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届中国北京国际科技产业博览会
The 25th China Beijing International High-tech Expo
第二届“中国北京高新技术产业国际周”总结
2012年05月02日    来源:科博会官网(www.chitec.cn)

在党中央和国务院的关心支持下,在国际社会和全国各地政府、高新技术业内人士的积极参与下,'99中国北京高新技术产业国际周取得了圆满成功。本届“国际周”通过多方面活动,介绍了世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战略和政策,推动了多领域的经贸合作与交流;展示了中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现状和未来前景,增强了海外投资者对中国高新技术产业的信心和热情;进一步确立了“国际周”作为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对外交流与合作世界级盛会的地位。
               
                                                                                 (一)
“99中国北京高新技术产业国际周”以丰富的内容、跨世纪的主题、众多的商机吸引了众多国内、国际参与者,53个国家和地区的政府、企业和专业代表团组、国际著名专家、学者、企业家、金融家,外国驻华商务、科技机构千余名国外来宾和我国数千家企业、科研机构、高等院校的代表参加了“国际周”的展览、经贸洽谈、报告演讲和科技旅游活动。
“国际周”展览会总面积12000平方米,设展位495个,其中外商展位93个。爱立信、美国通用电器、日本松下、IBM、瑞典先导技术集团等世界知名高科技跨国企业,德国拜尔、首钢莫托曼等一大批中外合资合作企业和国内经济技术开发区、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共350余家单位参展,集中展示了其在电子信息、现代通讯技术、生物医药、光机电一体化、环境保护、新材料和新能源、现代工程和先进制造技术、现代农业等领域的先进技术和产品。展品技术含量明显高于上届,卫星造像技术、遥感应用、森林管理、蜂窝纸箱等均属首次推介到中国;国内清华大学推出的10MW高温气冷实验堆模型,钢铁研究总院展出的超硬材料、生物医学材料,联想集团和北大方正展示的最新奔腾Ⅲ计算机等反映了我国在各相关领域高技术达到的国际水平。
“国际周”五大论坛--产业政策部长论坛、高新技术产业论坛、国际组织论坛、风险投资与金融论坛、中小企业科技创新论坛,汇集了85位国内外知名权威人士、专家、学者和企业家、金融家及国际组织代表到会演讲,各相关行业专业7300多人次到会听讲,并与演讲人进行了现场交流。
“国际周”举办的7场经贸洽谈内容丰富,气氛热烈,来自北美、欧洲、亚洲、非洲等50多个国家、香港、台湾地区的代表团、企业家和外国驻京机构近千名客商与国内高科技企业、经济技术开发区、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2000余代表就2000多个高新技术及产业的经贸合作与技术进出口项目进行了交流与洽商。
据不完全统计,国际周”期间,展览会现场达成技术成果转让、技术合作意向约5.1亿元人民币;经贸洽谈会达成经济、贸易、技术合作意向约2.54亿美元和1.98 亿元人民币;闭幕式正式签约27个合作项目,协议总金额达6.8亿美元。

                                                                               (二)
与去年相比,本届“国际周”的规模更大、层次更高,活动内容更为丰富。

1、 权威性更强

一是“国际周”举办者权威性增强。外经贸部加入主办、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作为顾问单位,扩大了“国际周”的国际影响,增强了“国际周”的国际权威性和科技权威性,为其成为国家科技、外经贸主管部门和北京市政府共同搭台、全国唱戏的国家级活动奠定了进一步的基础;
二是“国际周”参与者层次提高。十五位现职部长级领导参加五大论坛演讲,宣讲我国产业发展政策和高新技术产业对外开放政策,在境内外引起了极大的反响;应邀参加风险投资与金融论坛演讲的国内外著名投资机构、跨国公司总裁、金融家、专家、学者多达43人,世界著名风险投资机构摩根士丹利、美林(亚洲)、高盛(亚洲)的总裁、世界著名证券公司美国NASDAQ、香港大福证券、法国国家巴黎百富勤证券公司总裁或高级官员、微软、英特尔集团、中国光大集团、中国国际金融公司、中国经济技术投资担保公司总裁和著名经济学家分别从不同角度,系统介绍了风险投资机构对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支持、中国高新技术企业国际资金融通等方面的知识和国际经验,探讨了中国风险投资机制的建立与运行问题,受到国内高新技术企业、有关研究机构和国家主管部门的广泛欢迎和普遍重视。
    北京市市长顾问会议作为“国际周”整体活动的一部分,大大提高了“国际周”的层次和国际影响。十余位世界著名高技术跨国公司和金融机构总裁共同为北京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出谋划策,并参加国际周活动,形成了两会相互呼应,相互借势的很好效应。

