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首页 > 贸促动态 > 市长国际企业家顾问会议 > 往届回顾 > 第九届顾问报告 > 正文
2012年05月21日 来源: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北京市分会
前言
首先,对4月中旬在青海省玉树县大地震中遇难的中国人民谨致以沉痛的哀悼。同时,衷心期待支援震灾地区及重建工程顺利进行,灾民早日克服悲痛,摆脱困境。
另外地震之后,以胡锦涛国家主席、温家宝总理为首的各级政府领导,迅速赶至灾区,亲临现场指挥,对此深表敬佩。
此次的世界经济不景气也渐渐越过了高峰,各国经济显露出恢复的迹象。其中,中国在国际金融危机发生后,政府及时提出了各种刺激政策并产生了显著的效果,在各先进国经济仍处于低迷状态中,去年超过了年初制定的8%的目标,达到了8.7%的惊异成长。今年预期也能达到较高成长。
中国在世界上以最快速度脱离了不景气,其秘诀在于危机当中全体国民具备的「高度危机感」的共识和政府的「迅速果断政策的展开」。在这里,对中国的政府领导人做出的英明决断表示高度赞赏和感谢。
现在,中国对世界起的作用在以往的「世界工场」上,又加上了「世界市场」的重要性。中国是「世界最大的需求创造国」,称之为「世界经济的救世主」也不过分。站在企业的立场上来说,现在的状况是如不将中国的成长战略纳入本公司的成长战略当中,就不可能期待将来的成长。
去年,日本最大的出口对象国从过去的美国转移至中国。中国的GDP总额今年前半年将超出日本跃升为世界第二位。日本曾在1968年超出了当时的西德成为世界第二位,隔了42年之久,现在这个位子将让给中国。但是,在日本却不能感觉到现在正面临于这样重大转换期的自觉性和危机感。无论在政治方面还是在经济方面,社会整体被笼罩在浓重的闭塞当中。而且我认为,改变这样的状况所需要的,象烈火燃烧一般的内部能量还远远不够。这就是与中国不同的日本经济低迷的最大问题。
160年前拿破仑三世曾有一句名言「中国的觉醒,将动摇整个世界」。现在这个预言实现了。
对日本以及日本企业的持续发展来说,亚洲,特别是中国的存在是极其重要的,这是我真正的想法。
城市间的竞争和北京市的作用
这次顾问会议给我的命题是关于「北京市的今后发展」,以下谈一谈我个人的想法和经验。与其说是具体提案,倒不如说是对基本方向性的想法。如各位赐予坦率的批评和意见则不胜荣幸。
对于城市的发展来说,最重要且基本的要素就是,创造一个国内外人士涌跃前来的环境,也就是说「创造一个有魅力的城市」。
创造有活力的城市,就需要官民一心献计献策,共同努力,这对城市的发展是不可或缺的。城市要在所有方面对内外展示活力与魅力。
世界上,现在与其说激烈地展开着「国家之间的竞争」倒不如说展开着「城市之间的竞争」。奥林匹克的申办,国际会议的举办等就是其典型案例。北京在两年前举办了奥运会并获得了巨大的成功,现在应以此为契机做好将来飞跃的准备。所以召开奥运会本身不是终点,而应成为今后更大发展的出发点。为了将来的发展不断努力的城市和懈怠的城市经过10年后,当会出现很大的差距。
拥有在「城市之间竞争」中取胜的城市的国家,可以说将来也最具有发展的可能性。
东京1964年召开了奥运会以后,获得了很大的发展,但是现在,却因财政困难,面临交通、治安、环境等方面的深刻问题。有人预测东京将在4~5年后准落后于北京上海,10年后落后于新加坡而失去一时的鼎盛。
城市的盛衰与其国家的盛衰息息相关。可以说对一国的发展来说,城市的作用和责任是何等之大。
说起市场经济,人们会联想到国家之间、企业之间激烈的竞争。实际上,我们还要注意到城市与城市,地域与地域之间开展的激烈竞争的一面。
中国已经在国内有了「城市之间竞争」的实效,我认为在世界规模的「城市间竞争」当中已打下了可以取胜的良好基础。
中国的显著发展归功于政府领导人的先见性、指导能力,人们「向往富裕」的欲求成为动力,实际上国内各省市之间的激烈竞争已成为中国发展的「潜动力」。这一点是不可忽视的。特别是沿海地区各城市争先恐后的不断的「向富饶挑战」。其结果虽然产生了各地区经济发展不均衡,但是毫无疑问这个产生于国内的「城市之间的竞争」带来了中国的发展。
