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届中国北京国际科技产业博览会
The 25th China Beijing International High-tech Expo
福建:增强自主创新 引领海西先行
2010年05月18日    来源:科博会官网(www.chitec.cn)

近日,国务院正式通过了《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

《意见》指出,海峡西岸经济区东与台湾地区一水相隔,北承长江三角洲,南接珠江三角洲,是我国沿海经济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全国区域经济发展布局中处于重要位置。福建省在海峡西岸经济区中居主体地位,与台湾地区地缘相近、血缘相亲、文缘相承、商缘相连、法缘相循,具有对台交往的独特优势。近年来,福建省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有效应对各种困难和挑战,扎实推进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保证了全省社会经济总体持续、总体提升、总体协调、总体有效的良好发展势头,取得了突出的发展成绩。

一、福建社会经济和谐发展,凸显海西经济区主体地位

经济总量实现历史跨越。福建省自提出构建“海峡西岸经济区”以来,经济发展突飞猛进,全省经济增速连续7年保持在两位数以上,2008年全省生产总值实现了突破万亿元大关的跨越,达10863亿元,比上年增长13%。第一产业增加值1175亿元,增长4.7%,创9年来最高增幅;第二产业增加值5430亿元,增长15%;第三产业增加值4258亿元,增长12.4%。人均生产总值30132元,超过4000美元,比上年增长12.2%。财政总收入1516亿元,增长18.2%,其中地方级财政收入833亿元,增长19.1%。城镇化水平达49.9%,城市带动经济发展效应初显。我省在经济社会建设中所取得的骄人成绩,将为我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海西,更好实施“十二五”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产业结构继续优化调整。我省三次产业结构在经济发展中继续得到优化调整。2008年,我省三次产业结构比例为10.7∶50.0∶39.3,其中,第一产业比重与上年比略减,第二产业继续保持增势,第三产业稳定发展。农业经济加速发展,农业产业化步伐加快。2008年,全省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965.01亿元,同比增长5.1%,增幅比上年提高0.9个百分点;海洋经济总产值3381亿元,海洋经济增加值1380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20%以上;“五新”推广取得新成效,农业科技应用水平提高。国家级、省级重点农业龙头企业分别达35家和185家,产业化经营组织销售收入占农业专业化生产收入的比重超过50%,185家农业产业化省级重点龙头企业销售收入658亿元,增长21%。第二产业支撑有力,发展质量进一步提高。全年全省工业增加值4770亿元,增长15.3%,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53.9%;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4139.06亿元,同比增长16.7%,实现利润577.21亿元;三大主导产业带动作用明显,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35%;高技术产业加快发展,增加值增长19%;产业集聚加快,30个重点产业集群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比重为42%。我省打造海西制造业基地成效斐然。通用设备制造、有色金属冶炼、仪器仪表制造、木材加工等12个行业增幅在20%以上;技改提升工程深入实施,钢铁、水泥、纺织等产业加快转型升级;我省已成为我国乃至世界最大的装载机产品制造基地,以厦工集团、龙工集团为主的装载机产量占全国产量的1/3、全球的1/4。第三产业良性发展,发展层次提升,发展领域拓展。现代物流业加快发展,建成一批现代物流园区,粮食、医药、石化原料等专项物流网络初步形成。沿海港口货物吞吐量2.7亿吨,增长14.4%;港口集装箱吞吐量740万标箱,增长7.9%;海港口岸累计出入境旅客112.18万人次,同比增长38.22%;空港进出口货运量累计13.83万吨,同比增长12.32%。金融运行平稳,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12172亿元,增长17.35%,可比口径贷款余额10006亿元,增长17.4%;企业直接融资404亿元,新增境内外上市企业14家,2家公司实现增发,共募集资金182.97亿元;8家企业发行债券筹资207.4亿元;旅游产业不断壮大,闽台旅游出现新热潮;软件、动漫、创意等新兴服务业迅速成长,通过认定的软件企业增加115家。

