国汽油需求量(2010年约增长7%)有关,该国政府正在鼓励发展E85(掺合85%乙醇)汽车,可望使其乙醇市场得到进一步拓展。
其他国家(主要是中国、波兰、印度、加拿大和澳大利亚)也纷纷发布乙醇汽油指令,乙醇汽油正在推行或发展之中 。美国已禁用MTBE,欧洲也部分用ETBE替代,未来的变化将集中在中东、非洲、东欧和亚太地区,这些地区中的有一些国家,汽油需求将相对有较大的增长,并且因为汽油禁铅已完成,低辛烷值汽油用量已下降,需要提高汽油辛烷值,因此这些地区的MTBE使用量到2010年可望很快增长50%~75%。
三、乙醇汽油是一项十分成熟的技术,全球各国都在大力发展
全球使用乙醇汽油最有代表性的国家是贫油国巴西,目前巴西燃料乙醇汽油总产量约占全球该类消耗总量的1/3,成为世界上唯一不使用纯汽油作为汽车燃料的国家。早在1931年,巴西==就颁布法令规定全国所有地区销售的汽油必须添加燃料乙醇。目前巴西乙醇汽油中的乙醇比例是世界上最高的,主要为22%,少数地区为85%-100%。巴西燃料乙醇的年产量达到1300万吨。
美国是世界上燃料乙醇的主要生产国,也是较早发展燃料乙醇产业的国家。美国发展燃料乙醇的最初目的是为了国家的能源安全,后来更多是出于环境保护的考虑。1990年,美国国会通过《清洁空气法修正案》,要求从1992年冬季开始,美国39个一氧化碳排放超标地区必须使用含氧量达到2.7%的汽油,即在汽油中添加燃料乙醇7.7%以上,在实际操作中,燃料乙醇的加入量通常为10%。2000年,美国国会通过《生物质研发法案》,2002年提出《发展和推进生物质基产品和生物能源》报告和《生物质技术路线图》,美国计划2020年使生物质能源和生物质基产品较2000年增加10倍,达到能源总消费量的25%,2050年达到50%。
欧盟委员会提出,到2020年,运输燃料的20%将用燃料乙醇等生物燃料替代。曰本有“阳光计划”。印度有“绿色能源工程计划”。加拿大、法国、瑞典、德国、墨西哥、韩国和泰国等,均有发展石油替代产业的计划,并有不同规模的实施。
四、发展燃料乙醇,符合中国国家安全,是中国国家战略
石油,这种地球上不可再生的“黑色黄金”,给人类社会带来了进步和繁荣,谱写了一路辉煌。然而,就在全球陷入能源危机的同时,它已从可供人类享用的普通能源,陡然上升为一种事关能源安全的战略资源。
世界石油产量一半来自中东国家,从20世纪70年代后,曾多次爆发世界石油危机,迫使各国切实考虑开发替代燃料,使运输燃料结构多元化,以减少对石油资源的依赖。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现在每年进口石油已经超过1亿吨,对外依存度接近50%。因此,抓紧建立国家石油战略储备,应对突发事件,平抑国内油价,解决石油安全问题至关重要,迫在眉睫。
在能源短缺的今天,做到居安思危,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更是我国政府不可动摇的目标。我国新颁布的《可再生能源法》成为国家支持可再生能源发展的长期而稳定的政策和制度,将为可再生能源产业的发展带来更加良好的政策空间和坚定的法律基础。我国燃料乙醇的推广使用,对调整能源结构、拓展可再生能源开辟了一条成功途径,不失为捍卫能源安全的一大“新型武器”。2006年中国汽油产量5000多万吨,如果按照10%的比例添加燃料乙醇,则需要燃料乙醇500万吨左右,相应减少汽油用量500万吨。如果按照20%的比例添加,则需要燃料乙醇1000万吨,相应减少汽油用量1000万吨。随着燃料乙醇的全面普及,必将大大提高我国石油安全的抗风险能力。
综上所述,我认为在国内市场国际化的大环境下,借鉴国外经验,推广使用乙醇汽油是中国政府实行的又一战略性举措。对于调整能源结构,开发石油替代资源;有效避免甲基叔丁基醚所导致的地下水资源污染,改善汽车一氧化碳和碳氢化合物的排放;以及寻求一个长期、稳定、可控的农产品转化市场,保障粮食安全,增强和巩固加入WTO后我国粮食生产的基础地位,促进农业生产、消费的良性循环和可持续发展有着深远意义。相信中国的燃料乙醇产业具有光明的前景。
背景材料3
农业生态谷建设,提升中粮服务新农村建设能力
多年来,中粮把提升自身核心竞争力融入新农村建设、农业产业升级和农民增收之中,为支持所在地区解决“三农”问题发挥了重要作用。2010年11月,中粮在推进全产业链战略落地的同时,与北京市签订了创建房山生态谷项目协议。旨在北京建设国际化大都市的背景下,建设一个集高附加值的农产品加工、高端农业生物产业、绿色种植示范、农业研发和创新、国际农业总部以及国际农业交流为一体,聚集国内外农业高科技人才的农业高科技示范园区。通过推进农业生态谷建设,将“全产业链粮油食品企业”与“全服务链城市综合体”有机结合起来,创造城乡统筹发展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