2、 国际化程度更高

一是参会参展的国别和地区增多。参加第一届“国际周”的代表分别来自13个国家和地区,本届则增加到53个,分别来自北美、欧洲等高技术发达国家和亚洲、非洲等发展中国家和地区;
二是参会国外代表和国际组织层次提高,数量增加。美国、加拿大、白俄罗斯、韩国、土耳其等国家和地区分别派出18个政府、经贸代表团参加了本届“国际周”活动,其中包括白俄罗斯首都明斯克市市长、美国休斯顿市首席行政长官率领的政府代表团、美国GE公司副总裁率领的60多名高级经理代表团;联合国计划开发署、联合国科教文组织、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世界银行、欧盟、世界中小企业协会等6个国际组织分别派出高级官员到会发表演讲;首次被聘为北京市市长国际顾问的爱立信、摩根士丹利、日本-三菱银行、韩国现代、法国布衣格、伊藤忠、克瓦纳、香港新世界、香港贸发局等17家世界著名跨国公司总裁或其代表参加了国际周活动;
三是参会外宾人数增加。参加本届“国际周”各项活动的外宾千人以上,其中展览会接待来自法国、美国、瑞典、日本及非洲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观众约600人次;85个演讲人中,境外来宾54人,占63%,到会听报告的外宾达200多人次;来自非洲、亚洲、美洲等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近千名外商参加了“国际周”的洽谈活动。

3、 更具务实性

一是现场交易务实。“国际周”展览会展台交流洽谈十分活跃。据不完全统计,展览会期间达成贸易与合作意向项目上千个,其中开发区系统300余个;高校和科研院所技术成果转让项目230余个,技术合作及产品代理、销售意向500余个。组织7家中小企业参展的东京都政府驻京代表兴奋地表示,此次展览给日本东京都的中小企业带来了意想不到的效果,丸仲的垃圾焚烧炉、佳来的快速聚焦射像头、山田新技术的特种橡胶都有不少的合作意向和签约,明年一定组织更多企业参展。外经贸部EDI中心展示的4个网站,有一百多家中外企业到此登记,表示回去后立即传送有关信息上网。连续两年占据展览最佳位置的爱立信公司表示,要把参加“国际周”作为树立公司整体形象的一项重要活动,年年参加。

二是经贸合作洽谈务实。经贸合作洽谈范围更为广泛,含括以对外投资为主的中国技术成果转让与对外投资项目洽谈,以招商引资为主的投资贸易洽谈;多国或双边经贸合作为主的国际技术贸易与合作洽谈及中土、中韩等专场经贸洽谈;还有北京首次推出的政府采购与技术改造项目洽谈和科技成果拍卖会。参会中外客商十分踊跃,部分洽谈会场不得不扩展至场外。湖北、黑龙江、四川、江苏等省的企业专程派员来京参加经贸洽谈,南京、伊春、蓬莱、铁力、鹤岗等市则派副市长率团参加洽谈会活动,并取得了对外经贸合作的有效成果。山东蓬莱市与加拿大国家研究委员会代表团签定了合资合作意向书,涉及金额约600万美元;南通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同法国出口贸易协会达成合作意向,涉及金额360万美元;黑龙江伊春市同加拿大奥泊斯国际实业投资有限公司就生活垃圾无害处理项目达成约720万美元的合作意向。

三是演讲交流务实。五大论坛专题演讲报告紧密结合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现实问题,从理论到各国实践经验及具体运作办法做了系统阐述,受到高新技术及金融业内人士的普遍关注。此外国家经贸委、外经贸部有关业务主管部门对我国技术成果转让与对外投资有关政策、海外投资企业审批和管理、获取援外优惠贷款、境外投资项目外汇管理等经贸实务的介绍,对海内外客商投资运作具有很强的现实指导意义。