固定资产投资效益明显。2008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5270亿元,增长22%,其中城镇投资4685亿元,增长21.3%;农村投资585亿元,增长27.7%。基础设施建设取得新突破,实现投资1630亿元,增长25.3%,争取中央新增投资20.48亿元,全年新增电力装机容量270万千瓦、港口吞吐能力3260万吨;在建快速铁路里程突破1100公里,新增高速公路通车里程402公里;农村基础设施投入加大,实施土地开发整理复垦60万亩,新建户用沼气池6万口,修复病险水库268座,水利“六千”工程全面完成,农村公路新铺水泥路面5850公里,硬化里程突破4万公里,提前2年完成“年万里”农村路网工程任务,农民生产生活条件不断改善;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共完成投资1210亿元,比上年增加256亿元,全面超额完成年度计划,重点建设投资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持续六年提高。社会经济发展等方面各项目投资效益凸显。2008年,福建省农业项目完成重点项目投资17亿元,促进了农业产业化发展农业技术创新、科技成果转化和农业产业链延伸;工业项目建设方面完成重点项目投资428亿元,建成投产80个,新开工73个,是近年来最多的一年;在社会事业方面共完成重点项目投资43亿元。这些设施项目的投产建设,极大改善了重大共享性工程和民生保障基础设施条件,进一步提升了福建省公共服务能力和水平。

改革开放不断深化创新。在总结和推广“活、和、创、韧”基本经验的基础上,我省改革开放不断走向深化创新。农村综合改革继续深化,土地承包经营权、集体林权、小型水利设施产权等改革取得实效;国有资产监管体系逐步完善,国有企业整合重组进程加快;扶持民营经济发展政策进一步落实,创业投资和产权交易更加活跃,行业协会管理水平有效提升;财政管理制度改革稳步推进,国库集中支付改革全面推开;行政审批项目清理进展顺利,省级网上审批系统投入使用;拓展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利用外资质量不断提高,按可比口径实际利用外资增长23%;及时调整和完善外经贸扶持政策,机电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比重继续提高;通关效率明显提高,区域通关向多点联动、相互呼应、快速便捷的方向发展;厦门海沧保税港区获准设立,福州保税物流园区正式封关运作;外事工作服务经济建设取得新进展,维护归侨侨眷合法权益,提前一年完成华侨农场归侨职工住房改善、社会保障工作目标,涵养侨务资源,积极吸引海外侨商来闽投资兴业。进出口贸易取得了新成就。2008年,福建省进出口总额达848亿美元,增长13.9%,其中出口569亿美元,增长14%;进口279亿美元,增长13.7%;民营企业出口增长23%;机电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分别增长22%和21%,占出口比重分别提高3.1个和3.6个百分点;纺织、服装、鞋类、箱包、玩具等传统优势产品出口增长9%;对中东、拉美、澳新、独联体等新兴市场出口增长25%;对欧盟、东盟、美国、日本、香港等传统市场出口增长15%。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可比口径)100亿美元,增长23%;三大主导产业实际利用外资42亿美元,增长30%;服务业实际利用外资21.5亿美元,增长45%。

闽台合作增添全新活力。2008年,福建省紧紧把握两岸关系重大积极变化带来的新机遇,全面推动闽台区域合作向更高层次、更广领域发展。2008年,福建省按可比口径实际利用台资22.7亿美元,增长25.1%;对台贸易额75亿美元,增长8.7%,其中对台出口13亿美元,增长24%;利用台资打造福建三大支柱产业成效显著,三大支柱产业对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贡献率达41.1%。闽台农业合作继续走在全国前列,漳平(永福)台湾农民创业园获批设立。闽台金融合作取得突破,厦门商业银行成为首家台湾金融机构参股的大陆银行,台湾人寿正式落户厦门。两岸“三通”实现重大进展,厦门、福州机场成为两岸直航航点,厦航成为大陆首家在台设立办事处的航空公司,沿海8个港口成为首批两岸海上直航口岸,福州、厦门成为两岸直接通邮的封发局,海上直航客运量104.7万人次,增长35%,货运量80.8万吨,增长10%,两岸包机直航运送旅客3.6万人次。“海峡旅游”势头高涨,2008年,通过“两门”、“两马”、“泉金”航线出入境旅客累计104.71万人次,同比增长34.67%。教育、科技、文化及城际合作不断拓展,高校招收台生规模扩大,一批高职院校与台湾院校开展实质性合作办学,我省成为地方媒体赴台驻点唯一试点省份。