现在这个竞争也继续在东北3省、中部6省、西部12省•市之间以沿海地区为发展的典范而激烈的开展着。
我经常出差到中国各地走动,这种想法非常强烈。「地域间的差距」被说成是象征中国发展不平衡的「负的一面」,我对此以前就有不同想法。差距是发展的原动力,起到一个带动的作用。一个国家当中如有成为典范的富裕地区,尽快实现富裕的欲求则能带动起其他落后地区。
中国过去有「工业学大庆」、「农业学大寨」的口号。先发展起来的地域,成为典范牵动着落后地域。这在一个国家当中是件好事。
在亚洲过去也有过类似的现象。70年代,80年代日本的发展牵引了亚洲各国的发展,所谓「雁形经济」就是指这个。是指发展了的日本飞在大雁群的最前端牵引着相对落后的亚洲经济的发展,这种发展地域成为落后地域典范的事例也已经历史证明。
北京不仅要具有作为中国首都的功能,还要成为全国省市的典范。担负着其他地域典范的重大责任。
为此要在所有的方面进行持续的改革,不断的发展。在持续改革这一方面,北京应该成为名副其实的「不夜城」。
北京市作为典范应做的事
那么,下面我想谈一谈北京市为了成为全国各省•市和世界的典范应该做什么。作为前提,必须考虑到中国这个「国家的形象」和北京市的历史、文化,即「国情」。
将世界先进城市的建设经验、技术原封不动的移植到北京,并不一定能导致北京市的发展。作为中国首都的北京市,具有浓厚的中国国情。所以无视「国情」的改革犹如空中楼阁。过去,中国曾经有过「中体西用」(日本也有同样意思的「和魂洋才」)这个词汇。这就是在中国固有的历史文化基础上引进西方先进学问、技术的意思,在进行北京市的改革当中极其具有启发性意义。北京市的改革也是有必要沿着这个「国情」(「中体」)来进行,在这一点上是一个很大的启示。这就是,胡锦涛国家主席今年2月3日在中央党校进行的以「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为题的重要讲话。其内容虽然是对整个国家发展的提案,对首都北京市也是十分适用的。倒不如说北京市应该首先带头实践这个胡主席的讲话内容。
1,胡主席的讲话和北京市应做的事
①国际金融危机更加突出了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换的问题。经济危机的冲击表面上是对经济成长率的冲击,实际上是「对经济发展方式的冲击」。
→北京市应尽快确立朝向平稳较快经济成长的「城市发展模式」。建议编制一个包括经济•文化•市民的生活样式在内的21世纪北京市的综合前景,并由北京市长来发出这个信息。为了描绘这个蓝图,不只由北京市内部编制,还应通过审议会方式等广泛吸取市民的意见,并反馈到具体实施的方案当中。最重要的宏观政策是扩大内需以支持持续发展成长。北京市率先垂范,转换过去的依存出口型的发展方式,应将增加出口转换为增强内需的发展方式。北京市的内需比率(约60%)高于全国平均的约40%的水平。作为领头雁,应将此比率进一步提高至70~80%,尽快的达到先进国水平至关重要。
②加快推进产业结构调整
→将偏重重工业等第二产业的产业结构(约50%)转换为以服务业为主体的世界大城市的产业结构。在先进国家,纽约、东京等第三产业的比率为80%以上,这也是一个基准点。
③加快推进自主创新
→站在标榜「科学技术立国」的国家的先端,北京市应显示其模范能力和作用。通过培养精通科学技术发展和科学技术的人材,掌握经济长期发展的主导权,是北京市必须实施的重要举措之一。
④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北京应该尽快地转变为「环境先进城市」。为了使「环境学北京」的口号在全国扎根,北京市政府的责任重大。在节能减排方面应肩负起应负的责任和负担。东京也是走在国家的先端,提出了自己的地球温暖化对策,促进节能的对策。两年前北京奥运会时也大大提倡了「绿色北京」。持续保持这种运动是重要的。持续就是力量。
⑤加快推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特别是积极开展提高教育水平,扩大就业的措施。力图做到提高经济发展质量。这才是「以人为本」、「和谐社会」为核心的「科学发展观」的根本。
⑥加快发展文化产业