4、更具创新性

本届“国际周”在坚持去年首届展览、经贸洽谈、专题报告演讲三大版块的基础上,增加了一些新的内容和新的亮点。
● 首次推出产业政策部长论坛。国家经贸委、科技部、对外经贸部、国家计委、国家环保总局、中国科学院、国家开发银行、信息产业部、北京市政府、中国农业科学院等单位的10位部长级权威人士,从不同的侧面和领域对我国高新技术相关产业对外开放政策发表演讲,百余位外国来宾与众多国内代表到会听讲,并与部长直接探讨有关问题,在国内尚属首次。
● 在北京首次推出政府采购。“国际周”特设立政府采购项目和企业技术改造采购项目专场洽谈。会上推出了北京政府对外采购医疗设备和消防设备两大类27个项目,北京市政府采购办公室、消防局、卫生局等项目采购方与20余家国内外设备供应商进行了项目洽谈,英国、意大利、德国、美国、加拿大、芬兰、日本、新加坡等国的客商参加了洽谈。会上推出的27个政府采购项目和30余个工业企业技术设备改造采购项目全部达成供货意向,其中政府采购总值5900万元人民币,企业采购项目总值1、2亿美元。政府采购专场受到国内外有关人士的高度重视和好评,认为政府采购方式与国际接轨,公开、公正、公平,表示十分愿意参与竞卖。
●首次推出科技成果拍卖。“国际周”期间举办的科技成果拍卖是全国第一次科技成果专项拍卖会,成为中外媒体关注的焦点。拍卖会推出了26个竞拍项目,国内外23家企业参加了竞标。成交项目16个,成交率60%以上,成交总额884.9万元,其中,100万元以上的3项。本次拍卖会在科技成果市场化、产业化、国际化方面作了有益的探索,迈出了新的步伐。
●首次推出“中国中关村”整体形象。北京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组织联想、北大方正、清华紫光、科利华、时代集团等41家高新技术企业,北大、清华、中科院等重点科研院所以“中国中关村”整体形象参加展览,充分显示了中关村所具有的科技、智力资源优势和未来发展前景,引起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和浓厚兴趣。展览会四天期间,中关村展团共接待参观者5万人次。
● 首次推出科技旅游:科技旅游作为一个全新的旅游概念,在“国际周”首次推出,引起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和兴趣。来自日本、韩国、印度、美国、加拿大、刚果及台湾、香港地区和外省市的参会代表及北京市市民踊跃报名,饶有兴趣地参观了北京大学陈章良试验室、生命科学院和蛋白质工程及植物工程等国家重点实验室、锦绣大地农业示范基地、航空航天博物馆等科技景点,亲身感受了中国高科技发展的实力和良好的合作前景。目前,科技旅游正在成为北京市旅游业一项极具发展前景的项目,“国际周”闭幕至今,已有2000多人参加了这一活动。

                                                                               (三)
本届“国际周”取得了圆满成功,在社会各界产生了巨大的反响,为将其办成定期的高新技术产业世界级盛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1、 领导重视是本届“国际周”取得成功的基本保障

本届“国际周”从筹备开始即得到党中央、国务院领导的关心和重视。朱总理在美国访问期间亲自邀请美国商界参加“国际周”活动。“国际周”期间,朱总理亲切接见了参加活动的部分来宾;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全国人大副委员长邹家华、程思远,布赫,全国政协副主席李贵鲜以及中央有关部委、北京市委、市政府、人大、政协主要领导参观了“国际周”展览会,对“国际周”给予较高的评价,无疑是对“国际周”的巨大支持。

三主办单位领导对“国际周”极为重视,科技部部长朱丽兰、副部长徐冠华、李学勇,外经贸部部长石广生、副部长孙振宇、张祥和北京市委、市政府领导贾庆林、刘淇、林文漪、刘海燕、张茅、刘志华、衣锡群等直接参与国际周的组织工作,多次亲临现场指导,亲自向外界宣传“国际周”。向世界表明了我国政府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态度和决心,强化了此次活动的权威性。

2.准确定位是搞好本届“国际周”各项活动的重要前提

从“国际周”的创意始,组委会将“国际周”定位为:中国政府落实“科教兴国”战略,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国际合作的重大举措;中央科技、经贸主管部门和北京市政府在北京搭台,让全国唱戏,面向全世界的重大国际科技合作与商机展示活动;面向新世纪,探讨新科技的世界级交流盛会和技术贸易集散中心。各级领导明确提出要把“国际周”办成代表中国高科技领域最高水平的国际交往活动。基于以上认识,组委会始终严格按照国际化水准和国家级标志性活动的要求组织运作。
连续举办两届的“国际周”已在海内外产生较大的影响。多数参加本届活动的国内外来宾都认为“国际周”越办越好,并希望长期举办下去。美国休斯顿市等参会代表团一致表示,明年将组织更大的代表团全面参加“国际周”活动。爱立信、美国通用电气等一批世界著名高新技术企业表示,明年将带最新产品到“国际周”,全面展示其企业形象和与中国长期合作的姿态。据组委会对所有参展商的调查显示,认为本次“国际周”展览会很好、好的占75%;当即决定明年参展的占35%。