二、福建省自主创新能力增强,科技事业取得长足发展

近年来,福建省委、省政府贯彻落实全国科学技术大会精神,按照“四谋发展”、“四求先行”的实践主题和实践要求,坚持把重视运作、研究运作、善于运作作为科技工作的基本要领,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推进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科技事业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

完善创新体系,推动科技进步。我省继续按照“放活科研机构、放活科研成果、放活科研人员”的目标,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积极构建“大科技、大协作、大开放”的科技自主创新的工作格局,推动建立了由13个部门组成的省科技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合力推进科技创新。加强整合省、市、县科技资源,合力推进区域产业发展、提高区域技术创新能力。探索产学研结合机制,引导企业同高校和科研单位合作,2006-2008年,全省有5100多家企业与大专院校科研单位建立技术合作关系。加快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建设,到2008年,我省已建成3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32个省级重点实验室、3个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1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成大型仪器设备协作共用网、省生物安全三级实验室、自然科技资源库和科技企业孵化器、生产力促进中心等科技服务机构。我省已拥有各类科技企业孵化器23家,其中国家级6家;企业技术中心207个,省级行业技术开发基地30个;生产力促进中心84家,其中国家级示范生产力促进中心8家,省级重点生产力促进中心11家;科技风险投资机构30多家,技术检测机构125家,专利代理机构12个,各类技术贸易机构1300多家,初步形成了比较系统的科技创新研发服务体系。通过科技项目的实施,培养了一批领军科技人才,特别是青年科技人才创新专项,2008年新资助126名青年博士开展创新研究,自2001年设立以来共资助767名青年博士。2008年,全省新增“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6人;共有5项科技成果获得国家科学技术二等奖。一系列支持科技创新发展的政策和措施,使得我省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稳步推进,科研条件的不断改善,有力地促进创新能力的提高。据统计,2008年福建省有59个市、县(区)通过全国科技进步考核,5项科技成果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奖,200项成果获得省科学技术奖。

加大科技投入,增强产业竞争力。各级政府为确保科技先行的目标,加大了科技投入力度,支持企业创新,增强了我省产业竞争力。2008年,省级科技投入按不低于10%递增,总投入达到5.72亿元;设区市一级科技投入比上年增加15.3%;全省工业企业技术开发经费支出172.51亿元,比上年增长18.7%,其中用于新产品开发112.17亿元;首批54个省自主创新产品获得认定,政府采购自主创新产品制度不断健全。科技投入的增加、政府支持力度的加大,大大提高了我省产业竞争力。2008年,我省企业通过技术创新,采用新工艺,生产新产品,创造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全省工业企业拥有新产品项目数3.33万个,比上年增长15.9%;实现新产品产值2248.35亿元,比上年增长16.8%;实现新产品销售收入2207.06亿元,比上年增长16.4%;实现新产品利税总额258.11亿元,比上年增长15.5%。全省软件业实现销售收入300亿元,比上年增长36.4%,有26家软件企业全年销售收入超过1亿元,新增通过认定的软件企业119家,累计569家,福大自动化、星网锐捷、新大陆、福富、南威、瑞芯6家企业进入全国软件百强;榕基、新大陆、东南融通3家企业列入国家规划布局内重点软件企业;实达科软、亿力、柏事特、东南融通和恒锋5家企业通过计算机信息系统集成一级企业资质。新增通过登记的软件产品591个,累计2827个。