→建设与首都•北京相符合的「文化和艺术的首都」。世界各国人们聚集而来的都市毫无例外的都是文化•艺术高度成熟的城市。城市的活力不仅只靠经济力产生,文化力也是城市活力、魅力的源泉。
⑦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转换不仅速度重要,也需长期的远景。
→发展方式的转换是一场持久战。不可避免会发生与既得利益层相冲突。
2,北京建设「世界城市」不可避免的课题与对策
①「水问题」的解决
北京要达到持续发展,「水」是生命线。水的问题对中国整体都是重要的课题。在人口集中的北京市特别是用水不足和水质的恶化成为北京市繁荣的最大的潜在障碍。
北京市不会可能期待自然降水量的增加,正因为如此更应该对世界发出「建设最好的节水城市」的宣言,加强产业和生活用水管理,奖励节约用水和循环利用等。比如,北京市目前因成本和初期投资的负担,「中水」设施的引进比较缓慢。是否可以探讨,由北京市建设中水设施,并通过收取使用费来回收等新的政策。
随着城市的高度成长, 产业和人口集中于首都圈,东京过去也每年发生渴水现象,甚至出现了「东京沙漠」的说法。根本解决这种情况,就是必须投入源头水的水资源开发。就北京市而言,水坝,净水厂的建设规划是最为紧迫的课题,并在资金方面需要获得国家最大限度的协助。
②基础设施的建设
(1)交通基础设施
现在,由于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落后,不能满足市民上下班,上下学的需要,另外,由于人口的过度集中,造成交通阻塞对市民生活质量带来不利影响,成为提高国际大城市效率化,生产性的负面因素。
以举办奥运会为契机北京市相当高速地发展了地铁,营业公里数超过了200公里。但是在公共交通分担比率方面,公共汽车所占的比率仍很高。称之为世界大都市的东京,伦敦,巴黎,纽约等城市在公共交通方面,地铁的比率占90%以上。在运输能力之大,节能减排的抑制效果等多方面,铁路轨道是有效的运输手段,应尽快推进发展计划。另外,在东京,东京都内的地铁和周围地区的铁道线路的相互贯通,大幅提高了方便度。在建设•完善地铁时,必须十分关注和周围地区铁道的连接。
另外,虽然最近在城市地区有所减少,中国是有名的「自行车大国」。为了促进环境友好型的交通工具自行车的利用,避免事故,应模仿欧州各国研究加强自行车专用道路。
(2)节能关联
应尽快的引进太阳能发电系统。在北京市尽快设立引进研究委员会,在委员会制定具体数值目标,每年进行PDCA循环,有计划的发展。
另外,今后,对出售的公寓,规定设置太阳能发电系统的义务。不言而喻对引进太阳能应有奖励,有必要采取对初期投资发放补助金,免除房地产税等税金方面的政策性措施。在经济原则当中,若不采取能够回收投资的机制,就像是画饼充饥没有实效性。
(3)标志的多国语化(引进英语以外的语言标志)
为了建设多国籍•多语种人们向往的世界性城市,街角标志的外语,也有必要使用除英语以外的其他语言。另外,不仅是语言,包括儿童在内也能明显易懂的象形字视觉标志,还远远没有普及。北京市应召集来自世界各国的相关产业设计师,设计北京市的象形字标志,然后向世界宣布。
从上述内容,可以看出领导层对经济发展的持续性抱有强烈的危机感。以上措施在全国统一实施是有困难的。我想重复强调的是北京市首先应站在国家的先头,抱有率先垂范的自觉和责任,这个非常重要。
最后,日本曾经有一个叫寺田寅彦的有名的地球物理学者、随笔家。他在大正12年(1923年)关东地区遭受了「关东大震灾」之时,道出了一个警句「天灾总在人们不经意的时候降临」。大多数的日本人都记得这句话。他把社会比喻为高等动物,他说,电线交通网像神经、血管一样交织遍布的社会,只要一个地方发生了故障或毛病社会全体系统都将面临崩溃的危险。在大城市发生大地震之时,会造成不可收拾的大惨景。像四川省,青海省的地震会发生在何时何地谁也不能预料。大城市北京市的「防灾机能的扩充」也是当务之急。
主办: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北京市分会
建设运维:北京市贸促会信息中心
京ICP证12017809号-3 | 京公网安备10010200068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