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北京国际文化创意产业博览会(文博会)官方网站名称 中国北京国际文化创意产业博览会(文博会)官方网站名称
中国北京国际文化创意产业博览会(文博会)官方网站

主展场:国家会议中心前广场 2020年9月上旬     | 详细时间 | 交通路线

English

中国北京国际文化创意产业博览会(文博会)官方网站徽标 中国北京国际文化创意产业博览会(文博会)官方网站徽标

所在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媒体报道 > 正文

第八届北京文博会中国影响力企业品牌文化论坛召开

分享到: 2013年11月14日  来源:中国文化报 第4版

《中国品牌文化影响力500强报告》首次发布

由中国人民大学与对外经济贸易大学联合有关权威机构编制和发布的《2013中国品牌文化影响力500强》报告,于11月6日在第八届北京文博会中国影响力企业品牌文化论坛活动现场揭晓。报告包括了我国北京、上海、浙江、广东、香港、台湾等地500个品牌,海尔、国家电网、联想、宝钢、中国平安、工行、同仁堂、阿里巴巴、贵州茅台、凤凰卫视位列报告前十强。该报告是在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和党的十八大关于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决策部署,将文化融入社会方方面面,结合我国企业“需要通过加强加快品牌建设,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培育并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质量竞争力、具有文化内涵知名品牌”的实际要求,为促进我国企业品牌文化建设的背景下应运而生的。

报告指出,2012年,世界经济排名第一的美国,品牌产品所创造的价值占GDP的比重达到了60%,同期的中国品牌产品所创造的价值占GDP的比重不足20%。中国要想实现更高水平的发展,离不开品牌企业与品牌产品的发展和贡献。因此,把品牌文化上升到战略高度对我国企业适应国内外激烈竞争的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报告涵盖了我国IT通讯、金融保险、食品饮料、医药保健、烟酒糖茶、家具家电等21个主营行业,500强品牌主要分布在东部与东南部,而西北、西南、东北等地的品牌数目较少。这表明我国品牌的文化影响力出现了较大的地区差异。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一方面是由我国地区经济差异造成的,比如相对来说,东部地区经济更发达,而西部地区经济落后一些;另一方面也与不同地区人们思想观念的差异有关,相对来说,我国东部和南部地区的人思想更为开放,开拓创新意识更强,而西部和北部地区相对封闭,创新意识稍弱。报告建议国家加大实施区域政策力度,促进我国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迎头赶上,缩小东西部地区、南北部地区的差距。

报告特别提到,品牌文化作为品牌的核心价值,是品牌的根,是品牌长期经营过程中形成的文化积淀和品牌个性,常被誉为“凝结在品牌上的企业精华”。通过该报告的发布,希望能够激励我国的企业重视品牌文化的建设。品牌文化与企业规模并不等同,任何企业都有成为明星的可能。相信不远的未来,随着我国市场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将会迎来更多丰富绚丽的品牌文化建设成果,品牌与文化、品牌与市场将会结合得更加紧密,企业的文化素质、市场经营能力也将会随之提升。

11月6日,中国影响力企业品牌文化论坛作为第八届北京文博会的组成部分,在北京京西宾馆召开。第九届、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成思危,经济日报原总编辑冯并,中国科协新技术开发中心主任王军,中国文化传媒集团党委书记刘杰,中国城乡建设经济研究所所长陈淮,国家发改委顾问办研究员、亚洲品牌协会执行主席周君,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副校长赵忠秀,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王亚星,北京品牌协会会长孟卫东,中国北京同仁堂(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张庆增等领导与专家、企业代表以及相关媒体出席活动。

本届论坛以“文化铸就品牌,梦想腾飞中国”为主题,旨在进一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提出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精神,结合我国企业“需要通过加强加快品牌建设,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培育并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质量竞争力、具有文化内涵知名品牌”实际需求而举办。论坛邀请了经济、文化领域的相关领导、专家学者、企业代表、媒体人士,重点围绕品牌与经济、品牌与文化、品牌与市场展开研讨。成思危、冯并、陈淮等分别围绕活动主题作了主旨演讲。

与会人士认为,该论坛通过积极开展品牌示范工程,以榜样的力量促进我国从商标大国向品牌大国、品牌强国转型,为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努力促进发展方式转变,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做出了贡献。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国国际品牌战略研究中心揭牌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是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国家“211工程”首批重点建设高校,商务部、教育部共建单位,长期从事国际经济贸易领域的教学和研究。为了适应国家改革开放与经济建设转型需要,引领国际品牌战略研究,进一步提升学校科研水平与学科体系建设,占领国际品牌战略研究制高点,为经济和文化业界提供前沿学术研究成果,增进国内外品牌建设和学术交流,经认真筹备,决定成立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国国际品牌战略研究中心,并在活动现场举行了“中国国际品牌战略研究中心”成立的揭牌仪式。成思危、赵忠秀出席仪式并揭牌。