实施项目品牌,凸显带动效益。福建省政府持续深化项目带动和品牌带动,提升了海西发展活力和先行优势。2008年安排重点项目500个,建成投产120个项目,开工建设150个项目,分别比年初计划增加20个和50个;一批产品、服务、区域、科技品牌脱颖而出,中国名牌产品、中国驰名商标总数达177个,连续4年保持全国第5位。紧紧围绕重点和新兴产业及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关键技术问题,精心组织实施科技重大专项,研究开发核心技术。2008年,新启动或滚动安排了竹纤维纺织材料、液压传动技术、建筑节能、粮食育种、食用菌、蔬菜产业关键技术、科技富民“一县一业”科技示范等7个科技重大专项(专题),资助总经费达6800万元。2004年以来,我厅共组织实施了32个科技重大专项,累计安排科技经费近3.18亿元,聚集、吸引社会各方面投入20.6亿元,这些项目的实施共获得发明专利等200多项、标准18项、植物新品种权12个、新药证书3项,推动了12个重大项目列入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突破了一批关键共性技术,创造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要技术成果,有力提升了科技支撑引领经济社会发展的水平,提升了我省科技综合实力。根据科技部最新统计,我省综合科技进步水平居全国第8位,较上年提升3位,其中科技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指数居第5位、高新技术产业化指数居第6位。

支持高新技术,促进产业化发展。在有关科技政策的支持引导下,2008年,我省高新技术产业依靠科技创新形成的核心竞争力获得稳健的发展。去年全省高技术产业实现增加值498亿元,增长19%,比全省工业增加值高出近4个百分点。万利达、顶点软件、福耀玻璃、南安三晶硅、闽东亚南电机、先创电子、苍乐电子、安特半导体、源光亚明等89家企业正式通过福建省2008年第二批高新技术企业认定,至此,福建省已有330家企业重新获得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其中,福州市123家、厦门市123家、漳州市26家、泉州市23家、三明市12家、龙岩市9家、南平市8家、宁德市4家、莆田市2家。在各类科技扶持政策的促动下,科技型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不断提高,成为科技创新的主体。在2008年度福建省科学技术奖科技进步类获奖175个项目中,由企业参与完成的有84项占48%,其中,以企业为第一完成单位的有55项占31.4%,比上年分别提升了9.2个百分点和4.5个百分点。

加快信息化建设,实现“两化”融合。我省信息化建设在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下、以“数字福建”项目实施为契机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并带动工业化的发展,有力地推进了我省国民经济又快又好的发展。我省“288”工程建设取得重大成效,积极引进台湾企业信息化技术和经验,全省已有20多家台资信息化服务商落户厦门、福州等地。企业信息化水平得到巩固,处于全国先进水平行列。2008年,我省企业信息化水平平均得分为42.5分,比2005年增长24.7%,我省企业信息化对GDP增长的贡献率达到37.41%,位居全国前列。2008年“数字福建”建设取得新突破。省级网上审批系统建成开通使用,共有45个参建单位395项审批事项基本实现在网上办理;依托政务网和广电网建设覆盖全省的省、市、县、乡综合性应急视频会商指挥系统,是我国最大的视频指挥体系;省超级计算中心计算能力理论峰值达到13.58万亿次/秒;全省共建成乡镇、村终端站点14445个,其中,乡镇终端站点1103个,建点比例为100%,行政村终端站点13342个,建点比例为93.57%;充分发挥969155农业服务热线窗口作用,为广大农民提供优质、高效、快捷的信息化服务。信息化建设带动了工业化发展,有力促进“两化”融合。2008年,全省信息产业实现持续平稳增长,为全省经济增长做出积极贡献,全年实现销售总收入3100亿元,比上年增长18.7%;实现增加值1000亿元,同比增长20.1%。其中,信息产品制造业实现销售收入2200亿元,同比增长16.7%,实现增加值500亿元,比增17.6%,出口达到184亿美元,同比增长24.3%,增速比上年提高7.8个百分点,占我省外贸出口总额的32.5%。软件业预计实现销售收入300亿元,比增36.4%;全省LED和太阳能光伏产业发展迅猛,从事LED和太阳能光伏产业的企业已超过150家,全省LED和光伏产业产值超过100亿元,成为信息产业新的经济增长点,发展规模跃居全国前列。

