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届中国北京国际科技产业博览会
The 25th China Beijing International High-tech Expo
战略性新兴产业面临四大问题
2012年05月31日    来源:人民政协报

“我国要在未来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必须加快发展和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掌握关键核心技术及相关知识产权,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全国政协常委、教科文卫体委员会主任、中科院院士徐冠华在日前举行的第15届科博会——2012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论坛上表示。

但是,徐冠华注意到,目前我国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过程中存在诸多困难和问题。

一是同质化和重复布局,造成技术重复引进、布局雷同和低水平竞争,带来产业缺乏竞争力和产能过剩的隐患。

二是产业化链条缺失,造成高技术产业都位于价值链的低端,基础设施建设和标准制定、中试和检测平台建设落后于产业发展。

三是核心技术缺乏,产业发展有空心化的危险。在技术储备不足的情况下,走低水平组装加工路线,盲目扩大产能,产品质量低、成本高,不能形成有效的市场竞争力。

四是科技资源分散,科技和产业力量分散。在军口和民口、中央和地方、各个部门之间利用市场力量实现有效整合不足,部门之间的利益格局限制资源共享,不利于形成产业规模。

“因此,我们要进一步研究如何充分利用市场机制力量加快新兴产业发展。”

徐冠华认为,市场机制作为经济和社会系统配置资源的有效制度安排,在产业发展的科学布局、产学研结合、核心技术研发、形成产品市场竞争力等方面发挥基础性作用。“市场是解决新兴产业发展所面临问题的一个关键。”

在徐冠华看来,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选择非常关键,“选对了跨越发展,选错了贻误时机”。战略性新兴产业应掌握关键核心技术,具有市场需求前景,具备资源能耗低、带动系数大、就业机会多、综合效益好的特征。

“中国经济要想在更长时间内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想要尽快走向创新驱动、内生增长的轨道,必须在战略决策、自主创新、领军人才和产业化4个方面储备和努力。”徐冠华说。

2010年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发布以来,各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积极响应。尤其是加强宏观引导、加大要素支持、加快体制改革、强化自主创新、积极培育市场、开展国际合作等六大政策措施的初步落实,促使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实现了良好开端,形成了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新能源、高端装备等重点产业及其新的发展态势。

展望未来,徐冠华对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非常有信心。他说,这是源于对中国经济发展前景的高度认同,也基于中国发展新兴产业的潜在优势。

比如,多元化的市场资源是最宝贵的战略资源,有利于大批量生产和低流通成本的优势,科技积累和高智力劳动密集的比较优势,低成本研发和低成本复杂制造形成的竞争优势,以及集中力量办大事的组织优势和由此形成的技术溢出,都是重要的发展基础。

“只要把握好这些优势,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一定会快速发展。”徐冠华说。 (王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