3.勇于创新是增强“国际周”生命力的内在源泉

本届“国际周”在创意、规划、布展、内容设置等方面都力图有所创新。不仅推出了政府采购专场、科技成果拍卖、科技旅游、科技书市等全新的活动,而且在已有活动板块中注入了新的内容,如在演讲中增加了产业政策部长论坛、国际组织论坛、中小企业科技创新论坛;在展览中推出“中国中关村”的整体形象;增加网上直播、网上咖啡屋等,使“国际周”亮点不断,高潮迭起。此外,整个活动布局、展览特装等外部环境设计都力图有所创新,与国际标准接轨。

4、各相关部门通力合作与相互支持是国际周成功的可靠保证

在“国际周”筹备及实施的各阶段,组委会各成员单位和相关部门充分发挥各自优势,主动工作,不计得失,协同作战,充分体现了中央和地方、全市各部门的团结协作精神。正是由于各方面的全力支持与主动参与,保证了“国际周”及期间举行的“北京市市长顾问会议”大型国际活动的圆满成

5.宣传到位是扩大“国际周”国际、国内影响的有效措施

本届“国际周”的对外宣传持续时间长、视角宽,力度大。早在“国际周”筹备前期,组委会就派出招商小组分赴北美、欧洲等发达国家,在当地政府、工商会及高技术企业等多层面宣传和推介“国际周”活动,全面介绍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政策和前景,并委托十几家国外代理机构在当地进行推介,大大提高了“国际周”的知名度;我国驻外商务处和科技处也在当地做了大量宣传推介工作。在国内,组委会分别在各省市驻京办、民营企业和在京高校、科研院所中进行了专场宣传介绍,并多次召开中外记者新闻发布会,与中外新闻媒体保持密切沟通,利用报纸、电视、广播及电子网络等渠道,开辟专栏、专版、专访等,全方位推介“国际周”,使得“国际周”的影响遍及世界。
“国际周”期间,到会采访的中央和北京及各地方新闻记者500多人,美国广播公司、美联社、路透社、日本共同社等国外30余家新闻媒体派记者到会采访并报道了国际周盛况。中央电视台13个栏目到会采访,“新闻联播”连续四天报道了“国际周”活动,人民日报、经济日报、中国日报、国际商报、北京电视台、北京日报等都在重要版面、全面报道“国际周”活动。
    
                                                                              (四)
本届“国际周”虽获得较大成功,但与其高新技术产业世界级盛会的定位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主要表现在:规模虽大于上届,但高科技含量的产品和项目仍显不足;参会国际化虽有大幅度提高,但全国代表性程度仍不够高;金融、风险投资演讲影响很大,但金融、风险投资对参会项目的支持力度仍不够有力。
有鉴于此,我们建议:
1、进一步确立“国际周”作为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国际交流与合作世界级盛会的权威地位。将此活动作为国家推行“科教兴国”和“科技兴贸”战略的重要形式和场所,加强主办单位的组织领导和策划沟通,提高活动的国际性、全国性、权威性。
2、进一步丰富和提高“国际周”的深刻内涵。充分利用“国际周”提供的舞台和机遇,下力量组织代表中国高新技术产业最高水平的企业和对外合作项目参展参会,在提高“国际周”高科技含量的同时,促进国家高新技术产业与对外合作项目整体水平和层次的提高。
3、加大全国各省市参会参展比例。组织宣传推介小组分赴国内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重点城市和高科技园区招商招展,在全国范围组织项目参加政府采购、经贸洽谈和科技成果拍卖。
4、报告演讲在保持高层次、权威性基础上,在“精”和“实”上多作文章。适当减少演讲会场次,进一步提高档次;增设高技术发达城市“市长论坛”和风险投资重点项目发布与合作机会洽谈,提高金融、风险投资机构与国内高科技企业合作的实效性。                 
“99中国北京高新技术产业国际周”虽已闭幕,但它在国内外产生的影响还在继续,它为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已经显现,其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国际合作的滞后效应也将延续。有理由相信,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关心支持和主办单位的领导下,经国际、国内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和积极参与,“中国北京高新技术产业国际周”定能办成中国高科技领域最高水平的世界级交流与合作的盛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