推动科技合作交流,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在巩固已有科技合作交流成果的基础上,我省科技合作交流事业继续走向全面发展。2008年,我省实施了一批省级国际(闽台)科技合作项目,有8个项目列入科技部政府间科技合作计划和国际合作计划。闽台科技合作上新台阶,与台湾建立了涵盖高校、科研、科技园区和高科技企业,涉及20多个学科领域的合作关系;台湾科技企业育成中心、闽台花卉高科技园、国家支撑计划“台湾农业新品种新技术引进创新研究与示范”项目等建设均取得突出效果;扶持建设了台湾学者创业园、科技合作示范基地、农业科技园区等,为闽台科技合作、产业互动提供了平台。海西区域科技合作得到拓展,建立海峡西岸科技协作联盟,积极参加泛珠三角区域科技合作,推进我省与兄弟省市之间的科研合作与共建。积极组织科技展团参加“6•18”、“9•8”、北京科博会、深圳高交会和东盟博览会等展会活动,探索建立常态化的科技成果对接转化机制,全年推动达成产品代理30项,对接项目128项,项目投资总额近18亿元。科技交流合作促进了科技成果转化。福建凭借北京“科博会”、“6.18”中国•福建项目成果交易会、厦门“9.8”国际投资经贸洽谈会等平台,开展项目产品推介,促进了高新技术产业化发展,构筑产业化和招商引资平台。2008年第六届6•18就实现对接项目4685项,同比增长1%,实现总投资865.5亿元。其中合同项目2939项,同比增长7%,实现投资额597.7亿元;达成协议1746项,投资额267.8亿元,其中项目成果对接4254项,总投资819.4亿元;企业技术需求对接431项,总投资46.1亿元。新能源与节能减排技术、建筑、光机电一体化领域的项目对接增长最快。还成功对接闽台项目66项,其中合同项目37项。

加强产权保护,扶持品牌建设。2008年1~10月,全省专利申请受理10340件,同比增长11.71%。其中,发明专利申请2133件,同比增长22.80%;实用新型专利申请3943件,同比增长24.62%;外观设计专利申请4264件,同比下降2.09%。在三种专利申请中发明专利申请占20.63%,实用新型专利申请占38.13%,外观设计专利申请41.24%。全省专利授权6628件,同比增长3.53%。其中,发明专利授权420件,同比增长60.92%;实用新型专利授权3250件,同比增长21.50%;外观设计专利授权2958件,同比下降14.66%。在三种专利授权中发明专利占6.34%,实用新型专利占49.03%,外观设计专利占44.63%。为深入推进实施商标品牌带动工作,2008年福建省工商局共认定335件上一年度福建省著名商标,我省著名商标总数达1464件,品牌带动、商标富农等工作成效突出。

三、借助“科博会”平台,展示福建科技发展风采

从2001年的第四届科博会到2008年的第十一届科博会,福建省连续八年组团参会,共组织了近391家企事业单位602个项目参展,签订合同及合资意向总金额达25.37亿人民币。通过“科博会”这一平台,展示我省高新技术成果和我省经济社会发展中科技创新的引领作用,宣传我省投资环境,拓展我省对外科技合作与交流的领域,推动我省科技成果转化及先进技术的引进,提升我省科技创新和自主创新能力,服务于海西经济区的建设和发展。

今年,省政府决定,由省科技厅牵头,联合省发改委、省经贸委、省外经贸厅、省信息产业厅和省知识产权局等有关部门组成福建代表团参加第十二届北京“科博会”。代表团由福建省科技厅厅长、党组书记庄荣文博士为团长,有关委、厅(局)领导为副团长,代表团来自省内企事业单位、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等76个单位,约100多人。共征集119个项目列入“福建科技项目招商指南”,其中有50个项目在展馆展出。展位面积为120平方米(福建展馆设在北京国际展览中心的8号馆)。福建参展项目分为6个主题,分别是电子信息与现代通讯、生物工程与医药技术、节能减排与环境保护、新材料与新能源、现代农业与绿色技术、现代工程与先进制造技术。

