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往届不同的是,第十七届中国北京国际科技产业博览会第九届中国循环经济发展论坛实现了矿泉水实名制。
5月15日,由新华社所属中国新闻发展公司、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同济大学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学院联合主办,新华社《中国名牌》杂志社承办的第九届中国循环经济发展论坛在北京召开,每位与会者都收到了一瓶带有标签的矿泉水。
会议的组织者通过在矿泉水瓶上签名的方式,号召人们从点滴做起,节约水资源。这也正与本届论坛水资源保护与循环利用的主题不谋而合。
水资源逼近红线
水作为循环经济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人多水少,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与生产力布局不相匹配,是中国的一个基本国情。
“我国水资源需求将在较长一段时期内持续增长,资源性、工程性、水质性缺水问题,在我国不同地区将长期存在。可以说,水资源的问题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现代化进程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瓶颈和制约因素。”水利部水资源司司长陈明忠指出,“中国的人均淡水资源占有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28%,2/3的城市都缺水,水资源供需矛盾十分突出。与此同时,水资源利用方式仍然相对粗放,一些流域和地区的水资源过度开发,引发了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
“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必须依靠循环经济,但我们没有更多的水量来支撑发展。”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戴晓虎指出,“中国可利用的水资源约为9000亿立方米,目前已用掉6300亿立方米。根据国家制定的政策,水资源的红线为到2030年全国用水总量控制在7000亿立方米以内,如今正迫近红线。”
水处理还停留在治污阶段
随着对循环经济的立法和大量的实践,中国对水资源的循环利用取得了可喜的进步。不过,在高速工业化和城镇化强劲刚需的压迫下,水资源仍然捉襟见肘,水问题给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带来的困扰日益加重。“1994年,国家开始治理淮河。现在看来,淮河局部治理取得了成绩,但其他的流域和水系,甚至过去污染不算严重的黄河,污染问题却慢慢严重起来了。”全国工商联环境商会秘书长骆建华感叹道,“不仅仅是地表水,地下水也陆续遭到污染。”
戴晓虎向观众展示的图表同样发人深省——中国用了20年的时间治理劣V类水质,而且,对III类、IV类水质主要探讨的还是化学污染物指标,而发达国家关注的则多是水中微生物种类和数量。他认为,中国的水处理还处于控污阶段,讲得最多的是“化学物质在水体里面的多少”。
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治理水污染应从源头抓起。“水的污染有三个源:城市、工业、农村。工业上,过去多讲谁污染谁治理,但很多企业根本不去治,或者搞了设施也不运行,还采用暗管偷排,所以应采用第三方治理的方式;城市也要推行一种模式,让政府与企业合作起来;农村怎么办?我觉得农村的水治理需要各级政府的投入。”骆建华说。
循环利用需要全民参与
“习总书记提出的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保障水安全基本思路,第一条就是节水优先。”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水资源所所长王建华认为,“节水是解决水资源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出路。”
他分析认为,对于华北地区来说,用水效率已经比较高,如天津市的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已低于日本的水平,因此,华北地区完全通过节水来迅速解决水供需矛盾是比较难的,须通过南水北调,逐步实现这个区域的水平衡状态。“但是,最终解决各个地区的水问题,最核心、最根本的途径还是节水。”他说。
“在专家层面和国外也有这种观点,一个是人跟水调,一个是水去找人,这当中确实有一些具体的情况,但总体来说,节水肯定是优先的。”戴晓虎表示认同王建华的观点。
节水更需要全社会的参与。陈明忠认为,应从理念、方针、监管、技术、市场机制、公众参与等六个方面开展节水工作。他介绍说,经过十多年的努力,水利部会同全国节水办、国家发改委、工信部、住建部等有关部门,组织开展了100个国家级节水型社会试点和200个省级节水型社会试点建设,开展节水综合行等宣传活动,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引领作用。
陈明忠表示,今后要加大力度营造更好的社会舆论氛围,引导公众积极参与节水型社会建设,把水情、节水教育纳入国民素质教育体系,宣传科学用水、节约用水的生活、生产方式,增强公众的节水意识,提高节水技能,建立公开透明的参与机制,保证公众广泛参与各项节水工作的监督、管理,增强公众的参与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