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届中国北京国际科技产业博览会
The 25th China Beijing International High-tech Expo
吹响自主创新“进军号” 发出知识产权“最强音”
2018年05月23日    来源:中国知识产权报

从陪伴儿童成长的AI早教机器人到绿色出行的新能源汽车,从“海翼号”水下滑翔机到“探索4500”水下机器人……5月17日至20日,一大批便民科技成果和国之重器亮相京城,在第21届中国北京国际科技产业博览会(下称科博会)上与观众见面,让人们深深感受到创新和知识产权为生活带来的便利,为产业带来的变革。

“此届科博会面向世界科技前沿,准确把握国内外科技发展趋势,助推中国原始创新。”近日,科博会组委会有关负责人表示,第21届科博会聚焦国家战略和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需求,集结了众多高精尖技术成果,促进优质的自主知识产权项目加速成果转化。

知识产权 点亮高精尖产业

在国际海洋科技与海洋经济展区,“蛟龙号”载人潜水器、万吨级海警船等展台前人气颇高,不少观众在参观时纷纷拿出手机与这些重大科技成果合影。

“‘海翼号’是我国自主研发的水下滑翔机,能满足我国海洋环境监测、资源勘查等需求,这一自主创新成果让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二个具有跨季度自主移动海洋观测能力的国家。”展区现场,一位工作人员忙着向观众进行讲解,据他介绍,“海翼号”水下滑翔机是由中科院沈阳自动化所研制,是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型水下观测平台,曾创下我国水下滑翔机海上工作时间最长和航程最远的纪录。

此外,目前世界上最小的32线激光雷达、代号“鲲鹏”的新一代喷气式重型军用大型运输机运-20、国内首颗由高校学生自主设计、研发和管控的纳卫星——“丁香二号”等自主创新成果也都在科博会上悉数亮相。

“这些突破性创新成果展现了我国自主创新的强大能力和自主知识产权的不凡实力。”科博会组委会有关负责人表示,近年来,我国高精尖产业迅速发展,取得了一大批达到或接近世界先进水平的创新成果,这些成果拥有中国专利,且绝大多数为发明专利,推动我国高精尖产业实现了由跟跑、并跑到领跑的重大转变。

比肩国际 助力打造“中国芯”

目前,我国集成电路和芯片的发展受到全球关注,第21届科博会的特色之一就是助力打造“中国芯”。在展区现场,紫光集团展示了从“芯”到“云”的高科技产业生态链。

“紫光集团致力于发展成比肩英特尔、三星、台积电的半导体巨头,我们计划10年内在芯片制造领域投资超1000亿美元。”紫光集团有关负责人表示,紫光旗下长江存储曾耗资10亿美元、打造1000人的团队、历时2年研发出了国内第一颗三维闪存芯片,使中国进入全球存储芯片第二梯队,此次参展的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长江存储32层三维NAND闪存芯片就是紫光集团近年来自主创新的成果。

目前,紫光集团拥有专利总计超过1万件,公司研发的技术还曾获得3项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国家技术发明奖和3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目前,紫光集团已成为中国最大的综合性集成电路企业,全球第三大手机芯片企业。

与此同时,世界互联网领先科技成果——寒武纪1A处理器、展锐SC9850KH及云计算、智能芯片领域的关键技术产品也在此届科博会进行了集中展出。

军民融合 推动交流促发展

“军民融合是国家战略,既是兴国之举,又是强军之策。”科博会组委会有关负责人介绍,第21届科博会首次设立军民融合科技成果展区,展示先进的军地合作项目,促进军民科技资源开放和军民两用技术相互转移。

“这是我国第一枚真正意义上的民营火箭,也是世界第二个取得飞行成功的民营火箭的国家。”展会现场,北京星际荣耀空间科技有限公司有关负责人表示,2018年4月5日,“双曲线一号”火箭在海南成功发射,实现了固体火箭发动机的空中试车,并对先进固体火箭发动机技术、一体化结构设计技术、快速测试发射技术、商用电气设备应用技术、虚拟试验应用技术进行验证。而这个项目则采用了“科技创新+军民融合+产业生态+互联网式快速迭代”的新型研发模式,使总体方案设计、电气与结构设计生产、火箭发动机研制配套以及全箭总装与测试得以迅速完成。

“现在越来越多的民营企业进入军工领域,且部分民用技术,如信息领域已经领先于军用技术。”重庆军民融合协同创新研究院副院长谢更新表示,在军转民过程中,技术转让或出售给相关民用企业,能够最大化实现国防知识产权价值。

据了解,截至科博会闭幕当天,共签署科技合作项目21个,签约金额156.87亿元。科博会组委会有关负责人介绍,这些签约项目主要集中于自主知识产权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凸显了高精尖产业导向,将我国原始创新能力和知识产权实力充分展现在世界面前。(韩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