今年,福建省根据第十二届科博会“科技创新•引领发展”的主题,紧紧围绕本届科博会活动内容,根据福建省产业发展状况,认真组织了一批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有产业化前景或已取得良好产业化成果的项目产品参会。本届科博会我省的参会项目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体现了我省高新科技发展和自主创新的能力。我省参会项目中,共包含现代工程与先进制造技术项目33个、电子信息与现代通讯项目21个、现代农业与绿色技术项目20个、新材料和新能源项目15个、生物与医药工程项目15个、节能减排与环境保护项目15个。招商局漳州开发区创大太阳能有限公司、福州大学、福建省一条龙电机有限公司、福建省莆田市中涵机动力有限公司、福建智舟科技有限公司、福建中医学院附属人民医院等单位所报的项目反映了我省在新材料和新能源、生物与医药工程、环境保护等多个高新技术领域的发展水平。

招商局漳州开发区创大太阳能有限公司是中国科技发展集团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公司积极投身中国的太阳能产业,业务单元覆盖SnO2导电玻璃基片、太阳能应用等产业链的关键环节,致力于成为领先的可再生能源应用解决方案供应商,用先进的绿色环保技术改善人们的生产和生活,以科技成就绿色梦想。公司将引进14条SnO2生产线,填补中国在此技术领域内的空白。公司自主开发的离线式化学气相沉积二氧化锡(SnO2)导电玻璃产业化关键技术,具有投资成本低、制备工艺简单、原料供应充足、容易推广复制等优点,有助于推动有国际竞争力的中国SnO2导电玻璃产业的形成,为打破目前日本垄断全球二氧化锡导电玻璃市场的局面、完善中国薄膜太阳能电池上游产业链提供关键技术支撑。

福州大学的“出生缺陷产前快速筛查系统”项目旨在研制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适合中国国情的出生缺陷筛查系统。该系统由“金标免疫层析试条智能测试仪”和“出生缺陷产前筛查软件”两部分组成,以中国人群为测试样本,可在普通孕妇中大面积开展,尤其适用于基层医院做唐氏综合征、神经管缺陷普查的出生缺陷普查。该系统将科学地进行产前筛查,防止和降低畸形胎儿的出生,提高出生人口素质。
福建一条龙电机有限公司是电动机、发电机(组)和微型冰箱的专业制造商。公司系中国国际商会会员企业,具有自营进出口权,技术先进,实力雄厚,拥有多项专利技术和自主知识产权。公司开发的“新型高效的制冷取暖机芯”技术,是新型吸收式制冷取暖两用技术,机构简单,安全可靠,无噪音,使用多种能源等特点,经过新技术回收系统改善了传热途径系统性能得到升级,传统浪费和消耗的能量得到充分的利用,热效率达到150%以上。该技术已经转换为产品,投产三年,产品已经成熟,质量可靠,得到客户的普遍认可。

福建省莆田市中涵机动力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研发、生产柴油机油泵总成、零配件及从事汽车零配件国际、国内贸易的综合性公司,主要生产各类VE泵产品、发动机喷油嘴、节油器、活塞等上百种产品。公司具备国内一流的技术力量及生产装备,还拥有一个专业研发柴油发动机燃油喷射系统的企业技术中心,具有一定的科研及新产品开发能力,“电控VE分配泵研发”项目即是由公司自主研发的。该项目产品可对喷油压力,喷油量,喷油时间和喷油规律实现完全独立的自由调节,从而对燃油系统根据柴油机要求实现最佳控制,可满足国内汽油机国Ⅲ和国Ⅱ排放标准的要求。目前,公司已完成机械部分的前期开发,电控部分已启动。项目研制成功后,国内外市场前景广阔。

