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3日,第26届中国北京国际科技产业博览会(简称“科博会”)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开幕。本届科博会展期4天,总面积约为2.2万平方米,设置了信息科技、智能制造、医药健康、绿色双碳、数字经济和区域创新发展6个专题,有国内外300余家企业和机构参展,1000余项科技创新成果集中展示。
科博会现场。本报见习记者郑萃颖 摄
在科博会上,观众可以近距离体验科技创新成果:机械臂颠乒乓球、会“望闻问切”的AI健康检测仪、2秒即可完成安检的安检仪、数字人助力安全培训……
科博会上,科技创新带动产业升级。
清洁能源助力绿色双碳,氢能产业发展进入快车道。北京天海工业的箱式整体撬装加氢站可以作为固定式加氢站的压缩和加注模块,占地面积小、安装灵活,能和各种形式的制氢装置配套,推进加氢站建设。
可控核聚变被誉为清洁能源领域的“圣杯”。中核集团展示的新一代人造太阳中国环流三号,由中核集团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自主设计建造,是我国目前规模最大、参数最高的先进托卡马克装置,标志着我国可控核聚变研究由规模实验逐渐步入燃烧实验阶段。
二氧化碳的捕集、再利用是实现碳中和的关键技术。 首钢朗泽通过合成生物技术,将含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的工业尾气直接转化为生物乙醇及微生物蛋白等高价值产品。
在智能制造领域,由于形状复杂、加工精度高,航空发动机叶片的精密高效加工一直是航空制造领域的重大挑战。京城机电的高精度五轴叶片加工中心,能在一次装夹下完成多项加工步骤,提高加工精度和效率。京城增材研发的工业级砂型3D打印机-JC1218集成了40多项专利技术,提高了打印分辨率,可以打印日常生活中的眼镜框、合金牙冠,并且可以在无人情况下远程操控。
3D打印的鞋模、3C产品部件、眼镜框、钴铭合金牙冠等。本报见习记者郑萃颖 摄
在医药健康领域,“AI+传统中医”改造了中医诊断的传统流程。结合传感器技术、人工智能算法、大数据分析和云计算能力,一台机器可以完成舌诊、面诊、脉诊、问诊,帮助老牌中医医院数字化升级。
科博会是创新人才、资金链的汇集平台。
高校与科研机构是中国双足机器人的研究主力。科博会上,北京理工华汇智能科技展示的人形机器人“汇童7”能跑能跳,姿态灵活,是目前国际上跳得最高最远的电机驱动人形机器人。其背后的北京理工大学人形机器人团队突破了仿生控制等核心技术,已经成为该领域的国际顶尖团队。
人形机器人。本报见习记者郑萃颖 摄
通过举办贸易洽谈会、招商交流会,科博会帮助创新技术企业与资金对接、与人才对接、与产业对接。通过展览会、贸易投资促进活动和线上展示,科博会搭建平台,推动科技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四链”融合,激发科技驱动力。