成思危:品牌价值最重要的是质量竞争力

成思危在主旨演讲中提到,企业只有提高品牌的价值,才能够真正增加社会财富,只有增加了社会财富,才有可能更好地改善人民的生活,更好地增强国家实力。品牌价值最重要的是质量的竞争力。质量是广义的,其中包括知识产权,即版权、商标、专利等。其次是产品质量本身要有保证,在耐用性等方面要有保证。第三是在外观和设计方面要新颖,能够吸引消费者。消费者手里的钱就相当于一张选票,如果不能吸引消费者就不能得到这张选票。乔布斯的能量就在于不断推出新产品,不断改进产品设计,每一次改进都有新的吸引人的地方,所以有不少“果粉”不断地买他的产品,创新在设计方面是非常重要的。文化最重要的是体现价值观,价值观对名牌产品来说是非常重要的,这是一个商业信誉度问题。价值观最重要的是诚信,不要想着模仿别人和抄袭别人,或者做虚假宣传。现在有一些厂家跟外国的品牌差一两个字,或者商标设计得跟国外品牌类似,这种模仿绝对成不了品牌。

成思危说,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品牌不是只在国内得到认可,而要走向世界。如今一些中国人到国外名牌店门口排队购物,有的品牌就是因为大量中国人购买,才产生了高价格。如果中国品牌不能走向世界,只是关起门来做是没用的。中国经济总量现在是世界第二,但在世界知名品牌中中国的品牌还是很少的,所以要下大力气做这件事,把中国的品牌推向世界。几年前,国内一些企业成立了爱国者品牌联盟,就是希望做这件事。在国内开几家国货精品店只是一个实验,重要的是提高品牌竞争力,包括品牌的质量、文化内涵、自主的知识产权、售后服务等。争取把中国的精品店开到法国的香榭丽舍大街。要下大力气培养中国的品牌,要让中国的品牌走向世界。只有中国品牌在世界上有竞争力的时候,才能够说我们的民族品牌在世界品牌的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了。

陈淮:通过品牌塑造和文化修炼促使经济上台阶

陈淮在题为《品牌与文化、品牌与市场》的报告中,以日本为例,讲了品牌创新与文化内涵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1971年,美国突然宣布一项新经济政策:美元和黄金脱钩。原来老百姓都不存黄金实物,因为存黄金和美元是等同的。日本从1948年到1972年长达20余年与美元是固定汇率,此后,连续大幅度升值,不是一天,不是一年,是10年、20年甚至更长的持续升值,这对于一个经济外向型的岛国、以出口贸易为生命线的国家来说,本币的持续大幅度升值是不是致命的?1973年第一次石油危机爆发,原来不到2美元一桶的石油,爆涨到10美元。1979年第二次石油危机爆发,油价从10美元涨到30美元,这对于一个几乎没有原材料的经济体来说是不是又是一个危机?就在这内外交迫的时期,日本完成了工业化和城市化,完成了老百姓从战后的脱困期向改善期的全面转变,完成了日本一大批品牌企业和产品在世界的立足。品牌战略使日本走上了从低端价格竞争向高端非价格竞争迈进的道路。20年艰苦奋斗,日本度过了危机,成长为世界一流的经济强国,并且诞生了一大批名牌企业。

陈淮说,今天老百姓生活改善了,很多城市在挖地铁、修高铁,我国正处在高资源消耗阶段。这更需要我们用品牌的塑造和文化的修炼来促使经济发展更上新台阶,使中国从经济大国成长为文化与经济强国。

冯并:品牌事业的发展要依靠创新精神

冯并在论坛上作了题为《品牌发展迎来新的历史机遇》的主题演讲。他表示,各个行业、各个领域都有不同的状况,经济发展特别是制造业的发展应该是一个渐进的过程。现代制造业都是从西方引进的,包括商业营销手段等,这里面的确存在一个时间差,要求马上达到世界水平的确不现实。发展是硬道理,落后就要挨打,实际上在市场竞争中品牌也是硬道理,所以国内的一些产品存在贴国外商标的现象。为什么会出现那么多冒牌货呢?就是因为自己的品牌挤不上去。因此,打造世界品牌的确是很重要的。

冯并说,我国的品牌发展迎来大机遇,跟体制改革有直接关系,一个重要突破口就是审批制度的改革,对创业门槛的消除、对于国有企业垄断的消除,将产生生产大发展、大解放的局面。再经过30年,中国的优秀品牌肯定能够进入世界品牌之林。品牌事业的发展,不仅需要技术,也需要文化含量。但是目前来说,更重要的是创新精神。只有创新文化成为我们主要的文化,我们的品牌才会不断涌现。

国家发改委顾问办研究员、亚洲品牌协会执行主席周君(左三),北京品牌协会会长孟卫东(左四),分别给中国品牌文化影响力500强榜单中的部分在京企业代表颁发500强证书。这些企业分别是中国北京同仁堂(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广州越秀集团有限公司、金花投资控股集团、北京顺美服装股份有限公司、太和集团有限公司。

经济日报原总编辑冯并(右三)、中国文化传媒集团党委书记刘杰(左三),为庆阳凌云服饰集团有限公司、湖北永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杭州利星名品百货广场有限公司、重庆百亚卫生用品有限公司等在品牌文化建设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企业和个人代表颁发荣誉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