福建智舟科技有限公司是中国民营科技促进会芦荟产业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单位,国际芦荟科学协会(IASC)成员。公司一直致力于高新技术开发,不断在光机电一体化、生物工程、环保和新能源等科技领域进取攀登。公司自主研发的三坐标测量机、芦荟凝胶及其浓缩品千吨规模生产是国家级火炬计划项目,万向联轴器列入国家重点新产品,这些项目产品正在加速产业化进程。福建智舟芦荟产业起始于1993年初,现已发展成种植、加工、科研和生产为一体的新兴产业,已形成芦荟食品饮品、芦荟凝胶、全叶粉等原料、化妆护肤洗涤、芦荟花茶烟酒等系列产品。随着智舟研发LNG冷能等低温能源的回收应用,将进一步推动芦荟的低温深加工的发展。

福建中医学院附属人民医院是解放后福建省首家政府创办的公立医院,中医特色浓厚,是一所中西医结合优势突出,集医疗、教学、科研为一体的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为福建中医学院第一临床医学院。该院“名中医医案研究应用系统”项目以名中医医案研究为主线,以中医经典著作文献资源为依托,采用最新的计算机智能技术、数据仓库及面向服务的架构,应用SOA技术、三层结构和STRPT技术建立名中医医案临证关系要素数据库、中医经典著作文献资源数据库、名中医医案数据规整功能组件、研发出名中医医案应用分析系统、创建名中医医案数据仓库。该系统可以广泛应用于各大医院和高等医学院校的临床、教学、科研工作,利于促进中医临床学的快速发展。

福州大学的“光催化处理化工废水技术”项目社会意义重大,能解决废水的排放,保护环境,节约水资源,是一项满足国家节能减排战略需求的新兴技术。该利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专利技术,针对石化行业中量大、复杂、浓度高的工业污染废水,开发了臭氧偶合光催化石化废水深度处理技术,该技术核心是高效光催化剂、负载化技术以及独特光催化反应器单元设计。其中,中空多叶片状球型体载体、利用这种载体设计的光催化新颖装置和臭氧偶合光催化组合技术在石化废水中处理都是国内外尚未见报道的。

2、展示了我省产业发展和海西制造业基地建设。我省机械制造、电子信息等支柱产业方面的项目数量最多,其中现代工程与先进制造技术项目33个、电子信息与现代通讯项目21个。福建威驰机械制造有限公司、福建省南纸股份有限公司、辉煌重工集团有限公司、漳州卡乐数码科技有限公司、福建鸿博光电科技有限公司等单位的参会项目具有一定的自主创新水平。

福建威驰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是一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以木头破桐锯、节能高效超薄分锯机、高精度汽车配件的研制、开发、生产、营销为一体的现代化高科技型企业。在6.18中国海峡项目成果交易会上,威驰公司成功与美国佳亨机械有限公司达成共同开发研究、生产国家科技成果产品——节能高效超薄分锯机、木头破桐锯,该产品获国家专利,在节材、降耗、高效、安全等方面属国内外首创。公司继续致力于新技术的研发应用,意向与其他有实力企业、院所共同研发、生产多功能智能化原木分锯一体机。

福建省南纸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以生产新闻纸为主的大型制浆造纸企业,是520户国家重点企业之一。主导产品“星光”牌胶印新闻纸供应全国200多家报社和新闻出版单位,部分出口东南亚国家和地区,是福建省首批名牌产品之一,新闻纸的市场占有率居全国同行业前列。多年来,南纸瞄准国际先进造纸技术,以技术创新求发展,自主研发的项目“废纸浮选脱墨制浆清洁生产技术的开发”,开发出了对环境污染少的绿色化学品,项目开发投入生产后,预计通过使用白水处理后的澄清水(12000m3/d),吨浆节水量达8t水/t浆,同时减少纸机白水排放量、蒸汽用量和制浆漂白剂用量,年产生经济效益1207.5万元。

