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实习生 于思奇
“云计算已成为IBM2015年路线图中四大核心发展规划之一。预计2015年,IBM的云计算收入将达到70亿美元。”在近日举行的第四届中国云计算大会上,IBM大中华区云计算事业部总经理王胜航在谈及未来几年IBM云计算业务发展规划时如是说。
在规划与数字的背后,是IBM在中国云计算市场实践的提速。
云计算“突飞猛进”
“2009年,业界还在相互探讨如何定义云计算。2010年,云计算就迎来了它最早的一批客户,而2011年大型企业已经开始使用云计算解决其实际问题了。”IBM 副总裁Paul Moung 在IBM云计算高峰分论坛上,形象地勾勒出云计算几年间的“突飞猛进”。
“在美国,一个大的航空业IT服务外包提供商,其应用管理人员只有5个,而中国的同类企业从数字上来讲,可能是数量级的差别。”IBM中国开发中心首席技术官兼创新工程院院长毛新生说。
他指出,这种差异就来自云计算。
不过,随着过去几年云计算的飞速发展,国内很多城市已经开始意识到云计算的重要性,譬如北京“祥云计划”、上海“蓝云计划”以及广州“云海计划”等相继实施。
今年5月4日,国家级规划——“中国云”产业发展更是获得国务院的批准。预计未来3年,中国云计算产业链的产值规模将达到2000亿元。
国内对云计算呼声如此之强,到底为何?王胜航的这句话或许可以为此作注解:“云计算不只是技术,它是技术跟商业的结合体。它可以帮助企业通过节省成本、加速新品上线等来实现商业价值。”
谈及公有云和私有云的区别,王胜航表示,私有云就是企业内部在降低总体管控成本的同时,保证其IT构架更灵活,不管遇到任何变化都能更好地适应,而公有云则是产业链的整合,是与客户更好沟通,把产品推出去实现商业价值。
因此,“它们一个是如何省钱推动企业向前发展,一个是直接创造价值。”王胜航总结道。
也正因为云计算可以给企业带来可观的商业价值,国内的云实践才会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
成功并非易事
但是,“在国内,云实践才刚刚起步。”IBM全球企业咨询服务部应用创新服务中国区首席架构师王静玺对《中国科学报》记者表示。
他向《中国科学报》记者透露,国内某著名家电零售企业正在通过与IBM合作打造自身商业云平台,这也将成为国内云实践的范例。
据悉,这家企业希望借此实现的目标是,10年内旗下购物网站能保持年复合增长率50%的增长,至2020年销售规模位居行业第一。
此外,IBM还携手国家统计局、交通银行、上海电信、新奥集团等政府部门和企业,打造了“统计云”、“系统运维云”、“金融云专区”以及“泛能云”等,这也是IBM近两年来在中国云计算市场上深耕细作的结果。
目前,越来越多的企业准备迈出自己云实践的步伐。
对此,王静玺表示,虽然云时代已然到来,但云实践的成功也并非易事。一方面,需要有完整、系统化的商业规划;另一方面,还需要合作伙伴具有权威性和凝聚力。
不过,行业龙头往往会缺乏革新的动力。因此,IBM在选择合作伙伴时,往往会选择行业中排名前列但并非第一的企业。而这样的一个云平台,也可以在投资与合作的机制下建立起来。
除此以外,王胜航还强调“云的转型是个旅程,并不是一蹴而就的,绝不是几台电脑加几台服务器就能成为云。它是一个过程,需要从企业业务标准化、IT标准化等一步步走下去。”
他同时也坚信:“不管企业现在走到哪一步,只要它选定目标并一直走下去,IBM都能帮它实现最终的商业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