辉煌重工集团有限公司是一家拥有自营进出口权,集科工贸于一体、内外贸相结合的省级民营科技型企业,是清华大学,福州大学产、学、研校企合作单位,福建省机械制造业骨干企业之一。公司主要从事机械制造、生铁冶炼、精细化工、塑料等行业,为矿山、冶金、化工、机床等机械产品的设计、生产、安装调试提供一条龙服务,主要生产冶金成套设备的钢坯连铸连轧机、棒材轧机、冲床、平面二次包络系列锅轮减速机等产品。“辉煌牌”系列产品为“中国质量万里行”重点推荐品牌,是三明市政府确定的知名品牌。 公司自主研发的高精数控轧辊磨床可加工各种类型的曲线轧辊,主要技术性能达到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水平。

福建卡乐数码科技有限公司是政府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公司在生产DVD影碟机、MP3随身听、家庭影院等项目的基础上,集中研发力量,开始从事经营数码学习机、插卡式多功能学习机、教学投影机、家庭影院、电子产品的开发研制与生产。公司在深圳设立了一个研发基地和教学软件开发中心,编写的插卡式多功能学习机软件,已经通过了省质量技术监督局认可。研制成功的“教育之星”多媒体电子移动教室,基本一步到位地解决了当今信息化电教涉及的教育资源缺乏等问题。公司自主研发的多媒体点对点互动教学平台项目,是国际领先的高科技产品,是专门为商务会议、技术培训以及在中学、大学课堂授课而开发的。该项目产品使用高科技的光电反馈技术,用一把光笔就可以在投影画面上进行标注和进行随意书写,在投影画面上控制和操作电脑,让教师摆脱在课堂上面来回奔波的困境,有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福建鸿博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从事节能环保最新技术产品的研究、开发和生产的高科技企业。经营的LED和节能灯两大类产品适用于家居、建筑工程、道路照明和工矿厂房的照明与装饰,并畅销欧盟、澳洲、南美等市场。公司拥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制造检测设备和生产设备,研发中心与国内外多家LED、CFL研发机构实现技术合作。公司自主研发的高亮度LED应用照明产品采用新型热导管、优化设计光学一致性和光源集成组合等关键技术,开发散热性好、高光效、高可靠性和适用范围广的大功率组合式LED照明产品并实施产业化,已完成前期筹备工作,正式投产后可实现年销售收入2300万元。

3、凸显了我省区域特色产业的发展状况。参会项目中共有现代农业与绿色技术20个,体现了我省现代农业发展的水平以及闽台农业合作的经济社会效益。如:厦门大学的“西氏鲍引种及杂交育种技术”项目引进日本的优良养殖品种西氏鲍,对其驯化、扩繁并开展西氏鲍与本土养殖种类皱纹盘鲍和盘鲍的杂交育种,应用亲贝促熟技术、催产技术、种间杂交授精调控技术和分子标记辅助选育技术培育出种间杂交新品系,在养殖存活率和生长速度方面具有显著优势。福建省亚热带园艺植物研究中心是集科研、生产、经营一体化的机构,长期从事农产品种植、保鲜、加工技术的研究,中心参会的“澳大利亚可食膜保鲜剂的应用研究”项目成果具有易被生物降解、提高果蔬的质量、延长贮藏寿命等优点,已在香蕉、柚子、芒果、番茄等果蔬上应用,未来将逐渐地代替塑料袋对食品的包装。台湾金华科技有限公司的“台湾香草研发产业化”项目引种台湾香草新品种并进行示范推广,在国内率先攻克了无性繁殖技术难关,使无性繁殖系数达到85%以上,并引进大规模生产,对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带动农民致富有作广泛而深远的作用。

第十二届“科博会”福建代表团展出的项目技术领先,实用性强,体现了福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水平,彰显了福建省自主创新能力,反映了福建省在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创建海西创新型省份方面所取得的成就,展示了福建省科技创新的巨大能量和科技发展的美好前景。我们希望通过“科博会”这一国家级、国际性的科技大舞台,加强与省内外及海内外科技界、企业界的交流和合作。真诚欢迎各界朋友到美丽而富有活力的八闽大地来投资兴业,把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成为科学发展之区、改革开放之区、文明祥和之区、生态优美之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